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性,63岁。既往体健,否认吸烟史及慢性病史。2009年3月起出现胸闷,平地快步行走20米感气促,半年内体重下降5kg左右,在多家医院内科门诊就诊,检查心电图,胸部CT,心脏超声,头颅CT,均未见异常,但患者感症状进行性加重,稍活动即感胸闷气促,2010年2月26日做肺功能,

  • 标签: 活动后气促 神经元病变 胸闷 运动 2009年 进行性加重
  • 简介: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肺癌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原发性肺癌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诊断、发生机制、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纤支镜及病理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肺癌的方法。区域性癌化是原发性肺癌发生的病理基础。结论原发性肺癌易漏诊,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双原发性肺癌 诊断 病理
  • 简介:目的观察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随机分成两,对照予常规治疗即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BiPAP治疗。分别观察两治疗前及治疗后3h及一周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患者住院天数、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结果与对照比较,治疗治疗3h后及一周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PaCO2明显下降,而PaO2显著上升,两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iPAP在AECOPD的治疗中有确切疗效,可快速改善临床呼衰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 正压通气治疗 AECOPD 临床疗效 Ⅱ型呼吸衰竭 BIPAP
  • 简介:目的探讨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方法采用经鼻罩/鼻面罩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16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结果13例患者血气指标明显改善,预后良好。结论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是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手段,且因并发症少、疗程短、费用和死亡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Ⅱ型呼吸衰竭 纳洛酮治疗 呼吸机辅助通气 面罩BIPAP 呼吸衰竭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儿童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6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分成观察和对照各30例;两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给予鼻导管吸氧,观察给予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1h、4h的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SaO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血气分析指标、PEF值的改善均较对照明显(P〈0.05);观察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P〈0.05)。结论常规治疗结合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儿童重度支气管哮喘,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支气管哮喘 重度 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碳酸酐酶Ⅸ联合诊断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非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52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别检测两研究对象血清中ProGRP、NSE、CAIX水平,分析其在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研究对象血清中ProGRP、NSE、CAI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Ⅲ期患者血清ProGRP、NSE、CAIX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当CAIX诊断分界点取值96.91pg/mL时诊断敏感性为93.37%,特异性为92.3l%,诊断价值均好于ProGRP、NSE,采用三种指标联合诊断发现,其诊断价值优于三者指标单独诊断;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ProGRP、NSE、CAIX水平升高明显,与肿瘤分期正相关,联合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手术治疗效果新型评价指标。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碳酸酐酶Ⅸ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