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初次无偿机采血小板捐献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无偿机采血小板捐献者保留,并发展为固定捐献者影响。方法:对2006—2008年842人来本站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者实施献血前、、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2006、2007、2008年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初次献血者保留为固定献血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7.95%、72.33%、87.36%。结论:对机采血小板捐献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机采血小板捐献者保留,对稳定固定机采血小板队伍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保留 固定 机采血小板
  • 简介:自199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献血法》,越来越多公民加入到自愿无偿献血队伍来。在这支可贵献血队伍,少部分志愿者在献血过程,由于受到精神、身体、采血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周围环境等相关因素影响,出现献血后头晕、心慌等不良反应,甚至献血不成功。

  • 标签: 无偿献血 人性化护理 献血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术洗涤式自体输血应用价值。方法:以2011-03-2015-06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回输33例异位妊娠急诊手术患者为自体输血组,以同期行异体血输注同类患者45例为异体输血组。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异体血输注量、不良反应及输血费用等;观察自体输血组围术期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及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变化情况;对2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和预后比较。结果:1自体输血组在异体血输注量、输血反应发生率和输血费用显著低于异体输血组(P〈0.05);2自体输血组回输后及术后24hSBP、MAP及CVP明显升高(P〈0.05),HR明显下降(P〈0.05),WBC、Hb、HCT、PLT、SpO2明显升高(P〈0.05);3自体输血组伤口拆线时间(5.0±1.9)d,住院时间(5.7±2.1)d,明显少于异体输血组拆线时间(6.6±2.2)d和住院时间(7.4±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回收机对异位妊娠急诊手术患者进行自体血回输,不但可快速回收回输自体血,还可显著减少输血反应和输血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血液保护和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异位妊娠 洗涤 自体输血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病房输血环节质量管理,降低输血风险,保证输血治疗安全有效。方法:细化血液病房输血管理组织和制度,制定血液品种输注流程,加强薄弱环节风险控制。结果:通过加强对临床输血管理,最大程度地保证输血安全、有效。结论:要重视输血过程每一环节安全管理,加强输血流程风险控制,有助于保证输血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血液病房 输血安全 环节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灰色动态模型GM(1,1)(一个变量一阶微分方程)在承德市中心血站预测血液采集及制备数量变化评价应用价值。方法:根据2004-01-2013-12承德市中心血站年采集和制备6类血液品种数据统计资料,建立采集、制备预测模型Y(t)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将2013年采集、制备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异比较,来检验模型预测能力,分析2014-2016年采集及制备数量。结果:承德市中心血站上述6类血液品种后验差比(均方差)C均〈0.35,小误差概率P值均为1,经拟合优度检验,精度均为优,预计2016年6类血液采集及血液制备品种数量仍处上升趋势。结论:承德市中心血站以上6类血液采集、制备品种数量总体上呈持续上升趋势,可以利用本模型对未来年份血液采集、制备数量进行外推预测。灰色系统一阶模型GM(1,1)成为其强化库存科学管理,保证血液供应计划有效方法和可行性工具。

  • 标签: 灰色GM(1 1)模型 预测 血液 采集量 制备量
  • 简介:目的:探讨前S1蛋白(Pre—S1)在血清学诊断乙肝病毒复制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50例。分别测定每份患者血清HBV标志物、前S1蛋白和HBVDNA。结果:HBeAg(+)组前S1蛋白阳性率97.2%(70/72),HBVDNA阳性率100%(72/72)。HBeAg(-)组前S1蛋白阳性率60.1%(107/178),HBVDNA阳性率63.5%(113/178)。前S1蛋白和HBVDNA总符合率为89.6%(224/250),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和HBVDNA总符合率为54.8%(137/250),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检出前S1蛋白阳性2例。结论:前S1蛋白比HBeAg更敏感地反映HBV复制情况,且可弥补由于HBsAg基因编码区突变造成漏诊。

  • 标签: 前S1蛋白 乙肝病毒DNA 乙肝标志物
  • 简介:目的:研究维吾尔族Rhesus盒意义。方法:根据RHD基因上游盒、下游盒及杂交盒DNA序列特异性设计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和错配PCR技术检测上游、下游和杂合Rhesus盒。结果:维吾尔族随机非血缘关系RH阴性者94.44%为RHD-/RHD-型,2.78%为RHD+/RHD-型,2.78%为RHD+/RHD+型。结论:Rhesus盒检测方法是一种分析RHD基因结构是纯合子或杂合子技术,可用于遗传学或新生儿溶血病研究

  • 标签: RH血型 Rhesus盒 维吾尔族
  • 简介:目的:通过对十堰地区加德纳氏菌(GV)感染途径调查分析,以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对578例女性,按其居住地分为2组:A组(城区)345例;B(乡镇)233例。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再从商品清洗液使用、豢养宠物和性伴多少3个方面随机询问调查55例。结果:细胞学:A组:CⅡ344例,99.7%,CⅢ1例0.3%;B组CII231例,99.1%,CIII1例,0.9%,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V阳性率:A组:86例(86/345)24.9%,B组,35例(35/233)15.0%;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①清洁液使用:A组(27/30)90.0%,B组(6/25)24.0%,P〈0.01,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豢养宠物:A组(7/30)23.3%,B组(1/25)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多性伴调查:A组8例(8/30)26.7%,B组,1例(1/25)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区妇女GV感染与商品清洗液使用、豢养宠物和性伴多少有一定关系。

  • 标签: 加德纳氏菌 线索细胞 细胞学检查 生活习性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水平,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探讨这几种肿瘤标志物(TM)单独与联用时对胃癌诊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65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和38例胃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M水平,计算各指标的平均水平并比较不同TM单独及联合使用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胃癌组CA125、CA19-9、CA72-4、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胃病组(P〈0.05);采用单项TM诊断胃癌时,灵敏度最高为CA19-9,特异度最高为CEA,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CA19-9;采用不同TM组合诊断胃癌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为CA19-9与CEA组成组合。结论:血清TM检测对胃癌诊断具有较高辅助价值,选择适当TM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灵敏度。

  • 标签: 胃癌 肿瘤标志物 性能 临床研究
  • 简介:数字使用注意事项:①尾数"0"多5位以上数字,可以改写为以万和亿为单位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千亿等作单位(百、千、兆等词头除外)。如1800000可写成180万;142500可写成14.25万,不能写成14万2千5百;5000字不能写5千字。

  • 标签: 数字使用 期刊 编辑工作 注意事项
  • 简介:目的:研究捐献单采血小板血液初筛过程,最佳血小板检测时间。方法:运用瑞典进口CA62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于采集后1min、5min、10min及30min检测40例静脉血标本血小板(PLT)和血小板体积(MPV)。结果:在标本采集后1min、5min、10min及30min进行检测,P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MPV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最佳血小板检测时间为10min。既可以满足血小板检测准确性,又能缩短献血者等候时间,提高献血者献血体验。

  • 标签: 成分血 单采血小板 献血 血小板计数
  • 简介:目的:了解术自体血回输在神经外科手术实际应用情况和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对2012年神经外科手术132例自体血回输患者回收量,回输量,异体血输注量,及手术前后Hb,Hct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共回收自体血146200ml,平均每例回收1107.6ml;共回输自体血83290ml,平均每例回输630.9ml。其中43例除自体血回输外,还分别输注了数量不等红细胞和血浆。患者均未发生输血反应。患者术前术后血常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自体血回输在神经外科手术应用能明显减少异体血输注量,节约血资源,并能减少或避免输血反应发生。

  • 标签: 自体血回输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ML/FAME与URANUSAE150两种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ELISA检测结果一致性。方法:在相同工作环境下,使用相同厂家同批号试剂,分别采用XANTUS加ML/FAME组合与URANUSAE150两种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对质控品标本和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四项检测,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种不同厂家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对同批次连续20个质控品和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四项检测结果是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不同厂家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可以同时应用于采供血机构免疫项目的检测。

  • 标签: 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 质控品 无偿献血者 HCV HIV TP
  • 简介: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血站供应临床仅有浓缩血小板产品,由于浓缩血小板悬浮液采用供者血浆,血浆中含有抗原、抗体、凝血酶、纤溶酶等异体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自身特异性抗原和HLAI类抗原均可引起同种免疫,输注血小板引起输注不良反应也日益得到重视。特别是对血浆过敏、IgA缺乏患者,由于患者血浆中有IgA抗体,当输入含有IgA血小板时,往往发生严重抗原抗体反应。

  • 标签: 血小板添加剂 血小板保存
  • 简介:目的:研究无偿献血拔针后皮下淤血率与按压针眼时间长短关系,旨在寻求最佳按压时间且有效降低皮下淤血率,减轻献血者痛苦。方法:将2140例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5组,按压时间分别为3min、4min、5min、6min、10min,观察每组皮下淤血例数并做记录。结果:5组不同按压时间效果比较,皮下淤血率3min组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min组、5min组、6min组、10min组4组之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偿献血拔针后按压针眼4~5min较为合适,不但能够有效防止皮下淤血,而且时间不太长,献血者很容易坚持。

  • 标签: 无偿献血 拔针 按压针眼时间
  • 简介:输血前对全血或血液成分进行辐照是目前唯一用于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发生方法。血液辐照是指对全血(或)成分血进行一定剂量放射线照射处理,放射线主要指γ射线(或)x射线。目前常用为γ射线,放射源主要为^137Cs(或)^60Co。

  • 标签: 血液辐照 血液质量
  • 简介:Duffy抗原,是Cutbush在1950年发现一名叫Duffy输血后产生了溶血反应患者,在该患者血浆中发现了抗Fya抗体,之后确认了Fya抗原存在。到1993年,确认了Fy基因位点。1991年Daybomme等证实了Duffy抗原是红细胞膜上CC家族和CXC家族趋化因子杂项趋化因子受体,是红细胞上趋化因子受体,也称为达菲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uffy.Antigen/ReceptorforChemokines,DARC)2010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确认了Duffy血型系统有5个抗原,命名为Fy1,Fy2,Fy3,Fy5,Fy6(传统名:Fya,Fyb,Fy3,Fy5,Fy6)。

  • 标签: Duffy血型系统 CC家族 CXC家族 趋化因子受体
  • 简介:目的:评估一种改良血浆置换术在治疗成人重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确诊116例重型ITP患者随机分组进入A、B、C组,A组为改良血浆置换术联合糖皮质激素43例患者,B组为传统血浆置换术联合糖皮质激素37例患者,C组为单用糖皮质激素组治疗36例患者。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抗体,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血浆蛋白水平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各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和B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小板提升及血小板抗体水平下降,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间比较,A组在提升血小板速度及幅度方面更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在清除血小板相关抗体能力更强,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组患者治疗前后在凝血时间、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血浆球蛋白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置换后24h内浮肿、头晕、乏力症状发生率较B组有所升高,但A组过敏反应、发热反应等发生率较B组明显下降。结论:改良血浆置换术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成人重型ITP疗效明确,疗效优于单纯糖皮质激素及传统血浆置换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发热较传统血浆置换降低,不受血浆供给限制,随时可以开展,可节约大量血浆。但有可能发生低血浆蛋白血症,尤其是低球蛋白血症,需要积极预防。

  • 标签: 血浆置换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糖皮质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对存在有β-连环素异常表达T淋巴细胞自血病Molt-4细胞株作用及机制。方法:MTT法观察阿司匹林对Molt-4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阿司匹林对Molt-4细胞细胞周期分布影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分析经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处理后Molt-4细胞β-连环素及cyclinD1基因表达水平影响。结果:阿司匹林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olt-4细胞增殖,72h半数抑制浓度为1.58mmol/L;随浓度增加,cyclinD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可能通过影响Wnt信号通路调节某些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将Molt-4细胞阻滞于G0/G1期,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株Molt-4增殖。

  • 标签: 细胞株 MOLT-4 基因 Β-连环素 CYCLIND1 阿司匹林
  • 简介:目的:比较储存式自体输血和同种异体输血术后恢复效果。方法:两组择期手术肝癌患者,术中分别输注自体血和异体血400ml,比较术前、术后1、3dRBC、Hb、HCT、STB、UCB、K+。结果:2组患者术后1d各项检测指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d试验组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储存式自体血输血患者较异体输血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快,红细胞破坏少。

  • 标签: 储存式自体输血 肝癌 输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