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预后的相关因素及有效的治疗策略。方眩收集2001年1月~2010年1月资料完整的NSTEMI患者206例,随访≥6个月,以随访6个月和2年的预后分别为近期和远期预后,记录心血管事件,包括主要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和联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和(或)致死性心肌梗死],应用Cox生存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2例完成6个月随访,共发生心血管事件20例,其中心源性死亡16例(11.27%)、致死性心肌梗死4例(2.82%);93例完成2年随访,共发生心血管事件20例,其中心源性死亡15例(16.13%)、致死性心肌梗死5例(5.38%)。影响患者班期预后的因素为年龄、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阿司匹林,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因素为年龄、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阿司匹林、早期PCI。结论NSTEMI患者预后不佳,年龄、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阿司匹林是重要的保护因素,早期PCI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预后 危险因素 阿司匹林
  • 简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始终追求的目标为早期、完全、持续心外膜血管再通以及微血管灌注恢复,以降低死亡率、再梗死、缩小梗死范围及改善左室功能,是STEMI患者治疗的基石[1,2]。近年来由于国内外STEMI治疗区域网络建立及院前急救转运系统和再灌注策略的完善[3,4],使梗死相关动脉(IRA)得以早期开通,同时由于直接PCI、补救PCI、溶栓后常规PCI及辅助抗栓治疗完善而使其最大可能达到快速、完全和长期持续冠状动脉(冠脉)再通。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STEMI 直接PCI 梗死相关动脉 辅助抗栓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急性ST抬高心肌梗塞(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梗塞相关动脉(IRA)达心肌梗塞溶栓(TIMI)血流3级患者心电图ST回落程度,探讨ST回落与心肌损伤及心脏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在发病12h内接受直接PCI治疗后TIMI血流达到3级的STEMI患者115例,PCI术前、术后行心电图检查,观察ST回落情况,术前、后测定患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TnT),术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按照ST回落幅度(∑STR)不同,患者被分为两组:A组:∑STR〈50%,21例,为心肌灌注不良组,B组:∑STD≥50%,94例,为心肌灌注良好组;分析两组患者ST回落程度与CK、CK-MB、cTnT及LVEF的关系。结果:(1)两组患者IRA部位、病变血管支数,PCI治疗前TIMI血流分级、cTnT水平,发病到PCI时间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两组患者术前、后CK、CK-MB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3)术后A组cTnT水平明显高于B组[(1.30±0.43)μg/L∶(1.0±0.45)μg/L,P〈0.05];(4)术后A组LVEF明显低于B组[(44.13±4.83)%∶(47.93±5.23)%,P〈0.05]。结论:急性ST抬高心肌梗塞直接PCI术后,TIMI血流达到3级,ST回落良好的患者,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程度较好,心肌损伤程度轻,左心收缩功能较好。

  • 标签: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肌钙蛋白T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墓碑形”抬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将28例心电图呈“墓碑样”改变的AMI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选取心电图ST呈常态改变的AMI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B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病变多发于前降支,除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外,心源性休克、AMI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3个并发症及病死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呈墓碑样改变的AMI患者近期预后较凶险。

  • 标签: 心肌梗死 墓碑样ST段抬高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统计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96例STEMI患者,其中31例保守治疗为对照组,65例静脉溶栓治疗为治疗组,比较两组再通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再通率为分别为63.2%、15.6%(P<0.05),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8.8%、18.6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EF)分别为53.6%、45.4%(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7.3%、6.5%(P>0.05)。结论静脉溶栓是治疗STEMI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静脉溶栓治疗 心血管事件 左室射血分数 再通率 对照组 住院治疗
  • 简介:我国急性ST抬高心肌梗塞(ST-elevationmyocardialinforction,STEMI)估计年发生率25/10万,其中直接PCI患者占5%。2010年8月,我国《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发表。2015年,《指南》将重新进行修订。编辑部特邀本刊副总编、《指南》制定参与者沈卫峰教授就《指南》要点做一简介。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治疗指南 诊断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直接PCI 心肌梗塞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院内死亡原因。方法连续入选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STEMI行直接PCI院内死亡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总计1314例STEMI患者进行直接PCI治疗,住院期间死亡44例,病死率3.3%;发病到就诊平均时间(5.3±4.6)h;43.8%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其中1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33例患者植入支架44枚,平均每例患者植入支架(1.1±0.8)枚。主要死亡原因为心源性休克56.8%,其次为心脏破裂占20.5%,15.9%死于血管并发症(包括无复流、支架内血栓、冠状动脉穿孔、夹层)。结论STEMI患者直接PCI院内死亡原因依次为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血管并发症。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死亡
  • 简介: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发病12h内行急诊PCI.其中急性前壁、急性前间壁心梗10例,急性下壁心梗4例.结果14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前降支8例,回旋支3例,右冠脉4例,13例患者(92.9%)介入治疗获得成功,置入支架15枚,全部获得TIMI血流3级.1例因术中发生室颤,经除颤转为窦性心律后家属放弃手术未能成功.结论对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是积极有效的,安全性高,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死亡率.

  • 标签: 心肌梗塞 血管形成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
  • 简介:目的:观察梗死前心绞痛(PAP)对初发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进展的影响。方法:280例初发ST抬高AMI患者,发病后24h内进行冠脉造影,心电图检查并作QRS记分。根据有无PAP,患者被分为PAP(102例)和PAP组(178例)。根据发病至造影时间患者被分为:早期组(<2h,60例)、中期组(2-6h,150例)和晚期组(6-24h,70例)。结果:伴有PAP患者较无PAP患者QRS记分显著降低[(2.4±2.4)分比(3.2±3.0)分],PAP组高QRS记分比例亦显著低于PAP组(8.0%比18.4%),P均<0.05。早期组,PAP与PAP患者之间QRS记分无显著差异[(2.0±1.8)分比(2.6±2.8)分,P=0.35];中期组,PAP患者QRS记分显著低于PAP组[(2.0±2.1)分比(3.0±3.0)分,P=0.03];晚期组,PAP和PAP患者QRS记分较中期组显著上升,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4.1±3.3)分比(5.5±2.9)分,P=0.13];PAP组患者QRS记分随着发病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可延迟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进展,扩大再灌注治疗时间窗。

  • 标签: 心肌缺血 心绞痛 心肌梗塞
  • 简介:目的观察替罗班在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8例ST抬高心肌梗死并采取溶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8)给予常规尿激酶溶栓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治疗,治疗组(n=30)在对照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替罗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院内及院外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两组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未增加大出血等院内及院外心血管事件(P均〉0.05)。结论ST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并加用替罗班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溶栓治疗,未增加患者近期及远期心脑血管事件。

  • 标签: 替罗非班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后ST抬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42例AMI者,根据溶栓后有无ST抬高分为ST抬高组(A组)和未再抬高组(B组),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住院期间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充血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血管再通率较B组低,A组CK峰值较B组高,而其LVEF低于B组(P〈0.05);A组充血性心衰发生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溶栓治疗后ST抬高者血管再通率低,易并发充血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较无ST抬高者临床预后差。

  • 标签: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ST段再抬高
  • 简介:目的:评价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住院STEMI患者(52例,STEMI组)和OMI患者(48例。OMI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定量检测两组甲状腺激素含量。结果:与OMI组比较,STEMI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4.45±1.09)pmol/L比(3.03±0.14)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18.53±3.89)pmol/L比(11.83±0.53)pmol/L]和促甲状腺素[TSH,(1.85±1.04)μIU/L比(0.26±0.13)μIU/L]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反映冠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

  • 标签: 心肌梗死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素
  • 简介:目的观察120急救转运系统对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时间及其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PCI的STEMI患者60例,根据入院方式分为120转运组36例和自行入院组24例,观察2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FMC-to-B)时间、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D-to-B达标率(D-to-B〈90min)、平均住院天数、PCI术后1周及6个月心功能情况。结果与自行入院组比较,120转运组D-to-B和首诊FMC-to-B时间显著缩短[90minvs115min,P=0.002;(95±50)minvs(139±73)min,P=0.046],D-to-B达标率更高(61.1%vs29.2%,P=0.015)。120转运组术后6个月LVEF显著高于自行入院组。结论120急救转运系统可显著缩短STEMI患者的救治延迟,改善STEMI患者心功能和临床预后,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救 救护车 心肌再灌注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的高原中青年(年龄≤50岁)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情况。方法收集雅安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PCI治疗的全部中青年STEMI患者资料,根据海拔高度将患者分为平原组(120例)和高原组(92例)。比较分析危险因素、冠状动脉情况及90d预后。结果本研究共入选212例STEMI患者,年龄(41.3±8.1)岁,男172例(81.1%)。平原组和高原组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比例分别是24.2%和52.2%,血糖异常比例分别是18.3%和32.6%,血脂异常比例分别是41.7%和57.6%,高敏肌钙蛋白T峰值分别是(575±67)pg/mL和(1624±379)pg/mL,高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比例分别是62.5%和30.4%,精神抑郁比例分别是35.8%和12.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家族史比例分别是30.0%和16.3%,高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症状-入门时间分别为385.4(42~695)min和542.5(110~876)min,多支血管病变比例分别是10.0%和21.7%,高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0d预后方面,高原组和平原组心肌梗死再发率分别是0.83%和6.52%,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是11.7%和23.9%,高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中青年STEMI患者比平原患者合并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的比例更高,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比例、再发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衰竭发生率更高。

  • 标签: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 高原 中青年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的危险因素.方法:102例急性NSTEMI患者分别检测QT离散度(QTd)、心肌钙蛋白Ⅰ(cTnI)、C反应蛋白(CRP)及心电图ST下移≥1mV数值,与其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相比较.结果:CAG单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在QTd、cTnI、CRP及ST下移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依次P<0.01;P<0.05;P<0.01;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糖尿病病史、QTd、cTnI、CRP及ST下移是NSTEMI患者早期危险分层的预测因子(OR值分别为1.401、1.632、2.041、2.322、2.102、1.310).有这些危险因素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这些因素的组(P<0.01或P<0.05).结论:高龄,糖尿病,QTd、cTnI、CRP异常及ST下移≥1mV可作为NSTEMI患者早期危险分层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心肌梗塞 冠状血管造影术 QT离散度 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CHADS2评分对评估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确诊为STEMI的患者200例,应用CHADS2对患者的基线特征进行评分,随访至少1年或至出现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致死性心肌梗死、脑梗死),依据评分高低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评估CHADS2的效率.结果CHADS2评分越高,STEMI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越高.结论CHADS2评分是STEMI患者未来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为STEMI患者的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CHADS2评分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对高危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9月于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行早期PCI的高危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吸烟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一般资料。PCI术前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NT-proBNP及全血NLR水平。对其随访1年,分别记录院内7d、术后30d及1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MACE组,比较两组NT-proBNP、NLR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NT-proBNP、NLR水平与Gensini积分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NSTEMI患者早期PCI后1年内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T-proBNP、NLR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高危NSTEMI患者早期PCI后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组患者院内7d、术后30d和1年的术前NT-proBNP、NLR水平均显著高于MACE组(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to-Balloon)时间延长,NT-proBNP和NLR水平升高是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经Pearson分析显示,NT-proBNP、NLR水平与GRACE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显示,NT-proBNP、NLR、NTproBNP联合NLR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9(95%CI:0.762~0.815)、0.776(95%CI:0.758~0.832)、0.902(95%CI:0.813~0.932),敏感度分别为82.8%、81.9%、87.4%,特异度分别为83.6%、82.5%、88.3%。结论高危NSTEMI患者早期PCI前NT-proBNP、NLR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对术后近期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两者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单独检测。

  • 标签: N端脑钠肽前体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入院心电图将STEMI患者(n=80)分为QRS波终末变形阳性(3级缺血)组、QRS波终末变形阴性(2级缺血)组。两组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SYNTAX评分,分为高分组(≥22分)、低分组(〈22分)。结果3级缺血组29例、2级缺血组51例,其中高分组27例、低分组53例。3级缺血组SYNTAX评分明显高于2级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8.3)分vs.(13.5±6.8)分,P〈0.001)]。高分组心电图3级缺血现象明显多于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4%vs.20.9%,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3级缺血(P〈0.001)、年龄(P=0.017)、糖尿病(P=0.014)、前壁心肌梗死(P=0.012)是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QRS波终末变形阳性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3级缺血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SYNTAX评分高可能有助于解释3级缺血与预后差的联系。对STEMI患者以心电图3级缺血来预测冠状动脉高SYNTAX评分,可能有助于选择最合适的血运重建策略。

  • 标签: 心肌梗死 QRS波终末变形 3级缺血 SYNTAX评分 冠状动脉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