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硬化是肝病的终末阶段,肝脏的储备功能已接近耗竭,肝功能不全的症状开始出现,并发生一系列的合并症,如门脉高压、肝性脑病、出血倾向、持续性黄疸等。多年来肝硬化的治疗一直是对症治疗为主,即保护残存的肝细胞的功能,缓解门脉高压.肝硬化的病理基础是持续性的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结构破坏和改建,伴广泛而严重的纤维组织增生。一般认为,肝硬化是不可逆转的。但近年来对于肝纤维化的深入研究使人们认识到通过适当的治疗,肝内的纤维组织是可以减少、消退的。虽然目前的抗纤维化治疗距离肝硬化的彻底治愈还相差甚远,但已经打破了肝硬化不可逆转的规律。外科肝移植技术的进展,更为失代偿肝硬化患者提供了治愈的可能性。

  • 标签: 肝硬化 进展 代偿
  • 简介:肺动脉栓塞又称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本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与许多临床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而又容易误诊,因此,提高对本病病因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的认识非常必要.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肺栓塞 PE 诊断 治疗 发病机制
  • 简介: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生5~10年后常伴有靶器官的损害,其中肾脏是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一旦发生肾损害后则称之谓高血压性肾病.临床上将高血压性肾病常分为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和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两种.

  • 标签: 高血压肾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本院自1994年1月至2001年7月,共收治不同原因所致的脑室内出血32例,并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诊断 CT 治疗 脑室出血
  • 简介:摘要肝性脊髓病又称门-腔分流性脊髓病,是肝病并发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为特征,脊髓侧索和后索脱髓鞘病理改变为主。本病多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表现突出。多数患者有反复的上消化道出血、门-体静脉分流术和脾肾静脉吻合术后。多见于手术或自然形成门-腔循环分流,大多数病例与肝性脑病并存,往往脊髓症状被严重脑病的意识及运动障碍所掩盖而不能做出诊断,直至病理检查时才发现脊髓后索、侧索的脱髓鞘改变。无手术史者,常有明显的腹壁静脉曲张,提示已自然形成了门-体静脉分流。

  • 标签: 肝性脊髓病 诊断 预后
  • 作者: 王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2-09-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1期
  • 机构: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重庆彭水409699
  • 简介:心肌梗死(MI)是心脏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血管病变的基石上,引起冠状动脉t血供迅速地下降或停顿,使相应的心脏强烈而持续地急性缺氧引起心脏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AMI)临床有持续的胸骨后强烈酸痛、高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示物升高并且心电图进行性变化;可出现心率紊乱、休克或心力衰竭,属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最突出类别。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诊治要点
  • 简介:摘要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高血压病除了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病痛外,还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心理及经济上的负担。当前,将医疗行为全部归属医务人员是欠妥的,也是不可能的,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除医护人员外,病人及其家属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有的病是七分治三分养,有的病则是三分治七分养。所谓的养大多是指调养与护理。调养与护理在疾病治疗与康复中不应该是配角。所以对高血压患者加强健康指导,增进有关疾病知识,发挥病人及其家属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高血压病人的自我保健是极其重要的。

  • 标签: 高血压 诊治 保健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和诊断、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时间窗。方法对2005~2007年确诊的20例急性肺栓塞的患者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0例肺栓塞的首次误诊率为75%,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者占95%,D-二聚体阻性占90%,超声心动呈典型改变占90%。溶栓5例,4例有效。肝素抗凝14例,13例有效。结论应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警惕性,减少误诊率。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溶栓治疗越早越好。

  • 标签: 肺栓塞 误诊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和临床表现,指导其早期诊断和预防,减少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8例腹部、下肢手术术后早期急性肺栓塞病历资料.结果:8例术后急性肺栓塞中4例术中、术后大剂量应用止血剂,1例有"脑梗死"史,1例血液血小板含量增加,1例合并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死亡5例,治愈3例.结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及长期卧床、妊娠、恶性肿瘤,血小板含量增加,血栓性静脉炎等疾病,大剂量止血剂应用等是诱发术后早期肺栓塞的高危因素,防治中应予重视.

  • 标签: 术后 早期 急性肺栓塞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本研究对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34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34例患者全部得到及时确诊,并通过与病情相适应的药物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疗效均较为理想,患者子宫都得到保留,不影响生育能力。结论子宫疤痕妊娠的病发情况较为隐匿,容易发生误诊,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使用超声等手段进行准确诊断,一般应首先采取药物手段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则需及时采取恰当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子宫疤痕妊娠 诊断与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支气管扩张即支气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的破坏而引起的中等大小的支气管不正常扩张,常继发细菌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脓痰和反复咯血。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可以引起肺毁损,表现为反复的慢性支气管、肺化脓性感染,无力排痰,可引起咯血,部分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心病,严重危害人体的身心健康。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治疗
  • 简介:摘要呼吸衰竭多突然发生,常常是现场复苏抢救,重点在纠正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中毒,同时,积极寻找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有效地保护重要器官,特别是中枢神经、心、肾功能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场急救首先是改善重要脏器缺氧状态。如果此时患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则抢救过程与心肺脑复苏相同。呼吸骤停以后,如果能继续维持肺循环,机体可以借助肺泡一混合静脉血之间存在的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差,使静脉血继续动脉化,延迟减轻脑组织缺氧,防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这称为弥散呼吸。尽早开始口对口间歇呼吸,通畅气道,以新鲜空气或高浓度氧气冲洗肺泡,同时要保证有效的循环,如果发生心脏骤停,应采取有效的体外心脏按压,同时加强脑保护。有条件时,尽快根据病情进行口鼻面罩或鼻罩无创通气,或紧急行经口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如遇紧急上气道梗阻,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 标签: 呼吸衰竭 治疗 面罩
  • 简介:不同地区或人种间,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FH)患病率不同。目前尚无统一的FH临床诊断标准,导致诊断率严重不足,制定统一的FH临床诊断标准,对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FH,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降脂药物是FH的主要治疗方法,单一他汀类药物效果有限,新型降脂药物值得期待。本文对FH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患病率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妇女常见围生期并发症之一,对母婴危害较大,属高危妊娠。其发病与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有关。治疗关键在于严格控制血糖,减少因高血糖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并防止代谢并发症及产科并发症,胰岛素是GDM药物治疗的首选,研究表明,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对GDM同样安全、有效。口服降糖药(OHA)在GDM中的应用已成为最新研究热点。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胰岛素抗药性 运动疗法
  • 简介:短QT综合征(shortQTsyndrome,SQTs)是一种心肌离子通道病,伴/不伴有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晕厥、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1990年Kontny等首先报道一例反复心室颤动伴晕厥患者,心室颤动停止后心电图QT间期明显缩短。1993年Algra等对动态心电图回顾性分析时发现,QT间期缩短增加猝死风险。

  • 标签: 短QT综合征 诊断标准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0例结核性腹膜炎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10例中,9例17~45岁。均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CT主要表现有腹水7例;腹膜、大网膜、肠系增厚6例;淋巴结增大3例,部分同时伴有以上征象。全部患者在积极抗结核治疗,伴明显腹水早期腹穿抽液、激素治疗,平均随访2年,症状消失。结论结合临床及CT表现,多数病例可作出正确诊断,早期合理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结核 腹膜炎 诊断 早期治疗
  • 简介:摘要膝骨关节炎也称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增生性或肥大性关节炎,是骨科的临床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正日益上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治疗上通常要通过多种康复治疗方法来消除或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尽最大限度的减少治疗的不良反应。本文探讨了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的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法,期望找到更好的方法。

  • 标签: 退行性 膝骨关节炎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