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克隆并表达人心肌肌钙蛋白I(cTnl)cDNA,为高效获得大量蛋白、制备抗体打下基础。方法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人cTnI基因,重组构建pcDNA3-cTnI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肾(HEK)293细胞,并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特异性cTnI蛋白表达.结果克隆了cTnI的全长基因,构建了pcDNA3-cTnI核表达载体并成功地在真核细胞中获得了蛋白表达结论所表达的蛋白证明具有正确的cTnI免疫原性,为规模化制备cTnI蛋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I 基因 克隆 分子 基因表达
  • 简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空腹抽取静脉血,以测定空腹血糖,然后口服葡萄糖水。糖水由75克葡萄糖溶于250~300毫升水而成,体重轻者或儿童,葡萄糖量可按1.75克/公斤计算。糖水应千5分钟内服完。由开始服糖水计起,于30、60、90、120分钟,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

  • 标签: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静脉血 血糖 糖尿病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晕厥的原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13例运动试验发生晕厥的资料。结果:4例发生晕厥时的运动量是极量,9例是亚极量,11例为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倒,2例发生运动中,出现室性心动过速.为心源性。结论:为减少运动试验的晕厥及其严重后果,应严格掌握运动试验禁忌证,对病人宜采用亚极量运动.严密血压心电图监护,并作好急救准备。

  • 标签: 晕厥 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性 运动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应变和应变率成像结合冷加压试验评价2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应变及应变率储备的可行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6例无血管并发症的2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6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全部进行应变和应变率成像及冷加压试验,获得冷加压试验前后颈总动脉的最大圆周应变和应变率,计算圆周应变和应变率储备。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圆周应变和应变率储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的颈总动脉圆周应变(18.16%±4.62%vs.28.56%±7.42%,P〈0.05)和应变率储备(20.33%±5.81%vs32.09%±6.01%,P〈0.05)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变和应变率成像结合冷加压试验可以获得颈总动脉的圆周应变和应变率储备,圆周应变和应变率储备可作为评价2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壁机械运动特性改变的新指标,同时可以反映颈总动脉的内皮功能。

  • 标签: 糖尿病 2型 颈总动脉 内皮功能 应变和应变率成像 冷加压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平板运动试验(TET)诱发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对2389例应用标准Brace方案进行次极量TET,记录运动前、运动中及恢复期的心电图和血压。结果运动诱发心律失常517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PVS)340例,偶发房性期前收缩(PAS)109倒,频发PVS、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频发PAS、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共68例。结论TET是诱发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偶发的期前收缩对于TET阳性与阴性者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频发的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等阳性惠者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 心动过速
  • 简介:把握编辑与评审专家对学术论文的关注点中,对“临床试验”类文章采用相应的文体进行报道的价值作了描述,并提出了相适应的“临床试验”类学术论文写作模式。

  • 标签: 学术论文 临床试验 论文写作
  • 简介:碘普罗胺是一种新型非离子低渗性造影剂,因其耐受性好而广泛用于血管造影、脑和腹部CT扫描以及尿道造影等[1]。随着碘普罗胺使用的剂量增加,其过敏反应也随之增多,但多为轻中度且是一过性的,严重反应却少有报道。现就我科出现的一例碘过敏试验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严重过敏反应 碘过敏试验 腹部CT扫描 碘普罗胺 非离子型 血管造影
  • 简介:标题心肌梗死-14试验中溶栓疗法研究结果表明abcuximab能提高溶栓疗法的成功率和范围。作者AntmanEM,GiuglianoRP,GibsonM,etal

  • 标签: 心肌梗死 -14试验 溶栓疗法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杓与非杓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的异常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9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非杓组52例和杓组27例。测定ABI、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非杓组ABI、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杓组明显降低,MPO、hs—CRP较杓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组患者ABI与hs—CRP和MPO呈负相关(r=-0.723,r=-0.719,P〈0.01),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呈正相关(r=0.917,P〈0.01)。结论ABI降低与斑块不稳定、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对评价夜间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结构、功能的损害程度、判断预后、指导合理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C反应蛋白质 过氧化物酶 内皮 血管 血压监测 便携式
  • 简介: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syncope,VVS)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据估计约有40%以上的晕厥事件属于VVS。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和鉴别诊断VVS的主要方法。基础倾斜试验特异性虽高,但敏感性却较低,药物激发试验则可明显提高其诊断价值。本院对110例患者进行BHUT和/或多阶段ISO药物激发试验用于VVS诊断,并对患者实行全程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药物激发试验 全程护理
  • 简介:有关运动平板试验的分析、报道十分多见,大多是关于阳性率、相关血管、运动中心律失常等的研究.我们曾分析随运动时间的增加,心率上升缓慢与运动量不相符的临床意义.而终止运动后心率迅速下降至基础或低于基础心率未见报道,本文分析8例运动终止后心率迅速降至基础或低于基础心率的典型心电图资料,重点讨论其原因和临床意义.作者单位:271200山东省新泰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室

  • 标签: 运动平板试验 心率 心电图特点 终止 临床意义 运动后
  • 简介:目的观察直立调节性障碍儿童自主神经功能情况。方法平卧位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并测血压,然后安静直立10min后再作复查心电图并测血压。结果阳性率达85%,直立试验阳性儿童由直立位转为平卧位,头晕、心慌、恶心等症状均消失或缓解。结论直立调节性障碍是儿童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引起。

  • 标签: 直立调节性障碍 心电图 血压直立试验 儿童
  • 简介:目的以冠脉造影(CAG)为对照,评价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0例胸痛、胸闷待查者于1个月内分别先后行TET与冠脉造影术(CA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E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7.4%,特异性72.4%。结论TET可为选择适合CAG者提供科学筛选,提高CAG的诊断效率,也可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及诊疗风险。

  • 标签: 冠心病 平板运动试验 冠脉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后出现的缓慢心律失常能否作为对窦房结功能评价的依据。方法从TET后出现缓慢心律失常10例中筛选8例,应用Bruce或MOD—Bruce方案进行TET检查,以①运动中或运动停止后出现ST段水平或下斜下移≥0.1mV(于J点后80ms测量)且持续1rain以上;②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ST段呈损伤缺血型抬高〉10.2mV为阳性标准,与冠状动脉照影(CAG)结果对照。结果’IET6例为阳性,CAG4例为单纯右冠状动脉开口处狭窄,1例为双支病变,3例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包括2例TET阴性者),缓慢心律失常均发生在运动终止后2min左右,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交接性逸搏心律。结论TET后出现缓慢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的病理基础有着密切关系,与个体的神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能否用来评价窦房结功能尚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冠 状动脉造影 缓慢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