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胃癌患者60例,时间为2012年2月-2014年3月,分段随机化法分为2组,2组胃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手术治疗之后仅接受化疗,实验组在手术治疗接受放疗与放射治疗,对比2组胃癌患者经相关治疗后,疗效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胃癌患者在手术后接受放射治疗,其术后2年生存率、术后2年无瘤生存率均明显高于手术后仅接受化疗的对照组胃癌患者(P<0.05);同时,实验组胃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以及毒副反应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胃癌患者(P<0.05)。结论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采用化疗的同时,联合放射治疗,可以较好将胃癌的复发率降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意义重大,值得应用。

  • 标签: 胃癌 化疗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疗过程中及放疗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放射损伤正常的肺组织引起,症状严重者可能造成大范围肺组织纤维化,出现呼衰、肺心病等严重症状,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预防和控制放射性肺炎并对此进行有效的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将对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疗 放射性肺炎 临床护理
  • 简介:介入神经放射在我国开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从事这项工作的除神经外科医师外,还有放射科、神经内科、介入科医师。由于各专业医师的培养经历和临床理念不同,在工作中存在着经验的不足或培养理念的差异,如适应证选择的混乱,技术操作的粗糙、不规范,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若不及时纠正和引导将会使这一新的技术陷于滥用。2005年2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血管内治疗组邀请全国24名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介入放射科的神经放射学和脑血管病的临床专家,在海南三亚制定了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操作规范,并将其作为行业规范和法律参考,不定期进行修订。修订稿分三期连载。

  • 标签: 介入神经放射 诊断方法 放射造影术 脊髓血管造影术 颅内动脉瘤
  • 简介: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神经介入治疗以其安全、微创和有效的优点,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成为治疗脑血管病的一种重要手段。神经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对脑血管病病因学的深入了解,也得益于神经影像学和材料学、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更新。

  • 标签: 脑血管障碍 放射学 介入性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 简介:目的:观察皮质激素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放射性脑病患者19例,给予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19例患者中痊愈4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显效率为57.9%,总有效率为84.2%.结论:皮质激素为放射性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规则、足疗程使用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皮质激素 放射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本院院消毒灭菌质量状况,进一步落实医院消毒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法及棉拭子法对医院室内空气和物品等污染情况和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各种监测对象卫生合格率分别为空气合格率81.67%;医疗用品100.00%;物体表面96.00%;医护人员手98.2%;使用中消毒剂96.00%;压力蒸汽灭菌器100.0%。结果显示,本医院卫生消毒质量整体较好,但应加强重点区域及灭菌物品管理监测工作。

  • 标签: 消毒 灭菌 医院感染 效果监测
  • 简介:目的研究放射平片诊断方式在脊柱骨折诊断方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CT检查,观察组患者予以放射平片检查,以所有患者术后诊断结果为参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和诊断花费。结果经比较可知,两组研究对象在椎管狭窄、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和骨折片突入椎管等方面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脊柱曲度改变方面的诊断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种诊断方式在中度和重度骨折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放射平片诊断在轻度骨折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诊断花费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放射平片对脊柱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其诊断符合率较高,能够准确的对脊柱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并且价格便宜,能够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放射平片 脊柱骨折 诊断 CT
  • 简介:2008年9月27—28日,由中国脑血管病杂志、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介入神经放射自由论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成功召开。参会代表以国内积极从事介入神经放射专业的中青年学者为主,共100多位,来自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大家在轻松的环境中,本着“自由、自愿、自费”的原则,深入交流,相互启迪,学术气氛活跃。就一些脑血管疾病的疑难病例、专业热点问题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 标签: 介入神经放射 自由 论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胎儿娩出后24小时出血超过500ml即可诊断为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之首,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来势迅猛,如不及时抢救,精心护理,将能给孕产妇带来终身后患,严重时可使产妇在短时间内死亡。为避免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我们必须做好孕期及分娩前后各个时期的观察和护理,才能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产后出血的124例产妇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采取的急救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产后出血 急救 护理
  • 简介: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术后ICU期间的监测与护理质量是提高心脏移植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我院于2003年2月成功为1例心脏病患者实施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通过严密的监护,病人恢复良好,21天后转普通病房,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心脏移植术 ICU 护理措施 心脏病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评价。方法本文选取72例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大小结果。结果护理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以及功能领域平均评分分别是(70.29±5.18)分、(69.99±4.92)分、(68.28±4.74)分、(70.63±5.50)分、(70.99±4.69)分以及(69.78±4.97)分,和对照组的功能领域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采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方式进行护理干预操作后,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情绪、躯体、认知功能等,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缓解不适,提升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 标签: 临床心理护理程序 食管癌 放射治疗 生活质量 影响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对门诊患者动态血压监前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门诊行动态血压监测患者共1120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1120例患者顺利完成动态血压监测,对临床高血压、低血压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价值。结论加强门诊行动态血压监测患者的检查前护理干预,对保证监测结果准确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门诊 动态血压监测 准确率 护理干预
  • 简介:专家估计.目前世界上有2200万人随时可能死于突发的心脏功能衰竭。对于他们来说.毫无疑问.及时的处理和得当的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拯救很多人的生命。关键的关键在于及时。那么,我们如何能保证一切能来得及时呢?

  • 标签: 心脏病患者 监测系统 保护 功能衰竭
  • 简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血压计测量血压,这种方法称偶测血压。偶测血压在发现高血压患者.指导高血压的治疗、评价患者的预后及在进行预防保健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偶测血压还有以下不足,比如说.有的病人在医师诊室偶测血压已经控制在正常范围而病人仍然发生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

  • 标签: 血压监测 治疗 正常范围 靶器官损害 预防保健 高血压患者
  • 简介:区域协同医疗示范工程是对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创新的重大举措。作为创新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大实践,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保障模式——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心电检查和监护服务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远程医学模式和新式远程心电设备和网络技术,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应用在示范工程中将直接服务于广大百姓。

  • 标签: 远程心电 心电监测系统 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心电监护系统 保障模式 服务系统
  • 简介:美国学者William等比较局部脑组织近红外光谱技术与12道脑电图技术在监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夹闭颈动脉过程中脑缺血方面的价值。他们采用前瞻性观察性设计,对单中心经过术前筛选的年龄〉18岁、行单侧CEA的90例患者术中除脑电监测之外,还通过放置在双侧眉弓上方的感应器对患者进行连续近红外光谱监测。剔除17例患者,对其余73例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术中脑电监测结果,有4例患者(5.5%)需要行术中转流。采用颈动脉夹闭前1min内局部脑氧饱和度的平均值和夹闭后5min内的最低值,对手术侧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的绝对值每下降1%、较基线值相比每下降1%,术中转流的可能性升高50%(以绝对下降值计算:OR=1.50,95%CI:1.03~2.26,P=0.03;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转流技术 定量监测 脑电监测 价值 脑组织氧饱和度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急性排异反应的监测方法.方法:对5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进行临床症状,12导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单光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外周血T淋巴细胞检查,心内膜心肌活检(EMB),χ线影像等指标监测.结果:3例行EMB19次,2例发现排异反应1次,1例排异反应2次;共发现1b级和2级各一次,3a级2次.3a级时UCG发现心包积液有增加趋势.结论:EMB是诊断急性排异反应可靠的敏感指标,其他可作为辅助指标.

  • 标签: 心脏移植 急性排异反应 监测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近年来,社区慢病综合防治已被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要内容。本文对秀洲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

  • 标签: 脑卒中 发病率 病死率 死亡率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结合二期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介入栓塞结合二期SRS综合治疗AVM并获得影像学随访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7~96个月。将DSA显示血管流空影完全消失视为治愈。按照是否治愈分为治愈组29例,未治愈组37例,观察两组AVM是否破裂、栓塞前体积大小和栓塞程度等不同因素对综合疗法治疗AVM治愈率的影响,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综合疗法治愈率的因素。结果(1)治愈组中,AVM破裂22例(75.9%),未破裂7例(24.1%),直径〈3cm和≥3cm分别为26例(89.7%)和3例(10.3%),患者Spetzler-Martin(SM)分级Ⅰ~Ⅲ级;未治愈组中,AVM破裂20例(54.1%),未破裂为17例(45.9%),直径〈3cm和≥3cm分别为18例(48.6%)和19例(51.4%),34例患者(91.9%)SM分级Ⅰ~Ⅲ级。(2)随访过程中,29例(43.9%)达到影像学治愈,64例(97.0%)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0~1分;发生并发症6例。(3)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AVM大小(OR=0.141,95%CI:0.035~0.570,P〈0.01)和介入栓塞程度(OR=2.414,95%CI:1.038~5.613,P〈0.05)是治愈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血管介入栓塞联合SRS治疗颅内AVM是有效且安全的。AVM直径〈3mm是综合疗法治愈率的独立保护因素,介入栓塞程度是未达到影像学治愈综合疗法治愈率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伽玛刀 介入栓塞 多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电话传输心电监测(TTM)对晕厥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8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进行TTM检查。结果168例中94例(56%)出现心律失常,72例(43%)出现晕厥发作,48例(28.6%)晕厥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尤其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晕厥的发生中更常见。晕厥检出率与监测时间有关,延长监测时间大大提高晕厥的检出率。结论电话传输心电监测对晕厥病因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晕厥 心律失常 诊断 电话传输心电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