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主因"头晕恶心1d"入院。患者晨起活动后感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未引起重视及就医,无明显心悸及胸闷憋气等症状,无黑矇晕厥,后患者乏力症状加重,下午就医,行头颅CT显示,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脑桥多发性腔隙梗死灶。考虑脑梗死入院。入院后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心率155次/min。

  • 标签: 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 乏力症状 老年 入院后 临床资料 胸闷憋气
  • 简介:可逆痉挛脑血管病,也称为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血管病。可逆痉挛脑血管病主要指组脑血管可逆收缩的疾患综合征,以多灶、可逆的脑血管痉挛为特征,有时可引起缺血性脑梗死,常伴有严重反复发作的头痛,该疾病应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动脉炎相鉴别。国内外对该疾病目前报道较少,现将1例可疑的可逆痉挛脑血管病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脑血管病 可逆性 痉挛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枢神经系统 缺血性脑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颤动数(FibN)预测心脏猝死(SCD)级预防植入植入型心脏复律降颤器(ICD)有效的价值.方法FibN的临床应用:使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参数QRS、QTc和LVEDd(记为FibNVT/VF=LVEDd·QRS·QTc-1).通过起搏器程控仪调取我院符合SCD级预防并植入ICD患者的起搏器数据,根据是否发生诊断正确的心血管事件(室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及适当的ICD治疗分成2组,对比分析指标在两组间的统计差异程度.结果FibNVT/VF预测SCD级预防植入ICD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3(95%CI0.613~0.853),且当FibNVT/vF≥14.995时,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64.3%(95%CI0.613~0.875).结论FibNVT/VF预测SCD级预防植入ICD的有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脏性猝死 一级预防 颤动数
  • 简介:长期以来,心电图在左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诊断上明显受限。本文报道例间歇完全左束支阻滞掩盖ACS患者,因其束支阻滞间歇出现,原本被完全左束支阻滞掩盖的ST-T改变及异常Q波得以暴露,避免了ACS的漏诊。

  • 标签: 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急性冠脉综合征 Sgarbossa诊断标准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79岁.主因发作心前区闷痛2竽,活动后气短5年余,拟诊为冠心病,陈旧前间壁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间歇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4级入院.患者1995年10月8日心电图出现间歇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图1),之前为正常心电图(图2).1995年10月9日始表现为持续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其后共行心电图检查12次,均表现为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图3),并于1996年10月9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亦表现为持续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 标签: 心电图 临床分析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24岁,既往体健,因"反复心悸4年余"收治入院.心悸呈阵发性发作,每次持续半~数小时不等,年发作10-20次左右,近2月共发作频繁(6次)急诊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速".

  • 标签: 右位心 隐匿性旁道射频消融术 冠状静脉 心电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3岁。主因"持续头痛1周",于2016年3月21日13:00入院。1周前患者于晨起出现头枕部搏动疼痛,无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等,症状持续存在,睡眠后方可逐渐缓解,未行诊疗。昨日患者自测血压过高,未测出,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测血压254/134mmHg(1mmHg=0.133kPa),头颅CT未见异常,给予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100mg泵入等治疗后,

  • 标签: 肾动脉梗阻 高血压 支架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患者女,27岁。主因"发作左侧肢体无力3年"于2014年2月7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患者3年前饮酒后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无昏迷、头痛、恶心、呕吐,急诊送至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提示右额叶出血(图1),DSA检查未发现异常(图2),给予对症治疗3个月后,左侧肢体功能恢复接近正常。6个月后于当地医院复查DSA,未见明显异常(图3)。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治疗 栓塞性 隐匿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日益发展,人们对手术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包皮切除术已被好多医疗机构视为美容手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病人,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适应当今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我院自2008年7月至今引进报批环切吻合器来手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

  • 标签: 一次性包皮吻合器 方法 手术效果
  • 简介:患者男,26岁,主因头痛2周,四肢乏力1周以"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于2014年9月12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治疗。患者入院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后枕部疼痛,呈持续,休息后稍能减轻,影响睡眠,但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成双,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止疼、改善睡眠药物等治疗后,上述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 标签: 颅内静脉窦 颈内静脉 血栓形成 超声
  • 简介:时光如梭,2015年,钟声敲响,我刊也迎来了创刊的第13个年头。时下电子媒体的冲击,让传统纸质媒体挑战重重,但我刊仍坚持一一克服。从最初的双月刊到现在的月刊,从最初的64页到现在的84页等等的变化。回头望望,也已足足坚持12年,想来不易。在此,谨代表编辑部全体人员感谢读者直以来的支持与厚爱。

  • 标签: 电子媒体 时光如梭 心血管病防治 家庭医生 章教授
  • 简介: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09年9月因胸痛疑诊为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373例,男166例,女207例,平均年龄(59.16±9.31)岁,分为冠心病组259例,对照组114例。排除严重心脏瓣膜疾病、心肌炎、心肌病、肝肾功能不全、急性感染、恶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及近期服用激素者。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一致性检验 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 耳垂
  • 简介:患者男,31岁。因头部外伤后8d,突发左侧肢体偏瘫4d,于2007年12月4日收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患者既往体健。伤后曾于当地医院就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行头部CT未见异常(图1a),胸部CT示双侧肺挫伤,保守治疗后3d出院,未遗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复查头部CT检查无异常(图1b)。伤后第4天,患者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于伤后第7天行头部CT发现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图1c),伤后第8天转入我院。体检:意识清楚,语速较慢。左上肢肌力Ⅱ级,左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略高,左侧巴宾斯基征(+),左侧躯体浅感觉减退。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伤后第11天,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见患者左侧颈内动脉颅外段边缘粗糙,颅内段双侧大脑前动脉显影良好,

  • 标签: 迟发性脑梗死 颈动脉夹层 文献复习 头部CT检查 外伤性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简介:患者男,17岁,因车祸致右侧肢体偏瘫伴双眼球突出1个半月入院.患者外伤后因神志不清送当地医院急诊,诊断为"脑挫裂伤".住院治疗20d后右侧眼球开始肿胀突出,2d后左侧眼球也逐渐肿胀突出,患者自诉左侧脑部嗡嗡作响.2004年11月由当地医院转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神经外科.

  • 标签: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颈内动脉闭塞 病例报告 栓塞治疗 弹簧圈
  • 简介:患者女,39岁,因"车祸后意识不清伴呕吐1h余"于2015年4月10日急诊入黔南州人民医院。入院前1个多小时,因交通事故,患者左枕部着地,当即意识模糊,头部伤口出血,被送至当地医院进行头部伤口清创缝合。随后,患者意识障碍进行加重,谵语,频繁呕吐,即转至我院治疗。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7.0℃,脉搏104次/min,呼吸21次/min。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血肿 硬膜外 颅内 颅内出血 创伤性
  • 简介:本文报道了高血压病患者U波倒置正常化的4个病例,其中例与间歇左束支阻滞有关;其他3例都与室性早搏有关,分别出现于插入室性早搏之后、室性早搏的长代偿间期之后,还有例就是室性早搏的U波。高血压病患者出现U波倒置正常化,认为可能与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有关,但其确切的机制及临床意义尚有待进步探讨。

  • 标签: 高血压病 心电图 U波倒置 室性早搏 间歇性左束支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