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年5月份《神经病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些广受大家推崇的健康饮食方式,不仅可以保护心脏健康,还有助于保护脑组织。研究人员对4200多名、平均年龄为66岁的人进行了饮食调查,将他们的饮食质量从0到14分进行了分类。得分为14分的人饮食最健康,他们的食谱中包含了大量的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坚果、乳制品和鱼类,而且糖分的摄入比较有限。

  • 标签: 脑容量 保健品 补充剂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帕金森综合征(VP)对复方多巴的反应以及多巴反应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方法临床诊断VP的患者共61例(VP组)进行急性阶梯左旋多巴治疗试验,计算服用左旋多巴.苄丝肼后统一帕金森病(PD)评分量表(UPDRS)运动部分评分最大改善率。同期146例PD患者(PD组)作为对照。根据头颅MRI所示缺血性病灶部位,将VP组再分组,第1种分组:基底节区病变组(25例);白质病变组(21例);黑质病变组(3例);混合病变组(12例)。第2种分组:黑质纹状体通路病变组(28例);白质病变组(21例)。经t检验比较各组间UPDRS运动部分最大改善率。结果VP组和PD组的UPDRS运动部分平均最大改善率依次为(10.4±7.4)%和(40.1±14.9)%,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VP各分组:基底节区病变组UPDRS改善率(23.2±11.3)%,高于白质病变组的(6.5±4.3)%,低于PD组(P〈0.01)。黑质病变组UPDRS改善率为(35、4±8.7)%,但例数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黑质纹状体通路病变组UPDRS改善率(26.3±10.6)%,高于白质病变组,但低于PD组(P〈0.01)。结论VP组由于不同的病变部位,对复方多巴有不同的反应;以累及黑质、基底节等黑质纹状体通路病变为主的VP对复方多巴有一定的反应,而以白质病变为主的对复方多巴反应较差。可根据MRI提示的病变部位决定是否应用复方多巴治疗VP患者。

  • 标签: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纹状体黑质变性 诊断
  • 简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管理的关键是配合术者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一般采用控制降低血压的技术。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hypervolemichemodilution,AHH)是在诱导麻醉后,通过深度麻醉,扩张血管容量,快速补充相当于自身血容量20%的胶体液,使血液稀释。术中AHH能够减少输血,并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本研究观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AHH联合控制降压技术对术中出血、输血量、血流动力学及脑代谢等方面的影响。

  • 标签: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控制性降压技术 动脉瘤破裂出血 血流动力学 麻醉管理
  • 简介:研究表明,炎机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其中,炎性反应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的血清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stroke,IS)的发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近年来,单核苷酸多态(singlenucleotidepotymorphisms,SNP)遗传标记的出现,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脑缺血 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测定11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4例有脑梗死危险因素而未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对照A组)及32例健康人(对照B组)的颈动脉超声及血清hs-CRP浓度、血压、血糖、血脂、一氧化氮、内皮素等各种生化指标,详细记录个人史、体重指数等一般情况,并分析hs-CRP浓度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hs-CRP与年龄、糖尿病史、纤维蛋白原、内皮素、白细胞计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与一氧化氮显著负相关,(P〈0.05);脑梗死、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内皮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糖、血液黏稠度是hs—CR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hs-CRP与脑梗死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影响其危险因素而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因此,在脑梗死的防治中,干预hs-CRP的水平可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梗塞 C反应蛋白 危险因素 干预
  • 简介: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法与肺动脉导管(PAC)法监测心脏容量负荷与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一致。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45例患者,术中分别采用TEE及PAC监测右室舒张末期容量(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量(RVESV)和右室射血分数(RVEF),比较两种方法监测数据的一致。结果:与基础值比较,TEE和PAC法均显示,负荷后RVEDV[TEE:(38±6)ml比(51±9ml),PAC:(153±17)ml比(188±19)ml]、RVESV[TEE:(19±4)ml比(33±5)ml,PAC:(92±16)ml比(110±23)ml]均显著增加(P均〈0.01),RVEF均无显著差异(P〉0.05)。PAC与TEE法在治疗前监测的RVEDV、RVESV、RVEF结果均具有良好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r=0.844、0.862、0.916,P均〈0.01),在治疗后监测的RVEDV、RVESV的相关系数显著降到0.6以下(r=0.552、0.579,P均〈0.05),RVEF的相关系数仍保持在0.8以上(r=0.892,P〈0.01)。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与肺动脉导管在临床监测中一致较高,前者为非创伤检查,便于临床采用。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导管插入术 Swan-Ganz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与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10年门诊体检人群176例,按照血压水平分为血压正常组(n=56)、高血压前期组(n=66)、高血压组(n=54)三组,检测受试者血UA、CRP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水平。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UA、CRP对血压的影响。结果①三组间TC、TG、LDL-C、HDL-C、BMI及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高血压前期组血UA、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同时低于高血压组(P〈0.01);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UA、CRP分别与SBP、DBP呈独立相关(P〈0.05~0.01)。结论高血压前期患者已有血UA、CRP水平的升高,血UA、CRP与血压独立相关。

  • 标签: 高血压前期 尿酸 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预测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绝经后女性患者,分为冠心病组55例,非冠心病组为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及血清雌二醇有无差异,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①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5.28±3.95)mg/L比(1.78±1.28)mg/L,P〈0.05]。②冠心病组的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80.46±12.39)pmol/L比(113.62±16.87)pmol/L,P〈0.05]。③绝经后女性冠心病血清hs~CRP水平与血脂及雌二醇之间无相关。结论血清hs~CRP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关系,血清hs—CRP水平升高可作为预测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绝经后 冠心病 血清雌二醇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与心室重构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8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23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病例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其分为NYHAⅡ级组(n=47)、NYHAⅢ级组(n=41)、NYHAⅣ级组(n=35),并于同期随机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40)。采用酶循环法测定各组血清TBA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室重构参数包括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PWD)、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PWS)、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研究TBA与心室重构参数及炎症因子指标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清TBA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患者NYHA分级越高,血清TBA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心室重构参数LVPWT、PWD、PWS、IVSS、LVMI大于对照组,且随着患者NYHA分级越高,心室重构参数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患者NYHA分级增加,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表明,慢性心衰患者血清TBA水平与心室重构参数LVPWT、PWD、PWS、IVSS、LVMI呈正相关(r=0.243~0.392,P<0.05),也与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394~0.427,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清TBA异常升高,且与心室重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早期检测TBA或可辅助临床评估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总胆汁酸 心室重构 炎症反应 相关性
  • 简介:我患慢性心力衰竭.经常服用地高辛。一天我翻看《新编药物学》,见上面说地高辛有许多副作用,甚至会引起中毒。再看看其他每一种药物.都有多多少少的不良反应。心中不免顾虑重重。请问,药品有不良反应.还可以服用吗?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高辛 不良反应 药物剂量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糖耐量冠心病(CHD)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其相关,探讨合并糖代谢异常的CHD患者是否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状态.方法96例CHD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成糖代谢正常(NG)组、糖耐量受损(IGT)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分别检测其与对照组30例患者血清SVCAM-1、SICAM-1和hs-CRP浓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及其相关.结果IGT组和T2DM组血清SVCAM-1、SICAM-1、hs-CRP浓度高于其他组,SVCAM-1、SICAM-1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r=0.39,0.51,P<0.01)、hs-CRP(r=0.32,0.56,P<0.01)均显示出较好的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SVCAM-1、SICAM-1和hs-CRP浓度根据糖耐量水平的分组逐步升高,提示内皮受损、炎症状态可能是CHD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重要病理生理因素.

  • 标签: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冠状动脉疾病 糖耐量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急性排异反应的监测方法.方法:对5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进行临床症状,12导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单光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外周血T淋巴细胞检查,心内膜心肌活检(EMB),χ线影像等指标监测.结果:3例行EMB19次,2例发现排异反应1次,1例排异反应2次;共发现1b级和2级各一次,3a级2次.3a级时UCG发现心包积液有增加趋势.结论:EMB是诊断急性排异反应可靠的敏感指标,其他可作为辅助指标.

  • 标签: 心脏移植 急性排异反应 监测
  • 简介:一个新的研究显示,血液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简称CRP)水平高并不会使人发生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升高。C反应蛋白是一种反应人体炎症状态的蛋白。近年来C反应蛋白很受关注,因为有证据显示它与心脏病相关,可能是心脏病的标志物之一。但疑问仍然存在,到底C反应蛋白只是反映心脏存在问题,还是它本身可以导致心脏疾病?

  • 标签: 反应蛋白 心脏病 危险因素 蛋白水平 胆固醇 存在问题
  • 简介:碘普罗胺是一种新型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因其耐受好而广泛用于血管造影、脑和腹部CT扫描以及尿道造影等[1]。随着碘普罗胺使用的剂量增加,其过敏反应也随之增多,但多为轻中度且是一过的,严重反应却少有报道。现就我科出现的一例碘过敏试验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严重过敏反应 碘过敏试验 腹部CT扫描 碘普罗胺 非离子型 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入院时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与梗死相关血管早期自发再通的直接相关。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急性STEMI患者268例,按照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分为血管未通组181例(TIMI0~Ⅰ级),血管再通组87例(TIMIⅡ~Ⅲ级)。入院后立即采集外周静脉血,由中心化验室检测hs-CRP,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在症状发生12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血管未通组与血管再通组梗死相关血管(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血管(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3支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再通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血管未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69±21.23)mg/Lvs(25.17±24.36)mg/L,P〈0.05]。结论入院hs-CRP水平在急性STEMI患者早期血管再通中明显降低。

  • 标签: 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质 冠状血管造影术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方法纳入115例老年(年龄≥60岁)高血压患者,依照IMT检查结果分为IMT正常组(n=36)、IMT增厚组(n=38)和斑块形成组(n=41)。分别测定各组血压和血脂及HCY和hs-CRP,并分析其与IMT的相关。结果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的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hs-CRP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IMT与年龄、SBP、TC、LDL-C、HCY及hs-CRP成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与hs-CRP为IMT影响因素。结论血清HCY水平、hs-CRP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全身心脑血管病的一个危险信号。

  • 标签: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内膜-中层厚度
  • 简介:目的观察直立调节性障碍儿童自主神经功能情况。方法平卧位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并测血压,然后安静直立10min后再作复查心电图并测血压。结果阳性率达85%,直立试验阳性儿童由直立位转为平卧位,头晕、心慌、恶心等症状均消失或缓解。结论直立调节性障碍是儿童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引起。

  • 标签: 直立调节性障碍 心电图 血压直立试验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