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我科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硫酸奈替米星(NetilmicinSulfate)又称奈特,急性毒性反应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5a。因腹痛、腹泻伴呕吐1d,于1997年7月13日来诊。查体:脉搏84次/min,血压14.7/10.7kpa,神清,一般状况良好,无脱水貌。心肺正常,腹软,脐周有轻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便常规检查:稀水样便,脓细胞1~3个/HP,痢疾杆菌培养阴性。诊断为急性肠炎,给予生理盐水500毫升加奈特0.2

  • 标签: 硫酸奈替米星 急性毒性反应 氨基糖 痢疾杆菌 辽宁省 钙离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蛇蝎胶囊一日内大剂量用药后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将蛇蝎胶囊药粉以蒸馏水溶解后按能够灌胃给药的最大浓度(相当于生药量0.482g/ml)、最大给药体积(40ml/kg)给小鼠灌胃用药,一日内连续用药2次,累积给药剂量折算成生药量为38.56g/kg。结果给药后观察14天,未见动物有明显的毒性反应。推测该药给小鼠口服的最大耐受量(MTD)在38.56g/kg以上。结论蛇蝎胶囊一日内2次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为38.56g/kg,估计其MTD在38.56g/kg以上。该制剂推荐给临床的成人日用生药量为8.568g。以本试验的一日累积用量折算成相当于推荐临床用量的倍数,按成人70kg体重折算为316倍,按体表面积折算为35倍。用药后动物无明显毒性反应,表明该药在临床推荐剂量下服用是安全的。

  • 标签: 蛇蝎胶囊 毒性反应 最大给药量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惊厥和心律失常是局部麻醉药(local anesthetic, LA)全身急性毒性反应(local anesthetic acute systemic toxicity, LAST)中最易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脂肪乳(lipid emulsion, LE)预防、治疗LA急性毒性反应的机制,虽仍然处于研究阶段,但是根据第三届美国区域麻醉与疼痛医学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Regional 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 ASRA)关于局部麻醉系统毒性的实践咨询建议,应在使用LA后出现心律失常、惊厥发作的第一时使用LE治疗。相较于LA循环系统毒性,其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毒性出现的更早,中毒阈剂量更低。近年来,LA的CNS毒性研究日益增多,对LE用于LA的CNS急性毒性反应救治的深入研究可能使局部麻醉并发症得到更为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文章对最近几年LA的CNS急性毒性机制和最新防治方法进行综述,可为临床上遇到LA中毒出现CNS毒性症状时及时有效处理和有效解毒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局部麻醉药 神经系统毒性 中枢神经系统 脂肪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是第三代吡酮酸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急性毒性:小鼠和大鼠口服LD50大于5000mg/kg。小鼠静注和肌注给药的LD50分别为223.88mg/kg和大于1000mg/kg。亚急性毒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环丙沙星3个剂量组(100、250和500mg/kg/天)和溶剂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口服一次,共给药2月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各组的给药初期摄水量均高于对照组,雄鼠250和500mg/kg组体重增长

  • 标签: 亚急性毒性 肌注给药 大鼠 溶剂对照组 抗菌药物 酮酸
  • 简介:摘要目的对芪茵颗粒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方法对受试药物的半数致死量及最大耐受量进行测定。结果连续观察7d,无一只死亡,饮食饮水皮毛活动精神状态无异常,给药当天大小便有褐色稍粘现象,体重呈正常增长趋势,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结论经急性毒性研究芪茵颗粒的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 标签: 芪茵颗粒 急性毒性 药理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鼠给予白花丹生品水煎液后小鼠的中毒表现并研究出其半数致死量的大小,为探讨白花丹生品的毒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测定半数致死量法对白花丹药材的毒性剂量大小进行研究,根据改良寇氏法计算其LD50值。结果:白花丹生品的LD50值为65.31g/kg,其95%可信区间:60.53g/kg~70.79g/kg。结论:白花丹生品确有毒性,给小鼠服用白花丹生品水煎液,小鼠的中毒表现为呼吸急促,抽搐,极度兴奋。

  • 标签: 白花丹 白花丹醌 急性毒性
  • 简介:目的:研究固本祛风颗粒的急性和长期毒性。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最大耐受量(MTD)实验;长期毒性实验中大鼠给予高、中、低剂量(相当于推荐剂量的100倍、20倍、10倍量)的固本祛风颗粒,连续给药90d,进行一般行为、血常规、血液生化、脏器指数、系统解剖检查与可逆性观察。结果:急性毒性实验中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小鼠急性毒性MTD>120.0g(生药)/kg;长期毒性实验中给予高、中、低剂量固本祛风颗粒的大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脏器指数与系统解剖检查均未见异常,可逆性观察表明固本祛风颗粒对大鼠未引起延迟毒性,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固本祛风颗粒对大小鼠实质性器官无明显毒性作用。

  • 标签: 固本祛风颗粒 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伤科消肿颗粒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可能造成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为临床提供安全依据。方法用25g/kg的剂量灌胃小鼠进行毒性实验,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用2.5g/kg、5g/kg、10g/kg每天灌胃大鼠,连续给药180天,停药后观察药物对大鼠生长发育以及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病理形态影响。结果急性毒性实验小鼠无一死亡;小鼠1天内灌胃伤科消肿颗粒最大耐受量75g/kg;长期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伤科消肿颗粒对大鼠生长发育以及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病理形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伤科消肿颗粒临床拟用量是安全的。

  • 标签: 消肿颗粒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实验研究
  • 简介:EA经口急性毒性实验最大耐受量MTD为5g/kg,痂囊腔菌素A对BALB/C小鼠急性毒性实验体重变化(略),痂囊腔菌素A的最大耐受量为5mg/kg体重

  • 标签: 囊腔 急性毒性研究 痂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跌打丸治疗骨伤科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本院骨伤科146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跌打丸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肿胀消退程度以及镇痛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7.67%,观察组有效率为97.2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肢体肿胀恢复以及止痛效果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跌打丸外敷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有效缓解患肢肿胀,促进患肢愈合修复,且镇痛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跌打丸 外敷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用金降脂给小鼠一次性灌胃引起的快速而剧烈的中毒反应。方法50只小鼠等分5组。正常组:用蒸馏水0.8ml灌胃。纤维素组:用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8ml灌胃。低剂量组:按0.4ml/10g浓度为150mg/ml(6g/kg)金降脂灌胃。中剂量组:按0.4ml/10g浓度为200mg/ml(8g/kg)金降脂灌胃。高剂量组:按0.4ml/10g浓度为250mg/ml(10g/kg)金降脂灌胃。灌胃后连续观察一周。结果一周实验期间各组均无异常、无死亡;体重增长速度正常,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金降脂灌胃小鼠,给予最大容积0.8ml/20g,最大剂量10g/kg(相当成人用量800倍);无异常反应,无一死亡,足以说明金降脂是一种安全、无毒治疗剂量范围大的可靠新药。

  • 标签: 复方金降脂胶囊 高脂血病 急性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4组小鼠分别给见血封喉树叶纯化样品W1、E1(水洗脱物)和W2、E2(醇洗脱物),取相当于200g生药材见血封喉树叶水提取之冻干物(38g冻干粉),按照每只小鼠灌胃0.4ml/10g、腹腔注射0.2ml/10g给药

  • 标签: 封喉树叶 急性毒性研究 树叶急性毒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一龄越冬的德国镜鲤为试验对象,测定一次内服和腹注喹乙醇96h的死亡率,探讨喹乙醇对鲤鱼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2~10g/kg体重的等比浓度梯度喹乙醇内服剂量不引起任何毒性反应,腹注喹乙醇LD50为1022.6mg/kg.结果提示,喹乙醇对鲤鱼的毒性极低.

  • 标签: LD50 死亡率 致死剂量 喹乙醇 鲤鱼 急性毒性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芹菜素的安全性,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芹菜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大鼠90天喂养试验。结果芹菜素大鼠急性毒性的MTD大于8g/kgBW,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阴性,未见芹菜素对大鼠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有生物学意义的影响。芹菜素对大鼠脏器无明显影响。结论芹菜素属实际无毒物,无遗传毒性,芹菜素的大鼠90天喂养实验的NOAEL为8g/kgBW。

  • 标签: 芹菜素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亚慢性毒性 食品安全
  • 简介:摘要1例38岁女性乳腺癌复发伴肝转移患者接受信迪利单抗200 mg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周期。免疫治疗前患者肝、肾和甲状腺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用药后第3天,患者腰部皮肤出现皮疹伴瘙痒,此后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伴脱屑,双上肢及腰背部出现水疱;双眼视物模糊,分泌物增多,有异物感。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23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342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907 U/L,碱性磷酸酶(ALP)424 U/L;血肌酐(Scr)95.6 μmol/L,尿酸691.0 μ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20.87 mU/L。诊断:皮疹,甲状腺功能减退,肾损伤,结膜炎,肝损伤。考虑与信迪利单抗有关。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左甲状腺素钠、海昆肾喜胶囊口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及皮肤护理。16 d后,患者皮疹明显消退、水疱吸收,眼部不适感消失。实验室检查示ALT 111 U/L,AST 122 U/L,γ-GT 1 430 U/L,ALP 321 U/L;Scr 56.0 μmol/L,尿酸243.0 μmol/L;TSH 13.60 mU/L。

  • 标签: 抗肿瘤药,免疫类 多器官功能衰竭 化学和药物性肝损伤 急性肾损伤 信迪利单抗
  • 简介:本文对博莱霉素肺毒性反应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作一综合报道.博莱霉素所致的肺毒性反应的发生率约占使用含博莱霉素化疗患者的2%~46%,因肺毒性死亡的患者约占所有用博莱霉素治疗患者的3%;博莱霉素的肺毒性是严重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副作用.一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增加博莱霉素的致病率或致死率.降低博莱霉素的累积剂量可能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 标签: 防治 博莱霉素 肺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