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颅内血管畸形。近年来随着微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发展,脑动静畸形经血管内治疗的指征不断被拓展,α-基丙烯正丁酯(NBCA)经血管内栓塞已成为治疗脑AVM的成熟方法之一。作者就近5年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NBCA栓塞治疗32例脑AVM的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 标签: 脑动静脉畸形 丙烯酸正丁酯 血管内栓塞 临床疗效 疗效分析 血管内治疗
  • 简介:有位70岁的患者咨询,他称自己每天运动30分钟,听说肌补充剂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有这必要吗?肌是一种天然物质,那种出售的增补剂主要在肌肉中发现。有一些证据表明,它可以帮助年轻的运动员强壮肌肉,可在如短跑等需要短时间肌肉活动中提高运动成绩。出于这个原因,它被一些但不是所有体育组织禁止。

  • 标签: 肌肉力量 肌酸 天然物质 运动成绩 肌肉活动 运动员
  • 简介:例1,男,69岁。1年来常于劳累后出现心前区烧灼样疼痛,伴胸闷、出汗。休息或服硝酸甘油1~3min后症状缓解。近2月胸痛频繁,每天发作数次,常于夜间睡眠中痛醒,缓解方式同前。1998年5月入院。心电图检查正常。平板运动试验阴性。Holter记录到MV5导联ST段明显抬高10次,最高达5nm,每次持续1~2min,其中7次伴有烧灼样胸

  • 标签: 心绞痛 治疗 奥美拉唑
  • 简介: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病,亦是老年人常见的住院原因,严重心脏衰竭的病人,经常反复地在医院内进进出出,生活质量非常低,心衰也是引起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富含欧米加-3脂肪的鱼类有鲑鱼、金枪鱼、鲭鱼、鲱鱼、沙丁鱼等,而且已经有充足的研究表明:欧米加-3脂肪有助于保护心脏。防止心脏病及中风的发作。

  • 标签: 脂肪酸 心衰 风险 心脏衰竭 心力衰竭 心脏病
  • 简介:目的观察磷酸肌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心肌炎患儿18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磷酸肌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两组,每组9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小儿心肌炎方面,磷酸肌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肌酸 小儿心肌炎 疗效观察
  • 简介:磷酸肌(ereatinephosDhate,CP)是人体内自有的活性物质,是参与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之一,也是人体重要的能量供应源,为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补充能量,而ATP是任何细胞代谢过程中最主要的能量源。人体内磷酸肌的生物合成从肾脏开始,由甘氨酸与精氨酸反应形成胍基乙酸,然后在肝脏经甲基化形成肌,最后在各组织中被磷酸化后形成磷酸肌

  • 标签: 磷酸肌酸 心血管疾病 能量代谢
  • 作者: 徐光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6-20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5期
  • 机构:重庆市长寿区洪湖镇卫生院,重庆长寿401223
  • 简介:目的:研究马来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内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通过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通过马来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马来左旋氨氯地平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其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游离脂肪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54例单纯代谢综合征患者、57例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测定其血清游离脂肪水平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游离脂肪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代谢综合征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血清游离脂肪水平显著高于单纯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同时血清游离脂肪水平与血清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相关。结论血清游离脂肪可能是代谢综合征患者发展为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子。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血清游离脂肪酸 冠心病患者 水平并 合并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研究表明,炎性机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其中,炎性反应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的血清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stroke,IS)的发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近年来,单核苷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tymorphisms,SNP)遗传标记的出现,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脑缺血 卒中
  • 简介:食入高Omega-3脂肪的心脏病患者。细胞水平的老化变的缓慢Omega-3,又被写作Ω-3、ω-3,中文称“欧美加-3”、“欧米伽-3”,为一组多元不饱和脂肪,常见于深海鱼类和某些植物中,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Omega-3家族的主要成员有二十二碳六烯(DHA)和二十碳五烯(EPA)等;EPA对疏导清理心脏血管有重要作用,从而有效防止多种心血管疾病和炎症的发生,增强免疫力。

  • 标签: OMEGA-3脂肪酸 心脏病患者 老化 二十二碳六烯酸 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碳五烯酸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结合蛋白(H-FAB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评估梗死相关血管再灌注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胸痛6h内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并于入院1h内接受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入院即刻和术后3h行床边心电图检查并采血检测肌钙蛋白I(cTnI)及H-FABP,再灌注治疗后3h以心电图ST段回落≥50%为血流再通的评价指标。结果65例AMI患者入院即刻H-FABP阳性率(87.69%)显著高于cTnI阳性率(5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3h后H-FABP在ST段回降≥50%组与ST段回降〈50%组中,酶峰值分别为(24.03±9.12)ng/ml与(32.57±10.2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nI测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可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可靠标志物,也可作为评价心肌再灌注疗效的指标之一。

  • 标签: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酒石美托洛尔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80例参与本次实验研究,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酒石美托洛尔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口服酒石美托洛尔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采取胺碘酮联合酒石美托洛尔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因此采取胺碘酮联合酒石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较高,治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酒石酸美托洛尔 频发室性早搏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活化血小板释放产物(PLTaRP)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丹酚B的保护效应。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血小板,以二磷酸腺苷激活后提取PLTaRP,并与EA.hy926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共培养,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及乳酸脱氢酶(I.DH)释放水平。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比较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12h内LDH含量持续升高,并呈时间依赖趋势(P〈0.01),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减低(P〈0.05,P〈0.01),高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LDH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PLTaRP可刺激EA.hy926细胞株LDH释放增加,并呈时间依赖趋势,刺激12h可使细胞活力明显下降。丹酚B可减少PLTaRP造成的LDH释放。高剂量丹酚B可明显抑制细胞凋亡。

  • 标签: 血小板活化 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存活 丹参
  • 简介:目的探讨益气化痰清毒方煎剂对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水平的影响及其药血清对高糖诱导心肌细胞株(H9C2)MIF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中药煎剂(药物为黄芪、党参、毛冬青等),取40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空白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完成灌药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各组动物血清MIF浓度;制备各组药血清,分别干预经33mmol/L葡萄糖处理后的H9C2心肌细胞,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MIF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低、中、高剂量药物干预的大鼠血清MIF浓度均呈减少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高糖处理的H9C2细胞MIF表达明显增加,在药血清干预后MIF表达明显减少,且各组药血清对MIF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P<0.01).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MIF表达呈减少趋势.结论益气化痰清毒方可降低大鼠血清MIF浓度,其药血清对高糖诱导H9C2心肌细胞MIF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冠状动脉疾病 中药 心肌细胞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血浆心型脂肪结合蛋白(heart-typefattyacid-bindingprotein,H-FABP)的峰值浓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入院距发病时间2h以内的AMI患者60例,于入院即刻至发病10h期间,每2h测定1次血浆H-FABP的浓度。根据H-FABP峰值水平的平均值将患者划分为H-FABP高值组和低值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1个月、1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靶病变血管重建)的发生率。结果与H-FABP低值组相比,H-FABP高值组发病后1个月、1年,MACE及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MACE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FABP酶峰水平的升高对AMI患者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不良心脏事件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马来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adversecardiovascularevent,MACE)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在攀钢集团总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治疗的248例H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随机被分为治疗组121例(给予马来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与对照组127例(给予其他降压药物)。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治疗后基本用药,分析患者术后1、6、12个月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与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治疗组血Hcy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34±5.34)μmol/Lvs.(18.12±7.31)μmol/L,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vs.7.3%,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血Hcy浓度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5±3.87)μmol/Lvs.(17.68±6.97)μmol/L,P<0.01];术后12个月治疗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vs.12.9%,P<0.01)。结论马来依那普利叶酸片可降低H型高血压冠心病PCI治疗后MACE的发生率。

  • 标签: H型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血管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基因LPArs3798220位点(C/T)基因单核苷多态性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冠心病组150例,联合组1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和对照组150例(无2型糖尿病及冠心病)。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LPArs3798220位点(C/T)单核苷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在3组间的分布。结果LPArs3798220位点(C/T)在等位基因频率方面在三组之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3)。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C位点比例明显升高(P=0.01),联合组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LPArs3798220位点(C/T)在等位基因型频率方面在三组之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PArs3798220位点(C/T)基因单核苷多态性可能与冠心病发生相关,未发现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易感性相关。

  • 标签: 冠心病 糖尿病 脂蛋白A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血浆肌钙蛋白和利钠肽的增加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但这些生物标记物与卒中发生的相关性的研究有限。研究者们预测,高水平的肌钙蛋白(TnT)和N-末端B型钠肽(NT-proBNP)与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并进行了前瞻lI生流行病学调查加以验证。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在社区人群中研究(theatherosclerosisriskincommunities,ARIC)对无卒中的10902人的血浆TnT和NT-proBNP进行测定,并平均随访11.3年。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肌钙蛋白T 疾病风险 社区人群 N-末端 利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