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激素治疗在乳腺癌(表1)和前列腺癌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激素治疗的依据是某些肿瘤表达性激素(雌二醇或睾酮)受体、且肿瘤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激素的刺激。激素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减少激素的产生或阻断受体与配体的结合而降低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

  • 标签: 恶性肿瘤 激素治疗 乳腺癌 前列腺癌 孕激素 他莫昔芬
  • 简介:目的探讨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team,MDT)联合行颈总动脉切除重建术在甲状腺恶性肿瘤累及颈总动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例甲状腺恶性肿瘤侵犯颈总动脉行一期切除肿瘤和颈总动脉及颈总动脉一期重建手术资料,包括术前普外科及血管外科联合评估、术中甲状腺外科、血管外科、骨科联合手术及术后共同管理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神经功能障碍。1例术后出现患侧Honor综合征、1例出现声音嘶哑现象,2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随访期间2例肿瘤局部复发,2例出现远处转移。结论对于侵犯颈总动脉的甲状腺恶性肿瘤,MDT联合行颈总动脉切除一期重建术在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同时保证了肿瘤的完整切除,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恶性肿瘤 颈总动脉 动脉重建术 多学科联合
  • 简介:近年来,对趋化因子(chemokines)作用的研究已不局限于趋化免疫细胞,其在炎症、感染、自身免疫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得到证实,而CXC类趋化因子受体3(chemokineC—X-Cmotifreceptor3,CXCR3)也逐渐受到关注,其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CXCR3在几种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近况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趋化因子 受体 恶性肿瘤 免疫细胞
  • 简介:壶腹区恶性肿瘤主要是指起源于胰头部、Vater壶腹、下段胆总管及十二指肠黏膜的肿瘤组织。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其中常见的是胰头癌。2008年约有37900例诊断为胰腺癌,其中34300例死于此疾病[1]。与其他壶腹区恶性肿瘤相比,胰头癌恶性程度较高,5年生存率较低,约有20%的患者可行潜在性根治性手术切除,但5年生存率均不超过5%[2]。Vater壶腹组织来源的肿瘤约占壶腹区恶性肿瘤的6%~20%,其愈后相对较好[3]。下段胆管癌为第三常见壶腹区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所得肿瘤标本切缘阴性率约为67%~90%,5年生存率能达到24%~28%。十二指肠癌与其他几种壶腹区恶性肿瘤相比,出现相对较少。总体而言,患者生存情况不乐观。

  • 标签: 恶性肿瘤 壶腹区 VATER壶腹 根治性手术切除 5年生存率 十二指肠黏膜
  • 简介:目的:分析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恶性肿瘤患者的原发肿瘤种类、分期、分化程度等,以识别高危患者,提高防治意识,减少VTE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原发肿瘤种类、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化疗方案及预后等临床信息。结果在所有18531例恶性肿瘤患者中,280例并发VTE,其中男性157例,女性123例,年龄(66.60±12.60)岁。包括单纯肺栓塞(PTE)41例,单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89例,PTE合并DVT50例。肺癌82例,消化道肿瘤78例,泌尿系肿瘤32例,妇科肿瘤27例,血液科肿瘤27例,乳腺癌12例,其他部位肿瘤22例。相比未并发VTE肿瘤患者,并发VTE多见于肺癌、妇科肿瘤和其他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1例(53.9%)并发VTE肿瘤患者病理类型为腺癌;206例(73.6%)患者发生VTE时,肿瘤处于进展期;247例有明确TNM分期患者中Ⅲ~Ⅳ期患者187例(66.8%);144例有明确病理组织分化程度报告,中、低度分化程度者120例(85.4%)。至随访结束,共有130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24.0±7.8)个月,明确诊断VTE后3,6,9,12个月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46.9%、69.2%、80.0%和82.3%。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本身、肺栓塞和感染。结论肿瘤与VTE密切相关,腺癌、进展期肿瘤、分化程度低的肿瘤患者和化疗方案中含铂类药物者更易发生VTE,临床医师应注意对这部分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VTE的发生。

  • 标签: 恶性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以利妥昔单抗(rituximab)为基础的分子靶向治疗方案的使用明显改善了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远期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自从人鼠嵌合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rituximab获批后,多项研究表明这个单克隆抗体单独或与化疗联合应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的疗效。Rituximab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细胞及化疗敏感性恶性B淋巴细胞上的CD20结合,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靶向治疗 淋巴瘤 综述
  • 简介:我国临床医生应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部实体恶性肿瘤已18年,但随着开展该项目医院的增多,各院手术操作流程不尽相同,影响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同时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本文就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部实体恶性肿瘤的手术操作流程做一总结,尽量减少临床操作过程中的漏洞,以期达到提高疗效,减少安全隐患的目的。

  • 标签: 放射性粒子 腹部恶性肿瘤 手术操作
  • 简介:目的评价甘氨双唑钠(希美钠)联合放疗治疗肿瘤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增敏放疗组30例肿瘤患者采取希美钠联合放疗,与采取普通放疗的30例病例进行比较。结果增敏放疗组完全缓解22例(73.33%),普通放疗组完全缓解12例(40%)。两组毒副作用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增敏放疗组近期疗效优于普通放疗组,且毒副作用未见明显增加。

  • 标签: 甘氮双唑钠 放疗增敏 放射疗法 毒副作用 肿瘤
  • 简介:<正>40例患者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化疗结束24h后即开始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3μg·kg-1·d-1(一般100~150μg/d),连续3d;对照组在化疗结束后第1~5天复查血象,白细胞低于4.0×109/L,即每日皮下注射G-CSF2~3μg·kg-1·d-1,连续3d或至白细胞≥4.1×109L。结果:G-CSF可有效防止白细胞过度下降,并可使其

  • 标签: 恶性肿瘤化疗 复查血象 集落刺激因子 粒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修补乳腺恶性肿瘤术后胸壁巨大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2013年4月至2017年11月共22例乳腺恶性肿瘤手术后胸壁缺损的患者.运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均行I期胸壁缺损修复。其中9例行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补术,4例行对侧乳腺内乳穿支皮瓣转移修补术,余行植皮术。结果22例修补手术均取得成功。2例植皮患者术后植皮区轻度水肿,经积极换药后痊愈。所有患者无积液,感染和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2年,除1例出现肝转移外,其余患者均无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运用不同手术方法修补乳腺恶性肿瘤术后胸壁的巨大缺损,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应根据患者胸壁缺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修补方式。

  • 标签: 乳腺肿瘤 背阔肌肌皮瓣 内乳动脉穿支皮瓣 植皮术 胸壁缺损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低细菌性饮食(ND)对恶性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化疗)后粒细胞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ND用于预防恶性肿瘤患者粒细胞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双方核对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1114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医院常规饮食与ND对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R)=1.30,95%可信区间(CI)(1.01-1.68),P=0.05]。结论:无充分证据证明ND能减少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发生率,建议可适当放宽肿瘤患者的饮食习惯,将重点转向食物处理方法的安全指导,以防止食源性感染。

  • 标签: 低细菌性饮食 化学治疗 恶性肿瘤 感染 荟萃分析
  • 简介:近20年来,伴随全球性的工业化、都市化和生活现代化,糖尿病的患病率正急剧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200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为1.5亿.且每年正以6%的速度递增.估计到2025年将达到3亿之众。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超过9240万.居世界首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医疗总费用每年超过300亿元.占医疗卫生总费用的8%以上。糖尿病因其危害大、难治愈、费用高等特点,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健康的社会性问题.是我国第四大致死原因。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同样在我国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近年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及其治疗药物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此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药物 恶性肿瘤 发生风险
  • 简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neuroendocrineneo-plasm,pNENs)占所有胰腺肿瘤的2%~4%,年发病率约为(0.2~2.0)/100万人。根据患者的激素分泌状态和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功能性pNENs(functioningpancreaticneuroendo-crineneoplasm,F-pNENs)和无功能性pNENs(nonfunctioningpancreaticneuroendocrineneoplasm,NF-pNENs)。其中,NF-pNENs占胰腺肿瘤的1%~2%,占pNENs的60%~90%。日本pNENs的年发病率为2.23/10万人,占所有NENs的47%。胰腺神经内分泌癌(pancreaticneuroendocrinecarci-noma,pNEC)只有2%~3%。pNENs中除胰岛素瘤外,其他类型肿瘤均有侵袭性行为,约50%会发生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0%~40%。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肿瘤 肿瘤诊治 NEOPLASM 胰腺神经内分泌癌 年发病率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血流特征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并获得病理诊断的卵巢肿瘤患者60例,其中卵巢癌组28例、卵巢良性肿瘤组32例。行CEUS检查并测定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增强强度(EI),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u,MVD),分析上述参数与MVD、肿瘤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恶性肿瘤组的AT、TTP(10.8±2.1、25.3±10.5)均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组(15.4±2.7、59.4±11.2),而恶性肿瘤组的EI(28.6±2.9)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14.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的MVD(62.8±13.6)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21.5±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TTP与MVD、FIGO分期呈负相关关系r=-0.562、-0.504、-0.636、-0.623),而EI与MVD、FIGO分期呈正相关关系(r=0.839、0.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肿瘤CEUS血流特征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CEUS检查能评估肿瘤组织的血管新生、血流灌注情况及肿瘤恶性程度。

  • 标签: 超声造影 卵巢肿瘤 恶性程度 血流
  • 简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neuroendocrinetumor,p—NETs)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它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但和胰腺癌这类高度恶性的胰腺肿瘤相比,p—NETs生长速度较慢,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然而目前对p-NETs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无论是临床诊断标记物,还是影像学检查方法,都缺乏精准诊断的检查靶点。在临床分期及疾病分级方面,同样存在很大争议。而作为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在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范围及术后药物治疗等方面均有待研究。本文针对上诉问题,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及研究结果进行简要论述。

  • 标签: 胰腺 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分级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定性诊断明确胰岛素瘤15例,胃泌素瘤2例,胰高血糖素瘤2例。术前B超、CT、MRI、EUS、门静脉穿刺分段取血胰岛素测定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15.8%(3/19)、67.5%(10/16)、71.4%(5/7)、87.5%(7/8)及100%(2/2),术中B超的诊断阳性率85.7%(6/7)。行开放手术7例,腹腔镜手术11例,1例胰高血糖素瘤患者诊断时已出现肝转移未行手术。具体为肿瘤局部切除13例,胰体尾切除3例。胰体尾切除+脾脏切除1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1例。结论血清胰岛素、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的测定是胰腺内分泌肿瘤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多层螺旋CT双期胰腺薄层扫描是定位诊断的主要手段,术中B超是对术前定位诊断的检验和补充。肿瘤切除是主要术式。

  • 标签: 胰腺内分泌肿瘤 胰腺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胸苷激酶1(thymidinekinase1,TK1)在良恶性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医学中心收治的16—79岁女性乳腺疾病180例,其中乳腺癌112例(乳腺癌组),乳腺纤维腺瘤68例(乳腺纤维腺瘤组)。患者平均年龄47岁,中位年龄43岁。所有对象均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TK1水平,并比较其在纤维腺瘤及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及血清TK1水平在不同病理特征的患者中的差异。结果乳腺癌患者的TK1水平明显高于纤维腺瘤患者的TK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乳腺癌组中,肿块的大小与TK1的表达无关(P〉0.05);TNM分期较晚的患者血清TK1水平高于TNM分期早期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淋巴结分期晚期的患者血清TK1水平高于分期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M1的患者TK1水平高于M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TK1作为一种新型细胞增殖指数标志物,可较为准确地反映人体内肿瘤细胞的增殖水平,可作为一种监测肿瘤增殖程度和鉴别肿瘤恶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胸苷激酶1 乳腺癌 乳腺纤维腺瘤
  • 简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neuroendocnnetumors,PNET)来源于胰岛细胞,又称为胰岛细胞瘤(isletcelltumors,ICTs),是胰腺肿瘤很重要的一种类型,发生率约为0.4/10万人,约占临床诊断胰腺肿瘤的2%-4%,其中10%-20%伴有多发内分泌肿瘤(multipleendocrineneoplasm,MEN)。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肿瘤 无功能性 NEOPLASM 胰岛细胞瘤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