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限局性动力治疗(PDT)指在光照前对皮肤使用光敏剂(通常是卟啉前体)导致可调控的细胞死亡。应用光敏剂和产生细胞的光敏性破坏早在100多年前由OscarRaab发现。他发现草履虫(淡水原生动物)在暴露于四碘四氯荧光素和光照后能够被杀死。这项技术于1905年被首次应用于临床,治疗一名70岁女性面部的鳞状细胞癌。

  • 标签: 光动力治疗 鳞状细胞癌 细胞死亡 卟啉前体 原生动物 光敏剂
  • 简介:<正>笔者系来自北京的一名防痨工作者,能认识倍受美国医界敬重、世界知名的华裔结核病专家許汉教授,感到十分荣幸。受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施鸿生及上海市肺科医院何国钧二位主任之托,担负采访许教授,撰文将她介绍给国内同行,笔者受此任务引以为荣。1973年我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1980年从工作了13年的青海高原返回北京,结束了下放为基(1998.9)笔者系来自北京的一名防痨工作者,能认识倍受美国医界敬重、世界知名的华裔结核病专家許汉教授,感到十分荣幸。受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施鸿生及上海市肺科医院何国钧二位主任之托,担负采访许教授,撰文将她介绍给国内同行,笔者受此任务引以为荣。1973年我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1980年从工作了13年的青海高原返回北京,结束了下放为基层服务的高原生活,开始了我的正规临床和学术生涯。我在北京309医院从事结核与呼吸病房工作12年,集中于结核病的诊治及临床研究,救治过不少疑难危重结核病人,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在国内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6篇,3次获全军科研奖。在国内最早提出化疗反应性结核病和化疗反应性脑结核病的观点,并在1990年北京举办的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第16届东区结核病和呼吸疾病会议上作了报告。在20年的临床工作基础上,特别是近12年接触大量难治性结核病人,他们中往往由于多发耐药医治无效而死亡,使我盼望有朝一日能参加结核基础科研,探索耐药原因及攻克方法。1993年我以访问学者身份来到美国,几经周折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进入了结核菌基础研究实验室。在贝勒医学院(BaylorMedicalCollege),我现任病理科结核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5年来在詹姆斯·马瑟(JamesM.Musser)教授的直接指导下,我与其它研究者一起研究结核菌耐INH.SM.EMB.RFP.PZA.FQ等抗结核药的基因�

  • 标签: 结核病人 发表论文 军医大学 控制中心 青海高原 采访
  • 简介:1998年夏,本刊委托何国钧教授,向赴美访问学者潘晞医师约稿。请她采访旅美学人许汉,为本刊提供一篇传记文稿。此外要求作者附寄一篇作者本人简要学历小传。现将两文一并刊载。本刊谨向何、潘二位专家誌谢。——编者

  • 标签: 结核病医院 结核性脑膜炎 儿童结核 医学院 美国 儿科医生
  • 简介:目的了解孕20前妊娠妇女甲状腺疾病的患病情况,探讨在妊娠前半期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的必要性。方法选取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早孕建卡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妊娠妇女4986例,采用ABBOTTARCHITECTi4000SR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TSH、FT4、TPOAb水平。结果①随孕增加TSH中位数值波动上升,FT4中位数值逐渐下降;妊娠早期与中期TSH、FT4中位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为12.88%,妊娠中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妊娠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妊娠期妇女中TPOAb阳性率为11.41%,TPOAb与TSH水平呈正相关,与FT4水平无相关,TSH水平与FT4水平呈负相关;TPOAb阳性组中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患病率明显高于TPOAb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较高,TPOAb是妊娠期甲减的危险因素和重要预测指标,对妊娠期妇女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是非常必要的,且筛查应尽早,确保孕妇及其后代的安全。

  • 标签: 妊娠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与动力疗法(PDT)联合应用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移植至裸鼠皮下制备皮下移植瘤模型。60只荷瘤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康莱特1组,激光照射前一天开始从尾静脉注射康莱特注射液1.25g/kg体重,连续10d;康莱特2组,同上法注射康莱特注射液2.5g/kg体重;动力(PDT)组,腹腔内注射Photosan2mg/kg体重,48h后予激光照射;联合1组,治疗方法采用康莱特1组+PDT组;联合2组,治疗方法为康莱特2组+PDT组。每组10只。每周2次测量肿瘤大小。PDT后14d处死动物,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结果对照组、康莱特1组、康莱特2组、PDT组、联合1组和联合2组治疗后14d的瘤体积分别为(550.08±52.46)mm3、(519.71±46.44)mm3、(405.29±38.67)mm3、(199.27±37.37)mm3、(107.47±14.13)mm3。和(75.58±12.53)mm3;瘤重分别为(0.82±0.08)g、(0.77±0.06)g、(0.61±0.06)g、(0.41±0.05)g、(0.28±0.04)g和(0.16±0.04)g。2个联合组的肿瘤体积和瘤重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5);联合1组抑瘤率从PDT组的50%上升到65.9%,联合2组上升到80.5%。结论康莱特与PDT联合应用可明显抑制移植瘤体积,有协同增效作用。

  • 标签: 胰腺肿瘤 光化学疗法 康莱特注射液
  • 简介: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及其时-效关系。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皮下种植后形成的瘤块剪成1mm^3组织块再移植至36只裸鼠皮下,待皮下移植瘤直径达0.8~1cm时按随机分组法分为3组:荷瘤对照组、光敏剂组(腹腔内注射Photosan2mg/kg体重)、动力组(腹腔内注射Photosan2mg/kg体重,48h后予激光照射),每组12只。每周2次测量肿瘤大小,3后取瘤称瘤重,计算瘤体积及抑瘤率。结果PDT组治疗后第6天瘤体积为(0.24±0.15)cm^3,显著小于荷瘤对照组的(0.43±0.18)cm^3和光敏剂组的(0.39±0.15)cm^3(P〈0.05),并随着时间延长,差异更加显著。但治疗后15d起,PDT组移植瘤体积又开始增大。治疗21d后,PDT组瘤重为(0.69±0.23)g,显著小于荷瘤对照组的(1.65±0.21)g和光敏剂组的(1.62±0.12)g(P〈0.05)。PDT组抑瘤率为58.18%,显著高于光敏剂组的1.80%(P〈0.05)。结论PDT对胰腺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起效快,但单用疗效维持时间不长。

  • 标签: 胰腺肿瘤 光动力疗法 时-效关系
  • 简介:目的总结内镜微创技术对胰坏死感染外引流术后残余病灶清创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1例胰坏死感染经外引流术后未愈患者,采用胆道镜经引流窦道进入病灶内部直视下识别并清除坏死组织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胆道镜下清创术治愈64例,治愈率90.1%,3例因经费原因中途退出治疗,4例患者分别在胆道镜下清创1~3次后因技术原因改行剖腹手术。64例胆道镜辅助清创治愈者接受胆道镜下清创2~9次,平均5.1次,87.5%的患者需4~6次清创;第一次镜下清创至治愈拔管时间为18~125d,平均71.3d。胆道镜下清创并发出血3例,肠瘘2例,均经非手术治愈。结论通过已建立的引流通道对胰坏死感染残余病灶行胆道镜下清创术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腺 坏死 清创术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 简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结研所全体职工对在百忙中出席我所五十年庆典活动的卫生部齐小秋司长、北京市卫生局齐敬宁副书记及各处室领导、通州区卫生局王文永局长、各兄弟单位的领导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向一直关注、支持结核病与胸部肿瘤领域发展的各界朋友、同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 标签: 北京市卫生局 胸部肿瘤 齐小秋 卫生部 通州区 结核病
  • 简介: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的体部灌注软件,测量和评价胰淋巴结转移瘤与良性增生肿大淋巴结CT灌注值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采用SiemensSOMATOMSensationCardiac64排螺旋CT体部灌注技术(0.4s/),5mm层厚,4层,120kV,60mA;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40ml(300mgI/ml),流速4ml/s,延迟5S,数据采集40S。在工作站用SiemensBodyPerfusio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去卷积算法),测量29例胰淋巴结转移瘤和15例良性增生肿大淋巴结的血流量(BF),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淋巴结转移瘤BF平均值为(53.63±10.82)ml·min^-1·100ml^-1,良性增生肿大淋巴结BF值为(29.78±7.52)ml·min^-1·100ml^-1,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SCT灌注成像法对胰淋巴结转移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液灌注 淋巴结转移瘤
  • 简介:目的研究血卟啉衍生物动力治疗(photodynamictherapy,PDT)对体外培养的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杀伤效应及其规律。方法以BiolitecPDT630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为光源,用不同浓度的血卟啉衍生物Photosan(0.5、1、2、4mg/L)作为光敏剂孵育PANC1细胞8h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1、5、10J/cm^2)630nm激光照射,用MTT法测定PDT后各组的A492值,以流式细胞仪测定10J/cm^2光照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加光敏剂Photosan或不进行光照,对细胞均无杀伤效应;添加1mg/LPhotosan时,10J/cm^2的光照对细胞产生杀伤效应(0.140±0.013对0.213±0.008,P〈0.05);添加2mg/LPhotosan时,5J/cm^2和10J/cm^2的光照对细胞产生杀伤效应(0.081±0.024和0.049±0.013对0.211±0.031,P〈0.05和P〈0.01);添加4mg/LPhotosan时,所有光照剂量均对细胞产生明显的杀伤效应。但5J/cm^2与10J/cm^2光照对细胞的杀伤效应无显著差异。用10J/cm^2光照,0、2、4mg/LPhotosan时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8±1.8)%、(40.9±1.6)%、(62.5±2.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给予光敏剂或光照对PANC1均不产生PDT效应。光敏剂达到一定浓度,光照达到一定剂量后,PDT效应随其增加而增强。

  • 标签: 胰腺肿瘤 光动力疗法 血卟啉衍生物 细胞系
  • 简介:为了纪念我国近代防痨事业先驱——裘祖源教授,由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主办,中国防痨协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6家单位协办的“裘祖源教授诞辰一百年纪念会”于2004年9月24日在北京举行。卫生部疾控司齐小秋司长,

  • 标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纪念 教授 中国防痨协会 结核病学分会 结核病预防
  • 简介:血小板减少特别是〈20×10^9/L的患者可引起自发性的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其病情危急随时需要救治,保持一条持久的静脉通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我科室于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将经外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应用于血小板减少病人,取得很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PICC 血小板
  • 简介:2011年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卫会下发《关于开展迎新春爱国卫生活动的通知》(桂爱卫会〔2011〕3号)。通知明确要求,各市爱卫会要在2011年1月22-28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整治环境、清除卫生死角、全面美化市容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迎新春爱国卫生"活动。

  • 标签: 广西壮族自治区 爱卫会 爱国卫生 市容环境 卫生死角
  • 简介:目的比较吉西他滨动脉灌注化疗和外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旨在评估吉西他滨动脉灌注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纳入标准,43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21例采用动脉灌注化疗(灌注组),22例采用外静脉化疗(静脉组),两组均采用吉西他滨为基础联合5-FU化疗。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临床受益反应、肿瘤客观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灌注组的临床受益率为81%,显著高于静脉组的50%(P=0.033);灌注组的疼痛改善率为76.2%,亦显著高于静脉组的45.5%(P=0.039);灌注组的肿瘤客观有效率为33.3%,略高于静脉组的22.7%,相差不显著(P=0.498);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外静脉化疗相比,吉西他滨动脉灌注化疗能显著提高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受益率,其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

  • 标签: 胰腺肿瘤 药物疗法 吉西他滨 动脉灌注
  • 简介: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portaccess,VPA)与外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选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120例乳腺癌分为2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VPA和PICC,比较2组的置管成功率、留管时间、相关并发症。结果一次性置管成功率:VAP组为100%,PICC组为66.7%;留管1年以上:VAP组为59例,PICC组4例;并发症:VAP组为1例,PICC组9例。结论VPA是乳腺癌静脉化疗的理想通道,可减轻护理工作。

  • 标签: 静脉输液港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乳腺癌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