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眩晕病因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眩晕病例中脑血管疾病占63例(70%),其中椎基动脉供血不足41例(46%)。结论:老年眩晕最主要病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也应高度警惕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 标签: 眩晕 临床特征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所得效果,评价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干预的价值。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总计80例。患者均知晓奔驰实验研究目的,且签署同意书。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参照组两组,实验组行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参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所得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软件检测,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住院期间在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行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干预,能够提高总体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临床路径 常规护理 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诊断性腹腔镜检查在老年急腹症中的应用.方法:对1997年2月~2005年1月47例老年急腹症腹腔镜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腹腔镜检查者44例明确诊断(44/47,93.6%),2例因病人不能耐受手术而失败转内科治疗而治愈,1例术中因急性心肌梗死意外死亡;镜下完成手术40例(40/44,90.9%);中转开腹4例(4/44,9.1%);腹腔镜探查时间10~15min;腹腔镜治疗时间45~155min,平均102min;术后住院5~10d,平均8.3d.结论:应用诊断性腹腔镜诊断及治疗老年急腹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腹腔镜 老年急腹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同步进行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24小时的9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各个时段血压与心电图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有杓型改变52例(53.1%),无杓型改变(即昼夜节律消失)46例(46.9%);无杓型组中心肌缺血性ST段改变29例(29.6%)和心律失常40例(40.8%)发生率均较有杓型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的心肌缺血性ST段改变和心律失常与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有关;同时监测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病 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及核心肌群-平衡训练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评估方法及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管理及核心肌群-平衡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住院期间跌倒的发生次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BBS评定及跌倒发生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实验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及核心肌群-平衡训练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平衡功能,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PDCA 核心肌群-平衡训练 老年病 跌倒。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法复位支架外固定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外固定架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伤肢的功能康复进展程度、配合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制订个性化的护理康复计划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根据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分别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评定患者自我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其效果。结果: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实验组FIM评分分别为62.70±7.1、75.7±3.9、89.3±5.6分,对照组FIM评分分别为45.50±4.5、63.2±5.2、80.3±6.2分.实验组评分在相对应的时间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架术后患者的功能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系统性护理 肢体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住院(ACMP)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率,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抑郁、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ACMP患者263例,诊断为抑郁、焦虑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34例,治疗组(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34例,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SAS以及SDS的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SAS以及SDS评分均降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的症状,改善心理状况,增强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抑郁 焦虑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RV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方法2009.6-2013.6选择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老年冠心病是否并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A组(89例),非糖尿病B组(80例),分别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HRV时域和频域指标,即SDNN、SDANN、RMSDN、PNN50、LF、HF、LF/HF值、VLF及心功能方面的差异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时域指标SDNN、SDANN、RMSDN、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样频域指标LF、HF、VLF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B两组在入院心功能NYHA分级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治疗后,心脏功能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心脏功能较入院时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缺血性心肌病伴糖尿病可加重心肌重塑,增加心律失常发生,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因此,早期积极治疗,控制血糖、改善心脏功能等危险因素,改善其预后,提高生活质量。T2DM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异常,以迷走神经受损为主,治疗后调节功能异常不同程度恢复。

  • 标签: 冠心病 2 型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震荡(HRT)与心功能?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62例老年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心衰组),44例老年非心衰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非心衰组),检测指标包括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NT-proBNP等?结果CHF患者TO?TS与LVEDD?NT-proBNP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P<0.05或P<0.01);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P<0.01)?CHF患者LVEF越低,LVEDD越大,TS值越低,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中重度心衰者HRT值与轻度心衰者?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RT可作为一种评估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无创检测指标?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功能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率震荡 相关性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0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130例经手术证实的60岁以上的急性肠粳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因中肿瘤68例,占52.3%;肠粘连34例,占26.2%;腹外疝14例,占10.8%;肠扭转10例,占7.7%;其它4例,占3%.术后并发症27例,占20.5%.死亡5例,占3.8%.结论:(1)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肿瘤,肠扭转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2)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死亡率;(3)一经结肠灌洗后再行肠吻合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同时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急性肠梗阻 病因 治疗 围手术期 结肠灌洗
  • 简介:目的:探讨老龄急腹症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4年间收治的123例老年人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3例患者中治愈101例(占82.1%),好转10例(8.1%),死亡12例(9.8%).结论:高龄急腹症病变迅速,手术治疗并发症率及死亡率高,年龄并非老年人手术治疗禁忌证及致死的主要原因,关键在于重要脏器储备功能、急腹症严重程度、就诊时间及有效的治疗.

  • 标签: 高龄 急腹症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美托洛尔在中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以及心功能检测指标。结果两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LVDd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除此之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BNP水平以及LVEF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美托洛尔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

  • 标签: 非洛地平缓释片 美托洛尔 高血压 心力衰竭
  • 简介:近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有增多趋势,为探讨其临床特点,现将我院收治的81例老年AMI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男、女老年AMI的异同。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1例AMI患者为我院1994年1月至1999年8月,年龄≥60岁的住院病人,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79年所公布的诊断AMI的标准。其中男性60例,女性21例,男∶女=2.9∶1。男性平均年龄69.3±6.8

  • 标签: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心源性休克 老年男性 回顾性分析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征,总结早期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自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42例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和急诊留观的老年病人急性左心衰竭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和漏诊17例(占40.5%);所有病人均接受综合治疗,有效率达92.9%.结论: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易误诊或漏诊,及时正确的综合治疗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左心衰竭 诊治体会 漏诊 综合治疗 误诊
  • 简介:目的:研究广州市城乡结合部-石牌村老年人群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方法:从该村原居民老年人群血清标本(共950份)随机抽取151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SAA水平。结果:本研究人群SAA总体水平为(1104±986)ng/mL,且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组人群间SAA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目前SAA测量方法的标化及正常值范围的制定对SAA测定的广泛开展非常必要和迫切。

  • 标签: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危险因素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误诊的原因及其教训,以便减少AMI的误诊误治.方法:对1996~2002年8月间两院收治的168例AMI老年患者中被误诊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和探讨.结果:本组168例老年AMI患者被误诊32例.结论:正确及时的诊断是治疗和抢救老年患者AMI的关键.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误诊 AMI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安阳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现状,为开展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对安阳市927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安阳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1.35%,其中16.9%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的慢性病。老年人慢性病顺位依次为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55.0%的老年人对自己所患疾病认识不足。结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治,提高老年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从而降低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

  • 标签: 老年人 心血管病 现状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80岁,因突发神志不清、气促、大汗淋漓20分钟急诊。家属诉近2日来患者食欲减退,但无恶心、呕吐、腹泻,在发病前一直服降糖药(达美康)。既往有高血压病、脑梗死、冠心病、Ⅱ型糖尿病史。查体:T36.2℃、P140次/min、R26次/min、BP160/90mmHg,神志模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 标签: 糖尿病低血糖 急性脑卒中 误诊 老年 病例摘要 神志不清
  • 简介:脑梗塞是临床上常见脑血管病急症,深入分析其致病因素对防治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40例老年人多发性脑梗塞与以性别、年龄基本相同的46例无脑血管病者作对照,以探讨与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均为住院初发病人且经头颅CT扫描确诊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发性脑梗塞,男25例,女15例;年龄

  • 标签: 多发性脑梗塞 老年人 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 因素分析 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超声造影对老年人胃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超声科接受胃超声造影检查患者160例,均予以胃部造影剂并给予患者相同的超声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用spss10.0进行分析。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对照,胃超声造影检查总准确率为90.41%,其中胃炎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5.24%,胃溃疡检查结果准确率91.89%,胃息肉检查结果准确率86.96%,胃癌检查结果准确率为87.56%。结论老年人胃病灶各指标变化与胃超声造影具有密切的联系,临床上可用于老年人胃病灶的诊断,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胃超声造影 老年人 胃溃疡 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