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龄急腹症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4年间收治的123例老年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3例患者中治愈101例(占82.1%),好转10例(8.1%),死亡12例(9.8%).结论:高龄急腹症病变迅速,手术治疗并发症率及死亡率高,年龄并非老年手术治疗禁忌证及致死的主要原因,关键在于重要脏器储备功能、急腹症严重程度、就诊时间及有效的治疗.

  • 标签: 高龄 急腹症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征,总结早期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自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42例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和急诊留观的老年病人急性左心衰竭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和漏诊17例(占40.5%);所有病人均接受综合治疗,有效率达92.9%.结论: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易误诊或漏诊,及时正确的综合治疗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左心衰竭 诊治体会 漏诊 综合治疗 误诊
  • 简介: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变化和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0例加用米力农。其中19例先静注负荷量2.5mg/20min,再静滴维持量7.5mg/360min;11例静滴维持量加大为12.5mg/360min;10例为米力农10mg匀速静脉滴注360min。对照组18例则加用等量生理盐水。测定治疗前.治疗后20min、360min时心功能,治疗组另测定一疗程后心功能,并作临床疗效评估。结果:静注米力农负荷量后CO和CI显著提高.原心功能减退较轻者用7.5mg维持量能维持疗效,而心功能减退严重者7.5mg不足以维持疗效.必须加大维持量。持续匀速静脉滴注米力农CO和CI也有所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心功能无变化。一疗程后.除1例死亡,其余39例临床心功能分级均有1~2级改善。结论: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加用米力农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 标签: 磷酸二酯酶 米力农 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超声造影对老年胃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超声科接受胃超声造影检查患者160例,均予以胃部造影剂并给予患者相同的超声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用spss10.0进行分析。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对照,胃超声造影检查总准确率为90.41%,其中胃炎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5.24%,胃溃疡检查结果准确率91.89%,胃息肉检查结果准确率86.96%,胃癌检查结果准确率为87.56%。结论老年胃病灶各指标变化与胃超声造影具有密切的联系,临床上可用于老年胃病灶的诊断,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胃超声造影 老年人 胃溃疡 胃癌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组83例,脑梗死组38例,死亡90例,两组病死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础疾病以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为主,首发衰竭器官以心肺为最多。结论:为降低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应加强急救护理,预见性观察、监测重要器官,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

  • 标签: 老年人 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脑血管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斜疝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22例老年复发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5~65min,随访3月~2年,1例术后8个月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满意及复发率低的疝修补术,宜作为治疗老年复发斜疝的首选方法之一.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老年人复发疝
  • 简介:脑梗塞是临床上常见脑血管病急症,深入分析其致病因素对防治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4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塞与以性别、年龄基本相同的46例无脑血管病者作对照,以探讨与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均为住院初发病人且经头颅CT扫描确诊的60岁以上的老年多发性脑梗塞,男25例,女15例;年龄

  • 标签: 多发性脑梗塞 老年人 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 因素分析 高脂血症
  • 简介:目的:研究广州市城乡结合部-石牌村老年群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方法:从该村原居民老年群血清标本(共950份)随机抽取151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SAA水平。结果:本研究人群SAA总体水平为(1104±986)ng/mL,且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组人群间SAA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目前SAA测量方法的标及正常值范围的制定对SAA测定的广泛开展非常必要和迫切。

  • 标签: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危险因素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诊断在中老年群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项目的中老年200例进行甲状腺超声诊断。观察研究对象中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明确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接受病理诊断,比较两者诊断结果。结果200例受检对象中,发现有甲状腺异常的96例,阳性率48.0%,诊断结果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共计11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共计85例。不同年龄段之间甲状腺异常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年龄层次增加,甲状腺异常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超声检查与化验室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者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甲状腺超声诊断操作方便、准确率高、结果快速易得,在诊断发现疾病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建议常规健康检查项目中添加甲状腺超声诊断。

  • 标签: 甲状腺超声 健康体检 中老年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安阳市社区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现状,为开展社区老年慢性病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对安阳市927名老年慢性病患病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安阳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病率为81.35%,其中16.9%的老年同时患有两种及以上的慢性病。老年慢性病顺位依次为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55.0%的老年对自己所患疾病认识不足。结论老年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治,提高老年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从而降低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

  • 标签: 老年人 心血管病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依托咪酯抑制老年气管插管反应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年龄65~75岁,ASA分级I-II,按照舒芬太尼剂量不同随机分组I组舒芬太尼0.3ug/kg,II组舒芬太尼0.4ug/kg,III组舒芬太尼0.5ug/kg,各组设定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初始浓度0.3μg/ml,按照序贯法进行试验,根据患者气管插管时心率(heart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的变化调节依托咪酯靶控浓度,若气管插管时患者的HR、MAP升高≥25%基础值定义为阳性反应,按照1.2倍的比例上调依托咪酯靶控浓度,反之为阴性反应,同比下调靶控浓度,直到出现六个阴阳交叉点结束实验。根据序贯法半数有效量公式计算每组的EC50及95%可信区间。结果静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后,依托咪酯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分别为Ⅰ组0.58(95%CI0.43~0.74)μg/ml,Ⅱ组0.50(95%CI0.38~0.67)μg/ml,,Ⅲ组0.43(95%CI0.36~0.56)μg/ml。结论该研究老年采用0.4μg/kg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依托咪酯0.5μg/ml诱导,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 标签: 依托咪酯 半数有效血浆浓度 气管插管反应 靶控输注
  • 简介:目的:探讨中年发生猝死的原发疾病,诱发因素及病因.方法:对我院近8年发生猝死的18例中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其心脑性猝死的发生率,猝死的诱发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结果:我院中年猝死患者中心脏性猝死占50%,脑性猝死占38.89%,过度劳累、饮酒和精神因素是其常见诱发因素.结论:中年猝死重在预防,在及时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应尽量避免其诱发因素.

  • 标签: 中年人 猝死 病因 心电图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眩晕病因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眩晕病例中脑血管疾病占63例(70%),其中椎基动脉供血不足41例(46%)。结论:老年眩晕最主要病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也应高度警惕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 标签: 眩晕 临床特征 老年人
  • 简介:近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有增多趋势,为探讨其临床特点,现将我院收治的81例老年AMI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男、女老年AMI的异同。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1例AMI患者为我院1994年1月至1999年8月,年龄≥60岁的住院病人,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79年所公布的诊断AMI的标准。其中男性60例,女性21例,男∶女=2.9∶1。男性平均年龄69.3±6.8

  • 标签: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心源性休克 老年男性 回顾性分析 并发症
  • 简介:目的:从源性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构建一种导向溶栓抗体。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血栓病人的抗体库,从中淘选出能与血栓主要成份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D-二聚体有特异结合作用的抗体。将抗体在XL1-B1u中可溶性表达。再利用抗D-二聚体鼠源抗体进行竞争ELISA检验。证实抗体与D-二聚体结合的活性。结果:获得抗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D13株。并成功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可溶性表达.ELISA检测中显示与D-二聚体结合的优势。结论:该抗体株D13可供进一步开展导向溶栓剂的研究

  • 标签: 人源抗D-二聚体抗体 噬菌体展示 导向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RV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方法2009.6-2013.6选择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老年冠心病是否并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A组(89例),非糖尿病B组(80例),分别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HRV时域和频域指标,即SDNN、SDANN、RMSDN、PNN50、LF、HF、LF/HF值、VLF及心功能方面的差异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时域指标SDNN、SDANN、RMSDN、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样频域指标LF、HF、VLF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B两组在入院心功能NYHA分级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住院治疗后,心脏功能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心脏功能较入院时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缺血性心肌病伴糖尿病可加重心肌重塑,增加心律失常发生,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因此,早期积极治疗,控制血糖、改善心脏功能等危险因素,改善其预后,提高生活质量。T2DM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异常,以迷走神经受损为主,治疗后调节功能异常不同程度恢复。

  • 标签: 冠心病 2 型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误诊的原因及教训,以减少自发性SAH误诊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至2008年10月间两院收治的老年自发性SAH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老年自发性SAH患者被误诊30例.结论:正确及时的诊断对救治老年自发性SAH患者至关重要.

  • 标签: 老年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 误诊 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老年患者痰培养及药敏试验,了解当前CAP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1月~12月我院诊断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送检的73例痰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73例中共分离出病原菌60株,17个菌种.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9%,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1%,7例阳性标本中同时培养出真菌,占12%.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仍有高敏感性(95%~100%),其次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敏感性也较高(67%~89%),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达95%.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高达10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亦高达80%.结论:引起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敏感,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耐药性高.

  • 标签: 老年社区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炎病原菌 调查 耐药性分析 Antimicrobial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0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130例经手术证实的60岁以上的急性肠粳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因中肿瘤68例,占52.3%;肠粘连34例,占26.2%;腹外疝14例,占10.8%;肠扭转10例,占7.7%;其它4例,占3%.术后并发症27例,占20.5%.死亡5例,占3.8%.结论:(1)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肿瘤,肠扭转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2)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死亡率;(3)一经结肠灌洗后再行肠吻合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同时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急性肠梗阻 病因 治疗 围手术期 结肠灌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诊治疗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常规治疗,实验组的治疗方案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均有进步,实验组治疗后24h、48h、120h的PaO2、PaCO2、SaO2结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的FEV1、PEF、FEV1/FVC的结果依次为(2.11±0.29)L、(5.69±0.54)L/s、(64.4±11.2)%,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老年 支气管哮喘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