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连续护理模式在术后康复中的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住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采用连续护理),最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采用连续护理模式,可提高康复效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术后康复 连续护理模式
  • 作者: 苏文莲石红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连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脑卒中且伴有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在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知识和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ADL得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知识和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模式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21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入院接受治疗并处于康复期脑卒中患者中选出64例,以不同康复护理方法分为32例对照组与32例观察组,前者采用传统康复护理法,后者以康复护理模式为主,对两组患者后遗症率、负性情绪、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脑卒中后遗症率为3.13%、1.77%;抑郁情绪(31.01±0.83)分、(44.75±2.57)分,焦虑情绪(30.35±0.78)分、(42.78±1.32)分;NIHSS评分(8.35±0.42)分、(15.85±3.27)分,Fugl-Meyer评分(87.85±3.93)分、(73.83±3.64)分,组间数据比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护理工作中,康复护理模式具备突出效果,有利于降低后遗症率,促使患者在积极心态下,改善神经功能损伤与运动能力,应当扩大此种模式应用范围。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模式 传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模式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21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入院接受治疗并处于康复期脑卒中患者中选出64例,以不同康复护理方法分为32例对照组与32例观察组,前者采用传统康复护理法,后者以康复护理模式为主,对两组患者后遗症率、负性情绪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脑卒中后遗症率为3.13%、1.77%;抑郁情绪(31.01±0.83)分、(44.75±2.57)分,焦虑情绪(30.35±0.78)分、(42.78±1.32)分,组间数据比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护理工作中,康复护理模式具备突出效果,有利于降低后遗症率,促使患者在积极心态下,改善神经功能损伤与运动能力,应当扩大此种模式应用范围。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模式 传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探讨脑卒中偏瘫缓和经过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后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观察,经过数字表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计入25例。给予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应用连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FMA评分、BI指数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BI指数均比对照组相同指标评分更高,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72.0%,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经过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后病情康复速度明显加快,肢体运动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恢复,获得更加理想的预后效果,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连续康复护理干预 肢体运动功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连续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Fugl-Meyer、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干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对其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脑卒中康复护理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2020年7月-2021年7月,选取我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科学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研究了解患者护理后实际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明显观察组有效概率占优势,总有效占比为96.67%,高于73.33%(p

  • 标签: 康复护理模式 脑卒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连续康复护理模式对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自本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抽取60例,并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常规组(n=30)及连续组(n=30),分别应用常规护理连续康复护理,对组间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及相关血液指标进行分析,并比较分析结果。结果 护理前常规组及连续组简化FugI-Meyer评定法(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无差异,P>0.05,护理连续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行连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社区卫生中心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纳入其中,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40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40例研究组行连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恢复的各项结果。结果:研究组肢体运动功能得分、生存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三项血液生化值低于对照组,组间形成差异性(P<0.05)。结论:连续康复护理实施于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可提升各项恢复量表评分,促进血液生化水平的稳定。

  • 标签: 连续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社区卫生中心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联合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实施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联合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在护理前后分别应用Barthel指数、Fugl-Meyer和SS-QOL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SS-QOL评分都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联合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 多学科合作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居家康复护理干预为基础,将其实施在脑卒中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体现。方法:择2022年1- 5月该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名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随机抽取方式对其16名患者划分为两个组别,对其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在特定时间结束后统计并评价两组患者具体指标。结果:在实施居家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脑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和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多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符合统计学规定(P

  • 标签: 脑卒中 居家康复护理 价值体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康复疼痛科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常规脑卒中护理康复指导,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康复护理。采用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评价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连续康复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连续性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针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10-2023.5,接受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比较KAP、BI指数、SS-QOL评分(P>0.05);干预之后,观察组的KAP、BI指数、SS-QOL评分提高的幅度更显著,结果比较(P<0.05)。对照组满意27例,满意度77.14%,观察组满意34例,满意度97.14%,结果比较(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中,采用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帮助病人重新建立信心,用于面对疾病,提高日常生活的能力。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健康教育 多学科合作 连续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出院后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多元化连续护理模式后的心脏康复效果。方法:利用分组对比的方式进行医学实验对比,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3月到2022年 9月的收治的96例患者为试验对象,并按照每组48例分成比对组和康复组,比对组的患者在出院后实施常规的出院康复指导,而康复组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则采取多元化连续护理模式进行患者的院外指导,经过一年的康复治疗,分析对比组和康复组冠心病患者康复一年中血压、血脂、血糖异样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在入院和病死率情况。结果:出院前患者的血脂、血压无明显差异,一年后康复组患者血压、血脂变化情况要优于比对组,而且康复组患者出现病死率和再入院率远低于比对组,两组患者身体指标及入院率和死亡率的差异性满足统计学规定(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可以实施多元化连续护理模式,对患者身体的康复有着重要的帮助,能够稳定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减少患者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康复效果明显,值得在出院后冠心病康复中使用。

  • 标签: 多元化连续性护理模式 冠心病患者 心脏康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腹膜透析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3-2023.3)进行连续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各含31例的两组,试验组(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和对照组(常规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血清学指标(K、SCR、Hb)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低钾血症、腹膜炎、隧道口感染)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连续腹膜透析治疗患者中采取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风险。

  • 标签: 连续腹膜透析护理 延续性护理模式 血清学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连续护理模式展开研究,分析其在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5月——2023年5月,研究对象为我院综合科一病区8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比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43例,采用连续护理模式。收治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而言,在其护理管理中应用连续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护理 老年慢性病 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知信行模式(KAP)健康教育+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病例选择时段:2022年10月-2023年7月,抽取我院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取样法分组处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KAP健康教育+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数值更高(P<0.05)。结论:KAP健康教育+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工作的及时开展,可大幅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知信行模式 健康教育 多学科合作 连续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包含患者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连续护理干预,护理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结果:实际数据表明,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得到了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接受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护理负面情绪评分大致相同,但是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负面情绪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有更加明显的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连续护理模式应用到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护理服务,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鉴于此,该项技术应当得到临床推广。

  • 标签: 连续护理模式 老年慢性病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对应用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分析连续护理在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将本院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电脑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不同护理措施,即常规护理连续护理模式,比较护理结果。结果:经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连续护理模式可以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连续护理模式 老年慢性病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