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对于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慢性肾脏病病人,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无需抗凝、保护残余肾功能、可居家操作等诸多优势,也可用于多学科疾病的治疗[1],为病人提供了更高的独立性,并改善其生活质量,然而缺乏更频繁的监测可能会影响结果并减少病人对这种模式的广泛采用。如何提高居家腹膜透析病人的管理,提供医疗监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已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

  • 标签: 腹膜透析 远程医疗 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远程医疗诊断设备的精准度提升方法。通过对现有远程医疗诊断设备的精准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优化策略。通过引入先进的算法模型和精细化的数据处理流程,远程医疗诊断设备的精准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本研究不仅为远程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缓解医疗资源紧张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 标签:
  • 简介:介绍了远程护理继续教育和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共享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明确指出了在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网络上建立远程护理教育平台的可行性和意义。

  • 标签: 护理继续教育 远程教育 区域协同 信息共享
  • 简介:摘要:医疗纠纷在世界各国近年来一直都是一个热门的议题。在 我国近年来由于医疗体制、社会经济以及司法体系的变革医疗纠纷也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医疗和社会问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逐年攀升影响也日益增大。但由于纠纷的相关因素很多异质性较大其相关风险因素研究的确认较难。国外研究证明医疗伤害和医疗过失与医疗纠纷的发生关系密切。而在我国对于医疗纠纷的原因尤其是和医疗伤害以及过失的关系尚存在很大争议。 医疗伤害和医务人员的医疗过失是我国妇产科发生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减少和预防医疗伤害和医疗过失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妇产科 医疗纠纷 医疗伤害 医疗过失 风险因素
  • 简介: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医疗废物分为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感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和放射性废物[2],是病原微生物的潜在宿主[3]。若处理不当,不仅医务人员有感染的危险,也会污染环境造成疾病的流行,引起感染性疾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施行5年来,通过行政部门的干预、检查、监督,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处置管理做到了规范处置,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村卫生所由于范围广、涉及人员多、地域分散、监管不力,医疗废物的处置存在很多问题,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危害人群健康,对其加强管理势在必行。

  • 标签: 医疗废物管理 基层医疗机构 废物处置 医疗卫生机构 感染性废物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通过描述我科智慧病房的设计及建设情况,分析其各项功能,包括病床监控、生命体征采集、智能交互等方面,指出智慧医疗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善住院患者就医体验。

  • 标签: 智慧医疗 提高 工作效率 就医体验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大数据技术也应运而生,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现阶段,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的需求逐渐上升,需要进一步优化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医疗医疗健康领域应用以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中的作用。智慧医疗是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及成果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辅助诊断,使基层百姓享受更加先进的医疗服务。智慧医疗对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作用较大,有利于促进优质资源到基层医疗,推动分级诊疗实施,但是,目前智慧医疗在基层医疗的应用和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解决。本文针对智慧医疗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 标签: 智慧医疗 基层 服务能力 作用
  • 简介:医护人员常与注射针头、采血针、刀片等医疗锐器接触,极易引发针刺伤、锐器伤等.为了有效防范针刺伤,现已广泛使用锐器盒回收医疗废弃锐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锐器盒在装满、密封之前一直处于敞口状态,废弃针头、安瓿等容易从倾倒的锐器盒里滑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医源性污染,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同时投放安瓿、废弃药瓶等的开口面积较小,不方便投置.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改良锐器盒,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锐器盒 改良 制作 应用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方法]通过成立护理质控小组,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结果]自2005年成立质控小组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以来,护理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降低了医疗安全事故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论]成立护理质控小组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护理质量 医疗安全 质控小组
  • 简介:摘要: 目的 减少住院患者医疗收费差错,降低费用差错引起的医疗纠纷,促进医院价格管理水平的提高,避免影响医院医保等级考核。方法 通过日常抽查我院2020年1月到12月病历资料402份,发生收费差错病历40份,针对收费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通过物价员加强各科室的物价培训和指导,狠抓易出现收费差错的薄弱环节,差错率显著降低,由实施改进方法前9.95%降至改进后的3.01%。结论 针对收费差错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明显降低差错率的发生,确保四个满意。

  • 标签: 住院患者 医疗收费 环节质控
  • 简介:目的探讨远程护理对正畸种植支抗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口腔科行微种植支抗钉植入的青少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口腔科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远程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治疗效果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0.0%(χ2=8.658,P=0.003);对治疗效果满意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Z=-2.739,P=0.006;Z=-3.686,P〈0.001).结论远程护理干预能使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种植支抗 正畸 远程护理 满意度
  • 简介:目的:为了分析远程胎儿监护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了130例以远程胎儿监护和胎动计数联合进行家庭自我监护的孕妇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了140例单纯以胎动计数进行家庭自我监护,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常规胎动监测的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新生儿预后中,羊水粪染率分别为18.5%和21.5%,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1.5%和23.6%,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13.8%和25.7%,剖宫产率分别为18.5%和15.7%,阴道助娩率分别为30.8%和20.0%。提示:孕妇自己对胎儿的监护是任何其他方式所难以代替的,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因此,有效开展远程胎儿监护,可以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少医院外的死胎率,改变以往的产前保健服务模式。

  • 标签: 远程胎儿监护 新生儿窒息 剖宫产
  • 简介: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我在日本九州厚生年金病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感触很深。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室承受着治疗疾病而产生的不安,在手术室渡过的这段时光多数病人终生难忘。而手术室工作人员则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日复一日。如何把手术室创造成一个适性的环境,一直是国内外相关人员研究的课题,这种快适性

  • 标签: 手术室 医疗环境 交叉感染 器械室 无菌室
  • 简介:目的初步建立医疗服务分档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专家的积极性系数、专家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一致性系数等,对指标进行筛选,初步建立医疗服务分档评估指标体系。结果研制出含有21个条目的医疗服务分档评估指标体系,其中综合类指标1个,结构指标5个,过程指标7个,结果指标9个。结论医疗服务分档评估指标体系对推动医疗服务分档定价评价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医疗服务 分级分档 评价指标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医疗侵权的举证责任。方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分析医疗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医疗侵权的主要证据类型和医疗侵权举证责任的分配等。结果医疗侵权纠纷中确立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医患双方在信息占有上的不对等地位,较好地解决了医疗侵权诉讼中患者有理无据的问题。结论正确处理医疗侵权诉讼中的责任举证问题,有利于医疗纠纷的妥善解决,更有助于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医疗侵权 举证责任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
  • 简介:随着人们的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也在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亦日趋增加。因此,医护人员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寻找引起医疗护理纠纷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防范医疗护理纠纷的措施,把医疗护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杜绝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医疗护理纠纷 原因 防范措施 护理管理
  • 简介: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的加深,社会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的改变等问题的存在,必须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努力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十七大指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的确,坚持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不仅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而对于我国的国情来说,如何以医院为基础来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是摆在我国医疗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 标签: 社区医疗保健 护理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 简介: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及其他危害的废物。血液透析室是医院产生医疗废物的重点科室,主要有血液透析用的透析器、血管通路、穿刺针及其他医疗废物,每天可产生大量的废物,不易清洁、消毒。如果管理不严,处理不当,既污染环境,又传播疾病。我院十分重视对血液透析室医疗废物的管理,按国务院、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生活垃圾和医疗性垃圾分类收集、集中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血液透析室 《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卫生机构 垃圾分类收集 血管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医疗用转运装置方便患者转运。方法:1、该转运装置,通过折叠组件的设置,不使用时,拧松紧固螺栓,转动支撑腿,带动转动块在连接片的内部转动,将支撑腿的一端卡入卡环内,进而将A转运床板和B转运床板折叠,提起把手转移后放置,减少了空间的占用,方便进行收纳安放。2、该转运装置,通过束带组件的设置,患者躺在A转运床板和B转运床板上,拉动束带,进而将卡扣和卡块相连接,从而达到了对患者进行固定的效果,避免患者在转动过程中因意外导致摔落。3、该转运装置,通过仪器槽的设置,打开盖板,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的相关仪器设备放置入仪器槽内,方便医护人员在患者转运途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及时监测,避免发生意外。结果:该转运装置能减少空间的占用,方便进行收纳安放,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 标签: 医疗 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