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信息网络的发展速度,是远程医疗系统已经成为先进医学领域的新技术革命。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讯、网络化系统集成,一体化的实质医疗集高科技医学教育、科研、信息、等远程视频、信息的共享传输、实地存储、查询显示及共享,对于网上健康查询、远程会诊,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共享,改善了现有山区或边远地区医疗资源不足,利用网络资源技术,集合专家资源、医药科技,技术设备资源、成果信息资源等,把医疗信息化技术充分应用到远程医疗和会诊中。

  • 标签: 远程医疗 远程会诊 医疗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远程医疗会诊平台方法针对传统会诊方式落后的现状.建立远程会诊平台,提高我院医疗能力。结果采用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缩短了诊疗时间,解决了地域偏远的特殊情况。结论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水平,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适合运用于地域偏远医疗资源不发达的医院。

  • 标签: 远程医疗会诊平台 优质医疗资源 提高诊疗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科远程会诊患者人口资料、疾病构成情况及远程会诊的便利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21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远程医疗中心眼科远程会诊患者的人口资料、变化趋势以及远程会诊疾病分类及参与远程会诊医院情况等信息,并对患者远程会诊等待时间、远程会诊医师级别构成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年期间通过远程医疗中心平台获得远程会诊患者1 216例。其中,男性680例,女性536例;平均年龄50.8岁。2016年、2017年参与远程医疗会诊患者达到高峰,分别为260、221例。眼科疾病构成中,视网膜、视神经相关疾病490例(40.30%,490/1 216 ),眼外伤212例(17.43%,212/1 216)。远程会诊等待时间≤24 h者678例(56.27%,678/1 205),≤48 h者991例(82.24%,991/1 205)。参与远程会诊的医师中,主任医师733次(60.3%,733/1 216 ),副主任医师466次(38.3%,466/1 216 )。结论2015年至2021年7年期间眼科远程会诊患者相对较少;视网膜、视神经相关疾病占比较高。远程会诊具有较高的便利性。

  • 标签: 诊断技术,眼科 远程会诊 疾病构成 等待时间
  • 简介:1远程医疗远程听力学远程医疗是指运用信息通讯技术传递信息和(或)数据来支持医疗保健,从业者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电话、电子媒介、卫星或者收发两用无线电设备等电子媒介来提供服务。第一个关于远程医疗的医学参考文献是描述1948年通过电话传输放射学的图像.远程医疗以不同的形式已经存在了几十年,

  • 标签: 远程医疗 听力学 信息通讯技术 应用 电子媒介 电话传输
  • 简介:本文概述了远程医疗的现状,以及介绍了我国远程医疗实现的通讯技术手段和工作流程。并对远程医疗的作用和市场的发展前景作了详细分析。

  • 标签: 远程医疗 作用 分析 现状 工作流程 中国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的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最突出的就是远程医疗的建立与发展。远程医疗始于美国宇航和军方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远程医疗使现代医学技术不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已成为21世纪现代医学的标志之一。远程医疗最早由美国提出,根据美国远程医学学会定义,远程医疗是通过电子通信技术实现不同地点间医疗信息交换以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

  • 标签: 载人航天 中国空间站 远程医疗 天地远程医疗会诊系统
  • 简介:摘要利用GIS3D技术构建数字城市,发展智能城市。网上医院—远程医疗作为数字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改革现有医疗模式,应用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方面。

  • 标签: GIS 数字城市 远程医疗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远程医疗的神经外科护理远程培训模式。通过分析远程医疗技术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和优势,结合神经外科护理远程培训的需求和特点,研究探讨如何利用远程医疗技术创新护理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 标签: 远程医疗 神经外科护理 远程培训模式
  • 简介:构建适合国情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是当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大型公立医院承载着重大的职责和使命。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远程医疗为抓手,构建区域联动分级诊疗远程网络平台并转化应用于区域医疗协同发展,合理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为探索我国分级诊疗有效实施提供实践佐证。

  • 标签: 分级诊疗 远程医疗 联网互动
  • 简介:目的全面分析新疆地区远程医疗会诊发展动态变化,为远程医疗长效有序发展提供建议。方法采用环比增长率和平均发展速度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地区远程医疗会诊发展动态进行分析,更加清晰地反映新疆地区远程医疗会诊发展动态变化趋势,更好地预测新疆地区远程医疗会诊未来需求量。结果远程医疗会诊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绝对增长量每年2000人次以上,发展速度不平衡,每年的环比增长率在13.9%-59.9%之间浮动,预计到2018年远程会诊量可达58211例;全疆各地区会诊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会诊量增量变化不一,发展速度差异明显,提示距离乌鲁木齐越远的地区对现代信息远程技术的需求越大,远程医疗会诊量也越大;远程会诊学科需求量也有明显差异,与新疆地区疾病谱呈正相关,与新疆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中疑难危重病种的分布也呈现显著的相关性。讨论新疆地区各级医院对远程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远程医疗的发展只有走向常态化、规范化和有序化内涵建设之路,才能将远程医疗成果广泛转化应用与临床实践,真正体现远程医疗价值和效益。

  • 标签: 远程医疗 远程会诊 环比增长率 平均发展速度
  • 简介:摘要远程医疗会诊是一新型就诊模式,通过我院远程医疗会诊80例的实践,分析远程医疗会诊在我院应用取得成效与不足,说明远程医疗会诊对解决我院影像科诊断疑难病例,提高医生诊断水平;解决病人看病难问题,减轻病人看病负担和提高我院知名度等方面成效明显。为此,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更应重视、探索和发展这种新型会诊模式。

  • 标签: 远程医疗会诊 医学影像 疑难病例 成效
  • 简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普及,心房颤动的远程监测与管理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诊疗模式。对心房颤动高危人群的长程持续监测及管理可以尽早发现和评估房颤严重程度,及时的干预治疗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其相关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残疾和过早死亡的发生,最终降低医疗成本,增加社会生产力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介绍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 标签: 心房颤动 远程监测 远程药物管理 电子健康 智能手机应用软件
  • 简介:摘要远程医疗会诊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方式,可以通过医学专家的会诊和指导,为基层医院提供良好医疗服务。本文对远程会诊的概念,国际及我国医疗会诊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远程会诊工作对策。

  • 标签: 远程 医疗会诊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行业进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当前远程医疗会诊已经在全国医疗行业有了较普遍的应用,同时带来现代医院管理中对病人档案管理的革新。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立远程医疗会诊病人档案的必要性,探究其主要意义,提出解决当前远程医疗会诊病人档案管理现存问题的对策。

  • 标签: 远程医疗会诊 病人档案管理 措施建议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质量和服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也促使新医疗模式将发生新的变革。当前,远程医疗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在个人与医院、医院和医院之间实现家庭保健、急救、专家会诊、远程干预和学术交流等多种功能。为抢救危重患者赢得了时间,提高了医院效益。正因为远程医疗带来的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大医院都把医院信息化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战略,十分重视远程医疗。本文着重阐述远程医疗系统软硬件的建设、管理和功能作用的拓展。

  • 标签: 远程医疗技术 组织管理
  • 作者: 郑晶 方鹏骞 蒋帅 黄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2
  • 出处:《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 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院(智库),武汉 43003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郑州 45005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运行影响因素及识别各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为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健康运行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对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初步筛选出影响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运行的因素,采用专家咨询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打分(0~5分);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法分析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运行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结果共筛选出16类影响因素,包括6个原因因素和10个结果因素。在原因因素中,领导重视、监管机制和激励相容机制位于前3位;在结果因素中,较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是疾病信息沟通、患者参与和医疗服务质量。结论提升医疗机构领导层对远程医疗的重视程度,构建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激励相容机制,保障上下级医疗机构医生实现对患者疾病信息有效沟通,提升患者参与程度和医疗服务质量,有助于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健康可持续运行。

  • 标签: 远程医学 运行 影响因素 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