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推进静脉治疗操作技术规范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7~12月成立PDCA管理小组,对静脉治疗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静脉治疗安全性及质量。结果:实施后护士静脉治疗内容知晓率、注射工具选择符合率、查对正确率、手卫生依从率、消毒操作达标率、中心静脉置管维护率、留置针使用合格率、信息记录完整率及患者满意率等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而静脉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实施后护士在基础护理、注射操作、健康教育、查对制度、静脉导管维护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PDCA管理能有效规范静脉操作,提高静脉治疗安全性及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质量管理 静脉治疗 操作技术 治疗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二级医院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分析医院环境,制订具有二级医院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方案,合理调配护士,对护士分层次培训和考核,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二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应积极落实开展。

  • 标签: 二级医院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军队中小型医院推进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存在主要问题,探讨改进方法。方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利用构建“四个要素”人才梯队培养体系、推进“四个方向”护理质量内涵建设、拓展“两个维度”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推进护理工作。结论:通过“定岗定编、核心能力、激励机制、人文关怀”四个要素、“夯实基础训练、强化专科训练、加强质量管理、扎实备战练兵”四个方向、“深化礼仪服务、建强智慧服务” 两个维度有效构建人才梯队,提高护理内涵质量,护理队伍团队凝聚力得到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 标签: 军队中小型医院    护理    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科护理服务持续改进中应用APN排班模式的实际意义进行探究。方法:在我院心内科病人的服务质量改进工作中采用APN的护理人员排班模式,并对具体的排班方案进行制定,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症状改善和满意度评分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较小(P

  • 标签: APN排班模式 心内科护理 服务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品管圈活动在推进急诊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急诊科3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7月起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的合格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科室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率79.1%(296/374)高于实施前的65.1%(285/438),洗手合格率79.4%(235/296)高于实施前的61.1%(174/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品管圈 急诊科 手卫生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母乳喂养的推进工作以及母乳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疾病的预防和生长发育方面的影响。方法:将近1年内,即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早产儿共计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采用配方奶粉喂养的早产儿为对照组,采用母乳喂养的早产儿为观察组。对两组早产儿并发症状况和发育状况进行对比,以探讨母乳喂养带来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喂养不耐受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体重、身长、头围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住院期间早产儿进行母乳喂养,可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其生长发育,相较于非母乳喂养,更为安全、有效。

  • 标签: 早产儿 母乳喂养 并发症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制度,这是我国教育部门为职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改革措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以我市中职学校为例,分析了中职学校中护理专业中1+X证书推进的现状,并就实施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 标签: 中职护理专业 1+X证书制度 幼儿照护(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