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叙事护理应用于肺癌心理痛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胸部肿瘤科64例肺癌心理痛苦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给予叙事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痛苦分值,焦虑、抑郁状态和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患者心理痛苦、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为肺癌心理痛苦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可以缓解其心理痛苦,改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 标签: 叙事护理 肺癌 心理痛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理学家把糖尿病所引起的心理问题称之为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以此提高护理工作者对于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疗的重视。人是生物 -心理 -社会的有机整体,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糖尿病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又会影响糖尿病的预后,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痛苦
  • 简介:摘要:心理学家把糖尿病所引起的心理问题称之为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以此提高护理工作者对于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疗的重视。人是生物 -心理 -社会的有机整体,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糖尿病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又会影响糖尿病的预后,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痛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开展叙事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痛苦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病例筛选我医院接收的3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患者,将纳入的所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抽取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的病例人数有1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叙事护理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患者的癌症程度、焦虑情绪以及心理痛苦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最终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两组指标对比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晚期恶性肿瘤 叙事护理 心理痛苦 效果探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直接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术后的心理痛苦程度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 2018年 12月到 2019年 6月经穿刺活检确诊乳腺癌后行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 110例,在手术前及术后出院当天采用温度计量表及心理痛苦相关因素调查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痛苦,应用方差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该类患者手术前后发生显著心理痛苦( DT≥4)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①术前痛苦评分平均为 4.18±1.49分, DT≥4分发生率为 68.18%。术后的痛苦评分平均为 5.42±1.76分, DT≥4分检出率为 90.00%。本调查得出术后患者痛苦程度远高于术前。②单因素分析显示 患者年龄、婚姻状态、医疗费用报销方式、收入水平、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与患者显著心理痛苦有着密切关联( P<0.05) 。③相关因素显示术前患者痛苦主要体现在紧张、抑郁、恐惧、与老人孩子相处等方面,术后则突出在疼痛、紧张、经济问题、在意外表和形体等方面(P<0.05) 。结论:经穿刺确诊后直接手术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心理痛苦,且两组患者其相关因素也存在很大差异,临床医护人员要据患者手术前后痛苦相关因素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以有效缓解其心理痛苦程度。

  • 标签: 乳腺癌,术前和术后,心理痛苦,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减轻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痛苦的成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19日-2021年9月19日来我院接受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疾病的患者106例为研究样本。结合患者护理干预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实验组53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耳内窥镜 鼓膜穿刺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阐述了时间观疗法的概念、内容、评估工具、实施策略及对肿瘤晚期患者情绪困扰的帮助作用。通过阐述近年来时间观疗法在肿瘤患者情绪困扰方面的应用研究现况,分析该疗法对肿瘤晚期患者情绪困扰的应用和价值,为制定国内干预肿瘤晚期患者情绪困扰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时间观疗法 肺癌晚期 心理痛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延迟入院手术的唇腭裂患者及家属造成心理痛苦的情况,并对影响其心理痛苦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将心理痛苦温度计量表(DT)和心理痛苦因素调查表(PL)汇总成问卷星,网络推送给患者及家属填写,部分调查提取侯床预约系统里患者或家属电话在线填写。结果:调查共148人(患者22人,家属126人),67.56%的患者及家属心理痛苦程度大于4分;父母的平均心理痛苦程度大于患者,一期唇裂家属的平均心理痛苦程度大于一期腭裂家属和二期唇裂患者。心理痛苦相关因素的调查显示自费(VS 有报销途径)和家庭月收入少的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痛苦程度更高,情感问题中比例最大为担忧32.43%。结论:疫情期间唇腭裂父母心理痛苦程度比患者更高,且一期唇裂的家属心理痛苦程度最高,应该提高关注。心理痛苦因素中:实际问题和情感问题与患者及家属的痛苦指数明显相关,主要以手术相关问题和经济问题、担忧情绪为体现,是影响患者及家属心理痛苦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病毒肺炎 唇腭裂患者及家属 痛苦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肿瘤末期患者痛苦和家属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肿瘤末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护,观察组采取安宁疗护。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和患者家属负面情绪进行研究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不明显,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评分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安宁疗护 肿瘤末期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引发儿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20年2月-2020年5月为时间段,总共筛选出90例恶性肿瘤患儿作为研究样本,分析新冠疫情对患儿家属心理痛苦产生的影响。结果:恶性肿瘤患儿与家属的心理痛苦评分分别为(3.2±2.54)分与(3.1±2.59)分,无显著差距(P>0.05),通过分析可知引发家属心理痛苦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新冠疫情对治疗的影响、导致治疗时间延长、导致止痛药获取受到影响以及疫情期间病情加重等。结论:在新冠肺炎肆虐期间多数恶性肿瘤患儿与家属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痛苦,且引发因素较多,均害怕因疫情导致病情加重、恶化。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儿科 恶性肿瘤 心理痛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循证护理对癌性疼痛患者心理痛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我院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中抽选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接受循证护理,对照组20例,接受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心理痛苦程度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剧烈心理痛苦程度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癌性疼痛患者中采取循证护理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痛苦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癌性疼痛,患者恢复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癌性疼痛 心理痛苦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例,采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降低患者痛苦的作用。 方法:本实验研究对象为70例急性脑梗死病例,该70例患者均为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将该70例患者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仅对后者行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在开展舒适护理干预后,于护理效果方面相较对照组居更高水平;经对干预前后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情况评测,运动能力(65.08±10.22>49.38±9.22,p=0.001)、日常生活能力(56.23±10.22>43.74±9.32,p=0.001)、生理健康(221.82±26.33>208.25±25.12,p=0.031)、精神健康(221.98±26.13>207.87±25.32,p=0.025)相较于对照组呈更高显示。 结论:对脑梗死病例来说,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其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脑梗死 舒适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管理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护理配合上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80例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及标准化组(标准化管理)。比较效果。结果:标准化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可更好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管理 消化内镜室 无痛苦内镜 护理配合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精神康复护理对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2.1~2023.1就诊于我院的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分析,29例予以精神康复护理者纳入试验组,29例予以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对比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79.31%)对比,试验组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较高(P<0.05);NOSIE评分、SDSS评分、BPRS评分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护理后NOSIE评分(342.80±2.10)分、SDSS评分(6.80±2.30)分、BPRS评分(49.60±5.30)分明显更佳(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精神康复护理效果突出,可使护理满意度、精神状态、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建议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康复护理 精神状态
  • 简介:在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进行护理人员培训,应用癌痛评估表和心理痛苦筛查量表。包括:对新入院患者提供简单疼痛评估,对存在疼痛的患者,由疼痛治疗护士应用自制的3种疼痛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详细疼痛评估,及时准确给予疼痛治疗;通过积极预防及处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疼痛控制率。对新入院患者,应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和问题列表,进行心理痛苦筛查,以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目的,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癌痛规范化治疗 心理痛苦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叙事护理能够缓解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开展应用。

  • 标签: 消化道恶性肿瘤 叙事护理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开展叙事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方法:自本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间接收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择选80例,借助双色球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计40例,常规组会为其开展常规护理,试验组则会在此基础上开展叙事护理,对比分析其效果。结果:实施叙事护理后,与常规组数据相比较,试验组患者其HAMA分数、HAMD分数皆显著性偏低(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其生活质量分数则显著性偏高(P>0.05)。结论: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合理实施叙事护理有助于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有利于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荐参考。

  • 标签: 叙事护理 消化道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心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