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肿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对75例108个肿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乳腺肿患者予以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108个肿均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全部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肿效果好,微创优势明显,操作简单、安全、创口小、不留疤痕。而充足的术前准备、严谨术中配合以及恰当的术后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麦默通旋切系统 乳腺肿物 微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乳腺肿微创旋切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20年1月至12月进入我院接受微创旋切术治疗的82例乳腺肿患者划分为两组,均为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护理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两组数据差异具备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肿微创旋切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乳腺肿物 微创旋切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肿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50例乳腺肿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对本次实验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所选25例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所选25例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记录和比较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两组患者总体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躯体功能方面均表现出较大的差距,(p<0.05);对照组所选25例患者中共计5人出现术后并发症,占组内患者人数的比例为20.00%,实验组对应人数为1人,占比为4.00%,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乳腺肿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有着不俗的表现。

  • 标签: 乳腺肿物切除术 一般护理 全程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狼疮肾炎患者肾损伤相关标记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8例狼疮肾炎患者,按照掷骰子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肌酐(SCr)以及尿素氮(BUN)水平。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相关标记水平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Cr以及BUN水平要分别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狼疮肾炎患者中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相关肾损伤标记水平,值得运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小管损伤的机制,并寻找早期诊断肾小管损伤的生物标志,以期为DN的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并分析了DN患者的临床数据、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肾小管损伤相关指标。同时,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分析等,深入探讨了DN患者肾小管损伤的机制。此外,我们还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验证,筛选并验证了可能作为DN肾小管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的生物分子。结果:研究发现,DN患者肾小管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长期的糖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蛋白尿、炎症因子、细胞因子、激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肾小管间质纤维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障碍是DN肾小管损伤的主要病理特征。在早期诊断标志方面,我们筛选出了多个与DN肾小管损伤密切相关的生物分子,如尿转铁蛋白(UTRF)、铜蓝蛋白(CP)以及新型脂肪因子Metrnl等。这些生物分子在DN早期阶段即出现异常表达,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揭示了DN患者肾小管损伤的机制,并筛选出多个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这些成果为DN的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DN的发病机制,探索更多有效的早期诊断标志和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DN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损伤 损伤机制 早期诊断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炼的实施在ICU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3月及2019年1月-3月,在ICU住院存在肺部感染的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2018年为对照组30例,2019年为干预组30例。对照组按照吸痰、气道湿、振动排痰、辅助咳痰常规措施落实护理。干预组在落实常规措施的基础上早期使患者利用拉力器、握力器,床上自行车、轮椅等工具实施抗阻力运动。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以及患者肌力及呛咳能力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呼吸机的使用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明显小于去年同期患者(P

  • 标签: 重症康复 康复训练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护理结合系统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患者住院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280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个性护理配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QOL生活质量评分、VAS疼痛评分、健康知识评分及病房安全性。结果:观察组QOL生活质量评分、VAS疼痛评分及健康知识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房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系统化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乳腺肿瘤 病房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护理脑出血后气管切开患者期间应用路径指导的集束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脑出血气管切除术的患者72例(2020年3月-2021年3月),随机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36例,应用路径指导的集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以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路径化指导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集束护理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20年度在我院急诊科住院,临床诊断为急性脑卒中的患者100例进行集束护理在,对照组为行急诊科常规护理的患者。对患者进行MMSE、HIS、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MMSE、HIS得分均有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程度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集束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再发入院频率,同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 集束化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现在的ICU病房是全封闭并且没有家属陪伴的科室,所以很多病人都会出现不良信情绪,病人在出现不良情绪以后会导致配合治疗的主动性降低,会很大程度影响病人的预后,所以要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去制定个性的护理措施。

  • 标签: ICU患者 实施个性化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多样结合个性教学的方法在骨科规培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重点选择了2016年至2017年未采取多样和个性教学的34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了2018年度至2019年度我院采取了多样和个性教学措施的34名护生为观察组,对比两个组别护生的考核得分情况。结果 对照组护生专业理论得分、专业技术得分、整体护理查房得分、护理文书书写得分以及健康教育得分均低于观察组,两组别患者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规培护士带教过程当中,使用多样结合个性的教学方式可显著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和临床实践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身心一体护理和集束护理在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我院妇产科接收的150例住院分娩产妇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75例。参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是实施身心一体护理联合技术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一个月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喂养时间、喂养知识评分、泌乳知识评分、新生儿体重情况。实验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实验组病人的喂养时间、产妇喂养知识评分、产妇生活泌乳知识评分、婴儿体重情况也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实施身心一体护理联合集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从而提升1个月纯母乳喂养成功率,提升小儿的体重以及产妇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身心一体化护理 集束化护理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与人性护理在麻醉恢复室患者舒适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麻醉恢复室2019年6月-2020年6月84例完成手术治疗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舒适护理中是否开展心理护理与人性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未开展心理护理与人性护理)与实验组(42例:开展心理护理与人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56%)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心理护理 人性化护理 麻醉恢复室 舒适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文丘里装置联合加温湿器在人工气道脱机患者中气道湿的使用效果。方法:本文共计84例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人工气道脱机患者,根据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微量泵经人工气道持续泵入灭菌注射用水加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气道湿,n=42)与实验组(文丘里装置联合加温湿器治疗,n=42)。对比分析两组气道湿效果。结果:在痰痂发生率与痰液黏稠度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文丘里装置联合加温湿器用于人工气道脱机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湿气道,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人工气道脱机 文丘里装置 加温湿化器 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以社会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模式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毫无疑问“舒适治疖,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舒适治疗”需要护理服务、口腔诊室的室内设计和专业手段三方面的配合。

  • 标签: 舒适化应用 舒适化护理技术 儿童口腔科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人工气道湿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60例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患者列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观察组30例研究者实施人工气道湿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行常规基本护理。利用统计学方法从痰液黏稠、 呼吸道感染、 形成痰伽、 气道损伤 、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分析,并判定护理效果。结果 从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可看,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情况少,且与参照组组间对比明显,P<0.05 显现本次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 人工气道湿护理干预应用到临床中可以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3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实行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有助于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并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深入分析人性护理措施在产科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产科分娩的产妇60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产妇。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人性护理措施。详细记录两组产妇的手术配合时间、住院时间、产后抑郁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结果 观察组产妇配合率高、满意度高、入院时间段、抑郁发生率较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各项数据具备统计差异(P<0.05)。结论 产科护理工作进行中,通过人性护理模式的应用,让产妇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和质量,达到护理满意度要求,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科护理 人性化 护理方式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