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角膜深层异物剔除的护理策略。方法:将我院眼科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50例接受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各25例,比较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施以全程优质护理)的干预结局。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76.00%)高,P<0.05。实验组的术中应激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治疗操作应激,提高整体疗效。

  • 标签: 护理 角膜异物 剔除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创面分泌物涂片检查革兰氏粗大杆菌对创伤后Ⅱ期手术筛查气性坏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年1月~12月2558例骨科创伤手术中在手术室实施的Ⅱ期感染创面手术552例,术前4~6h采用玻璃涂片伤口分泌物送检,涂片检查结果显示革兰氏粗大杆菌阳性为气性坏疽疑似病例,结合患者体征和临床症状进一步诊断为气性坏疽病例,安排负压手术间进行手术,采取手术扩创和术后高压氧环境对症治疗,术后每24小时创面涂片检查1次,直到创面无感染性分泌物。评价患者创伤手术后Ⅱ期手术百分率,气性坏疽疑似病例发生率,实际发生率,手术室院内交叉感染频次。 结果 创伤患者手术后Ⅱ期手术中感染创面占比21.58%,术前伤口涂片结果诊断革兰氏粗大杆菌病例13例,确诊为气性坏疽实际病例7例,阳性率为53.85%,术后回访1月,无1例发生手术室交叉感染。结论 术前涂片检查对筛查Ⅱ期手术患者创面气性坏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且方法简便,经济实惠,使用负压手术间对气性坏疽患者进行二期手术可以有效控制手术室交叉感染

  • 标签: 术前 涂片检查 手术创面 Ⅱ期手术 气性坏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健康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从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我院治疗的103例角膜溃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人的护理方式,选择采用健康护理干预措施的病人53例为试验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病人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进行不同的护理指导,对病人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以护理有效率、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病人症状消失的时间和治疗所需的时间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AS、SDS得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较治疗前下降(P

  • 标签: 角膜溃疡 临床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早期皮肤接触护理对母婴情感互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分娩产妇,按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n=45)予以基础护理,实验组(n=45)予以早期皮肤接触护理,观察两组母婴情感互动得分与母乳喂养成功率等。结果:实验组婴儿得分、母亲得分与NCAFS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95.56%高于参照组82.22%(P<0.05)。结论:在分娩产妇的护理中,早期皮肤接触护理有助于改善母婴情感互动,并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

  • 标签: 早期皮肤接触护理 母婴情感互动 母乳喂养 产妇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自制氧罩眼部吹氧治疗角膜水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3.1月——2023.6月到本院治疗角膜水肿患者共计60例,随机分组分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护理价值。结果:实验组术后角膜水肿消退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自制氧罩眼部吹氧护理技术对角膜水肿患者护理,可缩短患者水肿消退的时间,推荐运用。

  • 标签: 自制氧罩眼部吹氧 角膜水肿 水肿消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00例足月新生儿,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给予母婴早期皮肤接触。比较两组婴儿在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哭闹频率、哭闹持续时间、母乳喂养开始时间和吸吮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34.21±0.12)与常规组(34.19±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体温为(36.47±0.51)度,2小时体温为(36.51±0.29)度;常规组新生儿出生后1 h体温为(35.18±0.31)度,2 h体温为(35.19±0.26)度;实验组新生儿出生1 h体温为(36.47±0.51)度,出生2 h体温为(36.51±0.29)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啼哭次数比常规组少,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比常规组短,吸吮持续时间比常规组长(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早期皮肤接触能有效维持新生儿体温,减少新生儿哭闹频率,缩短新生儿哭闹持续时间,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和吸吮时间。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效果 体温 母乳喂养 啼哭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照护中的作用。方法:本项目拟以早期母婴皮肤接触为出发点,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间出生的120例足月儿,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配,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对照组实行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产程护理外,再加上产妇与新生儿的早期皮肤接触,对两组新生儿的体温,啼哭的次数和时间,开始哺乳时间,吮吸时间等进行了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1、2、4小时的体温变化,得出对照组的体温均比实验组要高。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生儿的哭闹频率较低,哭闹时长较短,吸吮时间较长,各项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疗水平的提升,深静脉置管技术广泛应用到临床医疗中,具有创伤小、简便操作、治疗方便的优势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在血液透析、输液、营养支持等方面应用广泛,还能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部分患者使用深静脉置管皮肤出现瘙痒、疼痛、红肿等不良现象,调查发现深静脉置管相关接触性皮炎较为常见,是导致血流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影响导管整体的使用效果,增加患者治疗不适度,而目前针对上述不良情况已有了对应护理方式,本文对深静脉置管相关接触性皮炎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接触性皮炎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足月新生儿,均来源于本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入,按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和试验组,组内分别有50例。常规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比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情况、啼哭次数、啼哭持续时间、开始母乳喂养时间以及吸吮持续时间。结果 试验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为(34.21±0.12)摄氏度和常规组新生儿出生时(34.19±0.11)摄氏度没有显著差异,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后一小时体温为(36.47±0.51)度、出生后两小时为(36.51±0.29)度、常规组新生儿出生后一小时体温为(35.18±0.31)度、出生后两小时为(35.19±0.26)度、试验组出生后一小时、两小时体温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啼哭次数比常规组少,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比常规组短,吸吮持续时间比常规组长(P<0.05)。 结论 新生儿护理中采取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能够有效维持新生儿体温,减少啼哭次数,缩短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延长吸吮时间。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效果 体温 母乳喂养 啼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励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护理的正面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接诊的8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1例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袋鼠式护理(护理方案A),视为观察组,其余41例接受常规护理(护理方案B),视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夜间睡眠(10.85±0.72)h,夜醒(2.48±0.61)次,腹胀2例,喂养困难1例,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2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鼓励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以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护理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睡眠
  • 简介:【摘要】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是一种累及皮肤和黏膜的严重过敏反应性疾病,引起SJS的致敏药物以解热镇痛类、抗生素、中草药等为常见。眼部病变是其并发症之一,常累及眼前节,包括眼睑、结膜及角膜等组织 。2022年12月本科室收治了1 例SJS 合并角膜溶解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 角膜溶解 羊膜羊膜移植护理 皮肤粘膜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12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结果:在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情况对比方面,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量评分、啼哭次数以及啼哭持续时间分别为(93.33%)、(2.66±1.01)、(6.59±1.48)、(14.49±2.60),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量评分、啼哭次数以及啼哭持续时间分别为(78.33%)、(1.21±0.20)、(13.82±2.74)、(35.67±3.1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指导在新生儿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同时能够对各种不良行为进行规范,为新生儿提供更加安全的护理环境,值得参考。

  • 标签: 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健康教育中应用零接触宣教的实施效果。方法:纳入我院疼痛科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间收治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就诊的顺序分为对照组(使用优质护理健康教育)49例和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健康教育加用零接触宣教)49例,对比两组护理后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对比两组实施优质护理健康教育后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示,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健康教育时,采用零接触宣教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疾病的了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优质护理对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组各25例,观察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以优质护理)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76.00%)高,P<0.05。干预前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相匹配,P>0.05。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比干预前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角膜溃疡 治疗效果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收治的角膜溃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眼科临床护理,对治疗效果及心理状态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定80例2023年2月-2023年10月收治的角膜溃疡患者,应用随机法每组划定40例,命为参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基于以上给予眼科临床护理),比较疗效结果,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结果。结果:试验组总治疗成效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未保持同质性(p>0.05),护理后,试验组心理各项数据值评定均有明显下降,数值低于参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角膜溃疡患者应用眼科临床护理,可让患者保持理想心理状态,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眼科临床护理 角膜溃疡 治疗效果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族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1、病例介绍;2、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过程。结果:经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指导,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正确运用优质良好的护理能促进健康痊愈。

  • 标签: 家族遗传性 角膜营养不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腔手术作为目前外科手术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腔手术技术的发展,对手术时间和病人预后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手术配合的质量和效率会对手术时间和患者手术预后恢复带来重要影响。因此,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和配合效率,提升配合速度,缩短手术时间,对促进机体康复及预防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腔手术中,利用腹腔手术器械托架,合理有序摆放腔器械,增加医护术中配合默契,减少选取器械和传递时间,对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保障患者术后恢复,帮助其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腔镜器械托架 手术效率 缩短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用于神经外科昏迷病人暴露性角膜炎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院神经外科接诊昏迷病人(n=6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1人,前者采取护理干预,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关于暴露性角膜炎,试验组的发生率3.23%,和对照组22.58%相比更低(P<0.05)。结论:神经外科昏迷病人用护理干预,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更低,预后也更好。

  • 标签: 暴露性角膜炎 护理干预 昏迷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眼科临床护理对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我科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角膜溃疡患者58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划分为2组,其中常态组29例患者运用常规护理办法,科研组29例患者运用眼科临床护理方式,就其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科研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常态组患者,P值<0.05,结论 眼科临床护理对角膜溃疡的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此方式可行。

  • 标签: 眼科临床护理 角膜溃疡 治疗效果 心理状态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