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希望理论的综合护理对烧伤整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2例烧伤整形患者,时间2021年02月-2022年02月,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行基于希望理论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和躯体化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烧伤整形患者基于希望理论的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症状,提升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希望理论 综合护理 烧伤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赋能理论下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脑卒中患者,随机选取32例,入院日期为2018.12-2020.1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16)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n=16)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赋能理论护理,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和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满意程度的情况。结果:实验组脑卒中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赋能理论下护理干预对减轻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具有积极影响,对于患者病情的稳定有重要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赋能理论护理干预 脑卒中患者 焦虑抑郁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衰弱患者实施共享决策理论护理的效果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老年衰弱患者,收治数量为40例,按照奇偶法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纳入20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选择共享决策理论护理,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实施组间对照。结果:老年衰弱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对比结果显示为P值>0.05,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老年衰弱患者护理后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结论:老年衰弱患者实施共享决策理论护理效果明显。

  • 标签: 老年患者 衰弱 共享决策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同感心理论的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前提下进行基于同感心理论的心理护理,护理完成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同感心理论 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方案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方案,对比2组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心理状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周后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基于需要理论 层级护理方案 血液透析患者 心理状态及并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于自我效能理论下的伴侣参与式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设立了对比实验,实验对象为本院收治的78例产妇,实验首先对其进行小组区分,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并进行不同的命名,最终目的是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产妇的心理状态以及母乳喂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产妇护理期间采用伴侣参与式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其心理状态,并提升母乳喂养率。

  • 标签: 自我效能理论 伴侣参与式护理 心理状态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Hogan理论下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2月于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行乳腺癌根治术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Hogan理论下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水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

  • 标签: Hogan理论 针对性护理 乳腺癌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前馈控制理论的综合护理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应激状态、心理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92例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前馈控制理论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状态、心理及护理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R、DBP、SBP、SAS、SDS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两组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实施基于前馈控制理论的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前馈控制理论 应激反应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观察音乐对小针刀术病人的心率、血压、焦虑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小针刀术病人随机分为音乐组与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分别进行测试,并监测记录病人手术中的心率、血压、疼痛程度。[结果]音乐组病人的焦虑值、血压、心率、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音乐可以稳定小针刀术病人的心率血压,减轻焦虑及疼痛反应。

  • 标签: 音乐干预 小针刀术 心率 血压 焦虑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 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应用 Orem自理理论支持 -教育系统 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 7月至 2018年 1月我院收治的 56例 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 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 支持-教育系统 ”进行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估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自我效能感( GSES)情况及检测血糖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实验组降低更显著( P<0.05);两组干预后 GSE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实验组升高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 FPG)、餐后 2h血糖( 2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均较干预前降低,实验组降低更明显( P<0.05)。 结论 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 支持-教育系统 ”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T2DM合并抑郁症 患者的抑郁症状,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最终达到控制血糖水平、延缓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抑郁症 Orem自理理论 支持-教育系统 护理干预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应用Orem自理理论支持-教育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支持-教育系统”进行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估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自我效能感(GSES)情况及检测血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实验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干预后GSE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实验组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干预前降低,实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支持-教育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最终达到控制血糖水平、延缓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抑郁症 Orem自理理论 支持-教育系统 护理干预 自我效能感
  • 简介:目的探讨湿疹患者的发病诱因及治疗中存在的情绪问题及相关因素,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对策。方法采用ZUNG自我评定抑郁量表(Self-RatedDepressionScale,SDS)、焦虑量表(Self-RatedAnxietyScale,SAS)和自行设计问卷对124名患者的主观感觉及自我保健知识进行评估、测试。结果66.1%的患者存在抑郁心理状态,67.7%的患者存在焦虑心理状态。其中,以中等抑郁、焦虑为主,且与患者的文化程度有关(P〈0.01)。仅有38.7%的患者对湿疹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结论对湿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减少疾病复发及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湿疹 情绪问题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症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临床分析意义。方法:选择 2018年 6月 -2019年 9月医院治疗的各类癌症患者 5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5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高凝状态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观察组 PT、 TT、 APTT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 PLT、 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发生转移 PT、 TT、 APTT时间长于未转移的,血浆水平高于未转移组( P<0.05)。结论:癌症患者普遍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且发生转移的患者平均血浆水平更高,更易发生高凝,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

  • 标签: 癌症 血液高凝 状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接收的120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前和产后的焦虑评分(EPDS)、顺产率以及产后出血、产后感染、产后抑郁三项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和总发生率。 结果:产前两组EPDS评分无显著差异,产后观察组EPD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顺产率为81.67%,大于对照组的53.33%;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仅为6.67%,显然小于对照组的23.33%(p值<0.05)。 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疏导孕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顺产率,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孕产妇 心理状态 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更近一步提高骨科病房护理的质量,现采取实施人性化护理。在入院时、围术期、功能锻炼、家属沟通与语言艺术等方面上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康复环境与更与谐的医疗氛围。以上都预示了在骨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必要性。

  • 标签: 骨科 护理 人性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200例剖宫产产妇产前、产后行心理护理干预,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结果与护理前相比,解除了患者手术的心理问题,200例产妇均能以较健康的心理状态,以稳定的情绪接受和配合手术,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护理人员应为剖宫产产妇提供更高的护理质量,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大幅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促进产妇顺利生产。

  • 标签: 剖宫产 心理特征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宫外孕手术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宫外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实验组(n=34)、对照组(n=34),两组均是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焦虑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1d与出院时的SAS评分均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79.41%(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宫外孕的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焦虑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外孕 手术 焦虑状态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地探讨了青少年心理状态的特点、情绪问题的分类及表现,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策略。通过增强心理韧性、构建积极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提供专业干预和资源,以及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我照顾技能,旨在为关注和改善青少年心理状态和情绪提供科学和实践的指导。

  • 标签: 青少年 心理状态 情绪问题 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指导联合营养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4月我院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8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指导联合营养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改善情况。 结果:通过心理指导联合营养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各项人体测量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液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采用心理指导联合营养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加强疾病恢复疗效,同时增强患者身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指导 营养干预 造血干细胞移植 心理状态 免疫功能 营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