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概述产后避孕现状、产后非意愿妊娠现状、产后非意愿妊娠的伤害及影响因素。指出我国产妇产后避孕状况不容乐观,非意愿妊娠发生率较高,产后非意愿妊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区域、年龄、文化程度、避孕知识的知晓程度、同伴/丈夫的意见、个人及家庭的价值观、家中现有小孩数目等。产后非意愿妊娠不仅给母婴带来危害,更给家庭、社会经济发展等造成影响。因此,产后避孕措施的落实不仅影响总人口生育水平,也直接影响哺乳期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因而根据产后非意愿妊娠的影响因素对产后妇女进行有效的干预是今后的重点工作内容,医务工作者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产后避孕的宣教,提高产妇避孕相关知识及产后的避孕率,避免产后非意愿妊娠的发生,降低人工终止妊娠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产后妇女生活质量,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非意愿妊娠 产后 避孕 产妇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7所医院的944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151学特征、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离职意愿4个方面。结果影响离职意愿因素有组织承诺(β=-0.340)、年龄(β=-0.264)、工作满意度(β=-0.140)。结论影响临床护士离职意愿的因素依次为:组织承诺、年龄、工作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士 离职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救中心护士在医疗救援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需要迅速而准确地应对各种紧急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救中心护士的现状,包括工作职责、技能要求和现有技能水平,以及急救技能培训与提升的方法与策略。我们着重分析了基础急救和高级急救技能培训,如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窒息和创伤急救,以提高护士的技能水平。研究强调了急救知识体系、成人学习理论和模拟教学的理论基础,强调实践性培训对于提高急救中心护士的应对能力和救援质量的重要性。

  • 标签: 急救中心护士 急救技能培训 提升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救脑梗死患者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行常规干预法,实验组加用急诊护理流程法。比较两组的急救时间、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急救时间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脑梗死 急救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规范儿科急救急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为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急救科就诊的30名患儿,均给予常规急救治疗。实验组由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急救儿科收治的40例患儿组成,对患儿制定规范的儿科急救护理流程,并持续做好急救工作的质量控制。比较两组在急救室滞留率、护士抢救命令延迟执行率、护士紧急行为准确程度、负面事件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急救室滞留率、抢救医嘱的延迟执行、抢救治疗的正确实施、负面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救护理 儿科 急救护理流程 抢救室滞留时间
  • 简介:加强气道的应急救护:1、熟练掌握口对口呼吸及简易手压式呼吸。采用CPR美国心脏学会推荐一种较快速的挤压——换气循环法。每次换气后需停1.5秒,使氧气充分被带入体内。行气管插管的病人。呼吸频率为12~15次/分。2、保持呼吸道通畅,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时吸痰等。3、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氧疗浓度,做到充分湿化。4、熟悉呼吸机性能,掌握呼衰发生的机制,以利正确应用人工通气。加强床边监测:一般3~5天,内容为心功能监测、生命体征、心电监护、血气分析、尿比

  • 标签: 护理急救 口对口呼吸 气管插管 美国心脏学会 血气分析 气管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分析羊水栓塞急救中实施急救护理模式后实际效果。方法:本次在我院收入的羊水栓塞产妇中选取了研究对象,共42例,均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入院。其中1/2患者接受了一般护理方法,纳入对照组;另外1/2患者接受了急救护理模式方法,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护理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实施急救护理模式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羊水栓塞急救中实施急救护理模式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急救护理模式 羊水栓塞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程序在心肺复苏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期间我院救治的40例心肺复苏患者,按入院顺序号分组,单号归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程序,双号归为观察组,行急救护理程序,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为100.00%,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00%,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指标明显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程序在心肺复苏急救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救护理程序 心肺复苏急救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艾滋病护理意愿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240名各科临床护理人员发放艾滋病护理意愿调查问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显示仅有34.41%的护理人员愿意为HIV/AIDS患者做全部护理,护理意愿平均得分为(31.35±8.44)分,影响艾滋病护理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害怕被传染,逃避患者,护理艾滋病患者太脏、太麻烦。结论需要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提高对艾滋病患者提供护理的意愿

  • 标签: 护士 艾滋病 护理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接受健康教育前后接种疫苗意愿的改变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将88例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人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之后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基础管理,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对比干预后两组肺炎及肺炎疫苗认知水平、肺炎疫苗接种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的肺炎及肺炎疫苗认知水平差异不大的前提下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两组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接种率相比差异相当明显,且对比结果差异较大,可以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受到健康干预效果的影响,干预后患者对肺炎及其疫苗认知能力更高,接种率更高,可以加强健康干预。

  • 标签: 健康干预 老年人 肺炎疫苗 接种意愿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服务中院前与急诊急救期间的护理措施 。方法:本次研究时间段为 2019 年 2 月到 2020 年 3 月。研究时间段内随机选取 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 90 例 。 分组方法应用随机数表法。常规组应用传统急诊护理方案。实验组应用院前急救与急诊急救的优质护理服务。 以抢救效果为主进行对比研究 。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平均指标明显好于常规组, P < 0.05 。实验组患者的 并发症发生率 明显低于常规组, P < 0.05 。 讨论:为急性心肌梗死提供优质性院前急救与急诊急救护理服务显得格外重要,可以有效提升急救效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普及。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急诊急救 护理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化创伤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按照救治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行优化后的创伤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实行常规创伤急救护理流程,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研究探讨。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创伤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急救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优化流程 创伤 急救患者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急救中心护士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相关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首先,急救中心护士在提供紧急医疗护理的同时,也需要处理复杂的情况,因此其心理健康对患者和工作表现产生深远影响。其次,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互动以及护士的心理韧性在危机情况下至关重要。最后,为了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本研究提出了心理健康评估工具、紧急情况下的干预技巧和心理支持与咨询等关键干预措施。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

  • 标签: 急救中心护士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