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牙颌面畸形患者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初步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进牙颌面畸形患者营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4—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牙颌面畸形患者63例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患者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63例患者中,女性患者的营养知识得分优于男性(P〈0.05),不同学历患者的营养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对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B的食物来源、膳食结构、疾病与营养等相关内容的回答正确率均低于65%。96.8%的患者认为营养对健康有影响并对营养感兴趣,被调查对象100%认为早餐重要,但仅有49.2%的患者会每天吃早餐。结论牙颌面畸形患者营养态度较为积极,但营养知识掌握和营养行为不容乐观,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不统一。

  • 标签: 牙颌面畸形 营养 知信行 调查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护理人员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工作的护士208名,用自行设计的跌倒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评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预防跌倒的知识平均分为(14.66±4.52)分;态度平均分为(30.24±3.97)分;行为平均分为(55.01±10。05)分。护理人员对跌倒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均与文化程度、职务、职称、年龄和培训经历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对跌倒预防的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r=0.190,P〈0.05);态度行为呈正相关(r=0.380,P〈0.05),知识与行为呈正相关(r=0.106,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跌倒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方面都有待提高;需加强对护理人员跌倒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人员 跌倒 知识-态度-行为
  • 简介:摘要:为增强重症监护专科护士水平提供参考资料,本文对ICU护士在中心静脉压测量方面的态度、知识和行为等进行了分析和调查,方法选择自制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4.93±2.91)为中心静脉压测量基础知识平均分,参加专科培训的护士高于未参加专科培训的ICU护士中心静脉压基础知识得分(P

  • 标签: ICU护士 测量中心 静脉压 行为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妈妈课堂”后,提升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48名出生1月龄婴儿的家长。每季度开课1次“妈妈课堂”,对比开课前后家长们的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开课后,家长们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明显提升(P<0.05);开课后,不同教育程度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明显提升(P<0.05);开课后,不同身份家长的预防接种知晓率明显提升(P<0.05),身份是父亲的家长知晓率高于其他身份。结论 通过“妈妈课堂” 能够提升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可以改变家长的接种行为

  • 标签: “妈妈课堂” 预防接种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对艾滋病知信行的掌握水平。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以2018年7月一2019年5月进入实习的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调查的235名实习护生中,无一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得分在90分以上的。但不同性别和民族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科实习护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专科和中专,专科优于中专(P

  • 标签: 实习护生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目的调查护理实习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生活行为的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对185名护理实习生在实习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28个问题的知晓率在15.1%~100%。66.5%的实习生在知道亲戚、朋友患了艾滋病,仍能够与他们继续来往;25.4%的实习生在知道舍友患有艾滋病,不会搬出去住;45.4%的实习生与艾滋病患者一起上课不会烦恼。仅17.8%的实习生在校园领取免费发放安全套,50.3%的实习生与异性朋友有过拥抱、抚摸、接吻等亲密行为。结论护理实习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掌握不够全面,需要加强实习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提高其认知水平。

  • 标签: 学生 护理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知识 态度 生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肿瘤护理人员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医院近一年时间内任职的肿瘤科护理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于研究对象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其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并不尽如人意,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职称、工龄以及学历等相关内容。结论:在肿瘤科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履行过程中,相关人员往往对于营养知识并没有充分掌握,在态度行为方面也不尽如人意。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着重针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在实践过程中对其做好培训和考核,以此才能确保相关护理人员具备更加良好的岗位胜任能力,并且在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以此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营养支持服务。

  • 标签: 肿瘤护理人员 营养知识 态度和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患者营养知识的来源之一,其营养知识行为态度(knowledgeattirudepractice,KAP)不仅对其自身营养状况有重要影响,而且在患者营养教育和营养辅助治疗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营养健康教育能否有效落实与护士营养知识水平、工作态度、自身营养健康行为息息相关。笔者通过对基层医院护理人群进行有效健康干预,评价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及KAP变化,反映出良好的干预效果,

  • 标签: 营养知识水平 营养状况 行为态度 医院护士 健康干预 营养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ICU专科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于我院在2019年4月到2021年4月这个阶段内的ICU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 ICU专科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知识、态度行为的掌握情况。结果:通过调研统计可以看出,研究对象针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的知识认知得分为(7.44±1.51)分,态度得分为(25.42±2.89)分,行为得分为(24.79±6.64)分;对相关得分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是否接受系统完善的培训活动,(P

  • 标签: []ICU专科护士 机械通气患者 早期活动 知识-态度-行为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行为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和实施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我县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开展行为学问卷调查,并进行个人访谈。结果:(1)80%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都是通过定期门诊随访治疗。(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认识很低。(3)8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之间愿意继续进行交往。(4)所有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都从电视上看见过艾滋病方面的宣传。(5)96.67%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通过防疫站随访传授艾滋病防治知识。结论: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文化水平不高,经济收入低,对艾滋病总体认识较低,迫切想了解艾滋病的症状和治疗方面的知识。

  • 标签: []  艾滋病   认知   态度   行为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杀态度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入组抑郁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入组后,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一组观察组予以认知行为护理,一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睡眠质量、自杀态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PSQI睡眠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QSA自杀态度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融入抑郁症患者中,能够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削弱患者的消极自杀态度,价值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抑郁症 睡眠质量 自杀态度
  • 简介:紧张是一种习惯,放松也是一种习惯;多愁是一种习惯,乐观也是一种习惯;坚强是一种习惯,懦弱也是一种习惯。其实人这一生,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什么事情都可能不发生。但你必须承认事情是这样,就不会是别样。我习惯和动物一样,去面对黑暗、暴风雨、饥饿、愚弄、意外和挫折。该到找对象的年龄,一夜间满头秀发全无踪影,紧张了,忧虑了,吃药了,还没长出来。于是我不紧张了,不忧虑了,由它去吧,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却没想到半年后竟然长出了一头新发,比原来的还又黑又密。于是我习惯不再忧虑,不再紧张。因为我看不

  • 标签: 习惯态度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教师职业态度对本科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一区实习的18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工作5年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36名临床教师,根据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评分并由高到低将其分为P1组和P2组,每组18名。P1组为职业态度优良带教组,P2组为职业态度一般带教组。观察组护生由P1组教师带教,对照组护生由P2组教师带教。实习前、实习结束前1周用护生职业态度问卷对两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实习护生在实习前其专业态度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前1周,两组护生的专业态度评分分别为(8.72±0.85)、(4.72±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2,P〈0.05)。结论临床教师只有加强自身对职业的忠诚及热爱,才能有效引导本科护生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

  • 标签: 临床教师 本科护生 职业态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状态的因素以及实施策略。方法:此次研究病例筛选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患者80例,通过电脑随机抽取方式将纳入的病例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开展全面调查分析和针对性健康指导干预,将最终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度、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由于多数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度和健康知识掌握度,从而导致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加之患者的自我效能过低,致使患者的行为状态受到影响,而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后,患者的认知度、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效能均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提高疾病控制效果。

  • 标签: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肝硬化 自我管理知识 行为状态 影响因素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非肿瘤科护士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知信行现状及防护需求、防护条件、防护管理等情况,为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将化疗药物职业防护知信行问卷制成问卷星电子问卷,向各病区护士长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转发至各科室微信群,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12名接触化疗药物的非肿瘤科室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知识、态度行为标准得分分别为(19.12±4.878)分、 (32.68±5.994)分、 (68.32±14.087)分;在知识和行为水平方面,不同的工作科室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三级甲等医院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不容乐观,应从预防、控制、管理等多方面着手, 提升临床护士化疗职业防护水平。

  • 标签: 护士 化疗防护 知识 态度 行为 非肿瘤科
  • 简介:目的了解护生AIDS知识来源及AIDS知识态度行为,为开展AIDS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51名护生进行AIDS知识调查。结果护生获得AIDS的知识来源依次是宣传资料、电视电台、报纸杂志;AIDS的一般知识8道题,正确率为64.0%;AIDS的防治知识15道题,正确率为62.8%;对待AIDS态度10道题,正确率为60.9%。结论护生所拥有的AIDS知识相对不足,建议开展多种形式的AIDS宣教活动,以不断提高和强化学生的AIDS知识。

  • 标签: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 简介:[目的]了解病人对病人安全管理的认知、行为和参与态度现状,分析病人意愿行为倾向,为进一步推行病人安全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病人参与病人安全态度调查问卷对某三级医院的207名外科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人参与病人安全态度整体均分均高于中等水平,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得分最高,知情情况得分最低。学历、年龄、居住地等是影响病人参与病人安全态度的主要因素。[结论]病人参与病人安全的积极性较高,但对安全知识及安全管理的认知水平较低,全面落实病人参与病人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 标签: 病人安全 态度 外科
  • 简介:目的调查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现状,为护理教育者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设的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问卷,对武汉市4所不同层次的594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总分为(3.42±0.61)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学习体验(3.89±0.80)分、对护理专业的认识(3.64±0.75)分、个人学习习惯(3.13±0.80)分、学习兴趣(3.08±0.85)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态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由高到低依次为三本、大专、一本、二本。护理本科生学习态度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专科生在学习体验、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学习习惯维度上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态度整体呈积极倾向,有较高的学习体验,但学习兴趣一般;三本院校学生学习动机最强,二本院校学生最弱。

  • 标签: 学生 护理 学习 态度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分析我国死亡态度的发展现状及规律,探讨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的方向。方法检索2003~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有关死亡态度的文献,对纳入文献的年度发文量、第一作者地域分布、单位发文量、期刊分布、合作撰文、基金资助情况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出有效文献390篇,年度分布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一作者地域分布广泛;第一作者单位多属于学校机构及其附属医院;统计源期刊发文95篇,占总文献的24.36%;193篇文献为合作完成,合作度为2.33;基金资助的文献共有98篇,占25.13%;文献类型以调查研究为主(199篇);问卷调查中,以DAP-R为调查死亡态度工具的文献78篇;死亡教育文献21篇;以"死亡态度"为关键词的文献168篇。结论我国死亡态度的研究发展迅速,但文献的质量有待提升,在死亡教育培训上仍需继续加强研究,以构建完整成熟的教育模式。

  • 标签: 死亡焦虑 死亡态度 死亡教育
  • 简介:[目的]分析澳门高等院校全体护理本科生生死态度的现况。[方法]结合质性、量性研究方法,采用《生命态度量表》及深度访谈法对209名护理本科生的生死态度进行调查。[结果]量性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生死态度的积极程度高于台湾常模(P〈0.001)。质性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人生理想不明确;能为自己的人生作抉择,并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存在感主要来源于与他人尤其是家人的关系;有强烈而自然的爱与关怀的意愿,认为照护死亡是护士的重要职责,但作为护士,爱与关怀的能力尚不足;困难重重的生命经历;对死亡的感情包括好奇、恐惧、悲伤、遗憾和接受。[结论]澳门护理本科生的生死态度相对于台湾常模比较积极,但仍存在提升空间。量性或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更有助于对研究对象生死态度的全面呈现。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生死态度 质性研究 量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