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设护理博士高级质性研究课程并评价教学效果。方法构建护理学博士核心课程高级质性研究,以8所院校护理学博士研究生作为教学对象,以混合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从学生线上参与情况、课程成绩、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总结与反思4个方面对课程进行教学评价。结果3期学生课程访问次数分别为2274次、2679次、1776次;参与讨论发文402次、428次、524次。学生课程平均成绩为78分、74分、79分。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给予较高评价,认为高级质性研究课程对学生质性研究学习及实践训练有极强的帮助,提高了学生对质性研究的评判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结论高级质性研究课程在国内率先启动和实施了护理质性研究课程教学及实践训练,弥补了国内各院校护理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自主性较大、缺乏统一标准的不足。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质性研究的理解,提升教学质量。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高级质性研究 课程建设 混合式教学
  • 简介:美国高级实践护士通过4种临床岗位(开业护士、临床护理专家、护理麻醉师和产科护理师)为大众提供初级医疗和保健服务,其教育要求也从硕士学位演变成护理临床博士学位。该文对护理临床博士学位的起源、发展以及课程设置进行介绍。护理临床博士从2004年正式设置,在大量科研成果的支持下和护理学科内部、整体医疗大环境的催化下得以曲线性高速发展。其课程设置遵从美国护理院校联合的《高级护理实践临床博士教育精要》课程指南及3步走的统一管理模式,为高级实践护士职责和胜任力提供了保障。高级实践护士从业的独立性得以不断改善和提高,良好的就业前景不容忽视。希望美国护理临床博士的发展历程以及高级实践护士的发展演变史会给国内的护理教育者和上层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带来一定的思考。

  • 标签: 高级实践护理 护士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临床博士
  • 简介:目的构建护理学博士护理哲学与理论构建课程内容与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该课程的实施效果。方法由2所护理学院教师组成核心课程团队,通过研讨形成课程内容及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案并在8所院校实施,采用自制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学习效果。结果自2015年3月—2018年1月共实施4期课程教学,102名学生参与线上及翻转课堂的课程学习并填写问卷。82.4%(84/102)的学生认为开设护理哲学课程非常有必要,88.2%(90/102)的学生认为开设护理理论构建课程非常有必要。4期学员对课程学习内容大部分掌握或完全掌握的比例为44.1%-89.2%。结论该课程促进了研究生对护理以及护理哲学与护理实践的理解,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教学资源的共享,并促进我国护理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合作。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课程 护理哲学与理论构建
  • 简介:该文以美国纽约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护理学院的护理哲学博士项目为例,介绍和分析了美国护理哲学博士教育中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包括从申请要求和录取到最后博士毕业的各个环节。并总结了一些值得国内学习和借鉴的做法,如招生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及潜力的考核,课程设置上的系统化和个性化,以及加强阶段性考核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科研能力培养
  • 简介: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仍显不足,但也呈现出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探索博士研究生能力培养中的问题,总结护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经验尤为重要。该文基于护理博士研究生11年的培养经验,从护理博士研究生四阶段式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双师型导师队伍的建设、临床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建设、培养质量监控与制度保障以及实施成效等方面对护理博士生的培养进行总结.为提高护理博士生培养质量提供启示。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基于能力的教育 博士教育
  • 简介: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同年开始招收护理硕士研究生,2002年开始招收护理本科生,为护理学博士、硕士授权点,主办国家级期刊《护理研究》,建设有省级品牌专业——护理学,是山西省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最高学府。学院成立以来,以王斌全院长提出的“爱心·仁术”为核心文化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创新能力为核心、专业学习为重点、社会实践为纽带,培养本科、硕士多层次护理人才。

  • 标签: 山西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 学位授权点 博士 护理硕士研究生 高级护理人才
  • 简介:为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我院临床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安全、满意、优质的护理服务,根据《山西省卫生厅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办法》,我院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我科从2010年6月起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2010年9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和优化护理服务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真正实现了病人满意、护士满意、医生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1资料与方法

  • 标签: 护理服务模式 妇科病房 工程 临床护理工作 应用 前期准备工作
  • 简介:目的探讨批量白内障复明手术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229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时间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月为实验组;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1041例患者对照组,根据对照组出现的相关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在实验组实施,比较2组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异常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白内障手术患者异常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全各项制度,采用标准的临床护理路径,重视消毒隔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心理护理,合理的安排人力资源,可有效避免批量白内障手术出现的安全问题。

  • 标签: 白内障复明 批量手术 安全问题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10年7月~9月200例行白内障复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CNP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总结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到95%。结论CNP护理模式规范了护理操作程序,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切实可行。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白内障 复明工程
  • 简介:[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为门诊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依据优质护理服务的标准,通过更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制订护理标准、培训教育先行,关注病人感受、规范服务标准,以真诚化解矛盾、以细节体现品质,督导激励并行、挖掘护士潜能等系列活动,为病人提供满意的贴心服务。[结果]门诊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率以及门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门诊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树立良好的护理品牌形象,增强医院竞争力和社会影响。

  • 标签: 门诊 优质护理服务 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在各个医务场合进行落实,而如何高质量地完成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则成为护理实践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次研究立足于消毒供应中心,针对本中心的服务内容与特点,就提倡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给予了建议和意见,促进本中心的护理服务质量提升。

  • 标签: 优质护理 服务 示范工程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
  • 简介:摘要:现阶段,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化工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工业的迅猛发展,但是工业生产中都会存在污染问题,对应的环保工作也要引起足够重视,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管理。工程实践表明,绿色发展对化工生产具有直接影响,业内相关人员必须结合这一理念进行分析,积极引入绿色化工环保技术,保证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考虑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部分技术应用方面尚未成熟,本文结合绿色化工环保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业内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借鉴价值。

  • 标签: 绿色化工技术 化学工程 发展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传帮带”工程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雾化治疗患者的主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由治疗护士按平时自己工作流程为患者护理。观察组,由“传帮带”的“师父”指导,“徒弟”护士执行,给慢阻肺患者雾化治疗时,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床旁指导、改变患者雾化治疗时的体位、指导家属给患者雾化后拍背、鼓励主动咳嗽排痰等主动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提高,P<0.05。结论:“传帮带”工程下的主动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雾化治疗患者治疗效果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传帮带”工程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雾化治疗 主动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