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从护理安全管理出发,提出了在护理管理实践中如何及时地发现不良隐患、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护理工作优质高效地进行。

  • 标签: 护理安全 隐患分析 安全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安全护中的常见问题及相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与工勤人员各9名,对所有人员在整改前后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现场措施落实情况,展开全面的调查与研究。结果:经整改措施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与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现场措施落实情况,出现了显著的改变。结论:面对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安全护中的各项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及落实情况,避免职业暴露现象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安全防护 工作人员
  • 简介:摘要:目标: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预防护理安全中的作用。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800名入院患者被选定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00人。对照组提供日常护理,观察组提供护理安全管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安全风险的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7.78%和对照组77.78%的差异在统计上很大,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大大低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在统计上很大。结论:内镜患者安全管理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成果,提高了护士对预防和控制不安全因素的认识,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减少了风险事件,并促进了临床应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内镜护理 安全防范
  • 简介: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服务对象是患有各种疾病的患者,除心理、精神病等外,绝大多数的患者患有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疾病.患者所有的血液、体液、分泌排泄物等均应被视为传染媒介[1].美国职业安全协会倡议,在接触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黏膜、破溃的皮肤;处理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物品;进行静脉穿刺和其他操作(换药、导管)时必须戴手套[2].那么我国的护士在护理患者时,安全护工作做得如何?现将在临床观察护理操作技术及护士安全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如下.

  • 标签: 护士 安全防护 护理 职业安全 安全意识
  • 作者: 余庆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08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8期
  • 机构: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科,重庆400000
  • 简介: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HIV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泪水、乳汁、脑脊液、羊水和尿液以及其他液体、渗出液、分泌液中,目前仅证实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与体液可以传染,并且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随着艾滋病的迅速蔓延,危害护理人员健康的潜在因素日益增多。据统计医护人员群体中,遭遇职业暴露几率最大的是护理人员(事故率为63%),其次是临床医师(事故率为14%),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避免危险因素的伤害,正确应对职业暴露,积极做好防护。

  • 标签: 艾滋病;护理;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 简介:职业安全是近来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1998年美国召开了首届“护士健康与安全”国际大会。会议突出的口号就是,为了关爱病人,我们应首先关爱自己。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士是暴露的最危险群体。但是护士对职业中的危险因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要提高职业安全范意识,采取防范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损伤 防护
  • 简介: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和公安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医院安全范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医疗机构逐步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三防系统,以提升安全范工作水平,减少涉医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 标签: 安全防范工作 医院 违法犯罪活动 医疗机构 办公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介绍配药用安全护器的制作方法。包括掰部单元和握部单元,所述掰部单元包括掰部筒体,所述掰部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弹性层,掰部筒体的下部开口处还设安装开启头,开启头上设有掰部通孔;握部单元中包括握部筒体,握部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二弹性层,第二弹性层与握部筒体的内壁共同构成第一密封腔体等结构。通过掰部单元与握部单元组合的整体式结构,配药使用时将安瓿瓶置于第二弹性层上部形成的放置座上,将掰部筒体下部的开启头套装在安瓿瓶头部,随后掰动掰部筒体,即可将安瓿药瓶的头部折断,整个折断过程中操作者无需与安瓿瓶接触,如是金属铝盖则用金属开启头向下按压开启;塑料瓶盖,则用翘片开启;输液袋拉环则用输液袋钩。安全器两头安装有砂轮,方面使用。

  • 标签: 配药 安全防护器 护理创新
  • 简介:目的加强护理人员对眼科病人的安全管理。方法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针对眼科病人存在的安全问题,制订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把好关键过程的管理,建立三级监督机制等。结果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基础护理合格率;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率和差错发生率;提高了健康教育覆盖率和病人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结论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建立防护措施、把好关键过程管理、实施监督控制是眼科病人安全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ISO9001 眼科病人 过程管理 监督机制 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严峻,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工作人员长时间接触化学消毒剂、频繁进行消毒操作,容易造成皮肤伤害、呼吸道感染等安全问题。因此,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安全护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对于确保防疫物资的供应和保障员工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下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安全护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 安全防护 防护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护士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护措施。方法对外科(包括普外科及肝胆胰外科、小儿外科、甲状腺外科、肛肠外科、乳腺及血管外科、胃肠外科、心胸外科)6个病区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3年中的不安全因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外科护士工作中存在针刺伤、腰背疼痛、腰椎间盘突出、接触感染性液体及来自患者和家属的暴力等不安全因素。通过加强安全教育、设立针头废弃桶、实行标准预防、正确使用各种设备、减轻工作压力、暴力行为的防护,以上不安全因素可明显降低。结论外科护士工作中确实存在不安全因素,通过正确的防护可以降低其发生率甚至避免。

  • 标签: 外科护士 工作 不安全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安全管理采用安全护标识管理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安全护表示管理,统计治疗期间的风险事件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少,且明显比对照组少,风险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神经内科 安全管理 安全防护标识 风险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静配中心对静脉输液相关化疗药物进行集中调配和安全护管理措施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8年6月开始实施静配中心对静脉输液化疗药物集中调配并开始安全护管理措施的执行,按照实施管理的时间划分,对比实施管理前(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对照组)与实施管理后(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观察组)的药物调配情况。结果:观察组药物错配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输液 化疗药物 集中配置 安全防护管理
  • 简介:【摘 要】由于医院的整体环境较为特殊,其内部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相关的护理人员处于此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中以及其特殊的服务对象直接决定着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为了进一步提升外科护士在工作中的危险因素的认知,最大限度的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全方位的做好安全护对医护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了解外科护士在职业活动中面临的危险因素,不断加强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树立起职业的防护意识,做好日常的防护措施,能够尽最大的可能性减少对护士的伤害,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外科护士 医疗工作 危险因素 安全防护
  • 简介:从本院急诊科的角度出发,系统论述急诊专科护士建立的必要性及急诊专科护士的培养、急诊科护士的安全意识防护问题。

  • 标签: 急诊 专科护士 护理 培养 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与安全范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于 2017 年 1月至 2018 年 1月间收治的泌尿外科老年患者 90例,并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安全范措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与对风险因素的控制。结果实验组风险发生率为 4.44%;对照组风险发生率为 20.00%。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质量,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中常常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护理风险因素,加强对护理风险因素的安全范,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泌尿外科 护理风险 安全管理
  • 简介:邮编:441200【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制的职业安全护有效性。方法: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2021年1月开始实施优化职业安全护管理(研究组),与2021年1月前实施的常规职业安全护管理(参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管理的有效性。结果:两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管理后对比的自我防护意识评分、满意度评分、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及抗肿瘤药物配制差错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制中实施优化职业安全护管理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护意识,减少药物配制中差错和意外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抗肿瘤药物 护理安全管理 职业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