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感染中多次感染发生的特点和探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2例发生多次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医院感染例次率为5.58%。患者的老龄化,基础病多,病情重,住院时间长和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发生多次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无菌操作,保持患者口腔、鼻腔和外生殖器清洁,保持病室空气和物品的消毒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多次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多次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机械通气撤离(简称撤机),是指使用机械通气的原发病得到控制,患者的通气与换气功能得到改善后,逐渐地撤除机械通气对呼吸的支持,使患者恢复完全自主呼吸的过程[1].2002年1月~2004年6月,我院MICU共有23例肺心病患者有2次以上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最多为9次,平均4次.其中21例成功撤机.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技术 机械通气撤离 病情观察 呼吸肌 气管插管
  • 简介: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现,原有的环式约束带对于病人的约束存在局限性,为此设计一种平面式躯体约束带,其特点在于用平面约束代替环式约束,增大约束面积,有效增强对于病人上半身的约束效果,限制病人坐起,减少坠床、撞伤等并发症或意外的发生,降低治疗护理工作难度,同时最大限度使病人感到舒适,避免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破损,保证病人安全。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躯体约束带 平面 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64例)、实验组(64例),分别为患者提供彩超检查、红外热成像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符合率,同时分析医用红外热成像在患者治疗后的皮肤温度。结果: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有明显优势,检查符合率更高,患者治疗前后皮肤温度差异大,治疗后检测温度更低,(P<0.05)结论: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彩超检查 医用红外热成像 健康管理 应用
  • 简介:报告了1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内干涉断层成像的护理配合,行术前准备、心理疏导及加强术中各项指征监测,预防并发症等。本组2例术中出现高血压、心绞痛等一过性并发症,1例发生血管内膜撕裂及夹层,置入支架后症状逐渐缓解,复查OCT示支架充分覆盖病变部位,与血管壁均贴合良好,未见斑块组织突入管腔,其他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

  • 标签: 冠状动脉 光学干涉断层成像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T检查中患者焦虑和图像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对2组CT图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伪影出现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CT检查,有效避免CT扫描图片中移动伪影的产生。

  • 标签: CT检查 扫描 伪影 护理
  • 简介:总结98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检查前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评估、监测心率、指导呼吸屏气训练、进行碘过敏试验及相关准备,检查中建立合适的静脉通路、严密观察造影剂有无外漏,检查后做好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 标签: 冠心病 宝石能谱CT 冠状动脉成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镇静护理在癫痫患儿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120名患儿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注射镇静药物后入睡时间和入睡后完成检查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在20min~1h内入睡的人数显著多于参照组患儿,实验组经综合镇静护理后的患儿入睡后完成检查成功率为100%,显著高于参照组检查成功率70%。结论:综合镇静护理在癫痫患儿磁共振成像检查中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综合镇静护理 癫痫患儿 磁共振成像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多次人工流产者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安宫黄体酮序贯的意义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之间收治的多次人工流产患者153例,将其按照一般资料对照分为两组,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戊酸雌二醇联合安宫黄体酮序贯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间以及血运情况(RI指数、PI指数)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P<0.05)阴道流血时间以及血运情况(RI指数、PI指数)均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安宫黄体酮序贯的多次人工流产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可以帮助患者缩短阴道流血时间,恢复子宫机能。

  • 标签: 多次人工流产者 戊酸雌二醇 安宫黄体酮序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冠脉成像检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选择80例本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收治时段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所有患者均行CT冠脉成像检查,并通过抽签方法将患者均分成对比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比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比较二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比组CT冠脉成像检查总完成率分别是97.50%和77.50%,观察组明显比对比组高(P<0.05)。结论:于老年糖尿病患者CT冠脉成像检查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增进成像检查完成率,干预效率较优。

  • 标签: 护理 CT冠脉成像 老年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采用全方位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随机选择60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需要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并采取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全方位系统护理。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病患指标数据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数据接近。不同方式护理后,其中实验组焦虑评分(38.78±4.24)低于对照组(45.32±5.90),实验组的呼吸频率(17.81±1.22)低于对照组(19.64±4.13),实验组的心率(73.95±5.19)低于对照组(82.07±5.92)。P < 0.05。结论:从结果来看,临床上,对于需要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实施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病人检查过程的顺利进行,效果明显。

  • 标签: 全方位系统护理 磁共振成像 传统常规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亲情护理服务模式在核磁共振(MRI)增强成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MRI增强成像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MRI增强扫描检查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检查时间、一次性成功率、不良反应率、检查舒适程度、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亲情护理服务模式可缩短MRI增强成像检查患者的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增强患者舒适度,缓解不良情绪。

  • 标签: MRI 增强成像检查 亲情护理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2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88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44例患者作为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余下4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接受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检查成功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检查成功率,应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检查
  • 简介:摘要: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刚开展的成像技术,现已成为重要的医学影像诊断手段,而核磁共振对比增强造影剂是一种能够增强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磁共振信号对比程度的药物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对病灶的检出与定性,治疗效果的评估有很重要的价值。不仅可以使原有图像更为清晰、病变显示信息增多以外,还可以改变分子结构及药物性质,使功能成像及肿瘤靶向性成像得以实现。

  • 标签: 核磁共振 成像对比 造影剂
  • 简介:目的探讨起始课对激发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方法将2009级97名学生随机分成试验组(49g)和对照组(48g),试验组先采用章起始课的方法演示典型病例的救护过程,再进行单项操作演示、理论讲授、提问和讨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理论、单项操作演示、提问和讨论的方法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教学。结果试验组在总体教学效果、操作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情感态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起始课策略教学可激发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生 动机 起始课
  • 简介:摘要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的发展和转变,整体的护理机制开始在我国医院范围内全面的推行,而如何更好地激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与患者之间一种良好的沟通模式,仍然是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鉴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医护管理者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的方式方法,并提出具体优化策略,旨在为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与稳定。

  • 标签: 护理管理者 护士 工作积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磁共振检查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时的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90例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9月期间为了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到我院采用磁共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40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检测耗时和焦虑情况。结果:经过全程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在耗时和优质护理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有助于磁共振检查的顺利完成并缩短检测时间,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值得在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过程中推广。

  • 标签: 磁共振 肝肿瘤 特异性成像检查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辅助玻璃体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59例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辅助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对其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59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术中光学相干断层像辅助玻璃体切除术中巡回护士熟练掌握手术配合要点,并提供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0CT 术中OCT 玻璃体切除术 手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