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采取变换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中抽选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有患儿43例,接受变换体位护理,对照组有患儿43例,接受常规体位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儿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率、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40、10.578、6.731,P

  • 标签: 变换体位护理 新生儿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并探讨气管插管套囊位置定期变换对减少气道黏膜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及对症治疗、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套囊位置不进行定期变换,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套囊位置均进行定期变换。观察并评估气管插管后第5d、第10d气管插管套囊位置周边气道黏膜红肿、破溃情况,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相关标准评价并统计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插管后第5d、10d的气道粘膜红肿、破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气管插管 套囊位置定期变换 气道黏膜损伤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透析前端输血对透析凝血的影响。方法对14例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重度贫血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行常规血液透析(对照组)与常规血液透析并在透析过程中透析前端输血(观察组)各66例次,观察比较两种情况对透析外观凝血标准、透析血室容量下降率的影响。结果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前端输血对透析凝血影响比常规血液透析不输血时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过程,在透析前端输血存在一定的利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外循环促进凝血的因素等选择合适的输血途径。

  • 标签: 血液透析 输血 透析器 血液凝固
  • 简介:[目的]比较精密输液与普通输液安全性能。[方法]将400例需静脉治疗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精密输液组和普通输液组各200例,观察治疗期间两组病人排气成功率、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情况。[结果]精密输液组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输液组(P〈0.01);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输液组(P〈0.01)。[结论]精密输液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且保证了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精密输液器 普通输液器 安全性能 回血 针头堵塞 皮肤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调整手术床变换截石位角度在重度前列腺增生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行重度前列腺增生切除术的62例患者,按入院顺序的单双号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截石位。观察组在术者切除3~9点位时,护士将手术床调整为头低臀高位,与水平位线呈向上20°角;在切除5~7点位时,将手术床调整为头高臀低位,与水平位呈向下15°角,使切除前列腺区域,完全清晰显露。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前列腺切除率较对照组高与再次入院手术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调整手术床变换截石位角度行重度前列腺增生切除术,术者操作舒适,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前列腺切除率高、再次入院手术率低,有较好的手术效果。

  • 标签: 重度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截石位 护理
  • 简介:折安瓿是护士每同重复多次的操作,因折安瓿导致护士手部受伤的事件时有发生。从2005年9月开始,我科使用自制的笔筒式安瓿折断,受到护上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安瓿折断器 制作 护士
  • 简介:变压置换疗法(又称是负压置换疗法),是采用负压吸引使药液进入鼻窦,进行反复冲洗引流鼻窦内分泌物及局部用药治疗方法,于1941年由Proetz提出的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应用变压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成本低、操作简便,已作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一常见方法。但是因连接吸引的橡胶管和橄榄头需要每次清洗消毒,

  • 标签: 儿童慢性鼻窦炎 鼻-鼻窦炎 负压吸引器 置换治疗 输氧器 负压置换疗法
  • 简介:目的评价尿毒症患者用灌流与透析串联治疗后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将62例尿毒症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透析与HA型树脂灌流串联作透析-灌流(HP/HD)治疗(串联组);另一组仅作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中分子物质(MMS)、血尿素氮、肌酐,并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MS均显著降低,但串联组MMS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结论HA型灌流作HP/HD疗法,可清除患者体内的MMS,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次数亦可减少1/3,为尿毒症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 标签: 透析器 灌流器 串联 治疗 尿毒症 疗效
  • 简介:介绍一种新型留尿工具的制作及使用方法。留尿由接尿漏斗、接尿袋、留尿试管3大部分组成,依借吸盘、带纹路的手柄、连接带、试管接口、支管彼此连接固定构成。留取尿样时,尿液经漏斗下口流入留尿试管,尿液过多时经接尿漏斗上的支管溢流到接尿袋内,留取尿液完毕后,可通过吸盘先将此留尿暂时固定在厕所墙壁瓷砖上;等患者着装完成后,将留尿试管取下,拧上盖子,留尿完成。该留尿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非常人性化,不仅避免尿液外流污染,而且尿样标本更准确可靠,患者留取尿标本的依从性也大大提高。

  • 标签: 留尿器 人性化护理 基础护理 技术革新
  • 简介:脊柱融合术是治疗脊柱疾患的一项基本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椎间融合被用于脊柱融合术,脊柱椎间融合植入植骨融合术已作为常规手术开展,植入椎间融合是脊柱椎间融合植入植骨融合术一项重要步骤。以往临床将减压所取的椎板、棘突、

  • 标签: 明胶海绵 椎间融合器
  • 简介:作者将一次性输液针头保护套用于输液过程中需静脉注射药物时夹闭输液管用,效果较好。1方法静脉输液时保留针头保护套,静脉注射药物时,无须关闭调速.可先将输液对折,再取出保护套套于反折处。注意套入时应将其反折处到达保护套的顶端,静脉注射完毕,取下保护套即可。

  • 标签: 一次性输液器针头 保护套 静脉注射药物 妙用 输液过程 输液管
  • 简介:气管切开患者,在拔管前通常需要试行堵管,待呼吸平稳,无胸闷、憋气并能自行排痰后方给予拔管。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气管套管都没有与之配套的堵管器材,护士多采用棉签或橡皮塞堵管,操作不便、外形不美观且不易达到安全及灭菌要求,并且从半堵至全堵需采取不同的材料或需重新制作,

  • 标签: 气管切开患者 堵管 制作 应用 自行排痰 气管套管
  • 简介:针对普通输液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不溶性微粒进入机体,造成各种危害,提出精密过滤输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以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精密过滤输液器 不溶性微粒 过敏反应 静脉炎
  • 简介:吸痰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抢救仪器。吸痰是解除危重、昏迷及麻醉等患者呼吸道痰阻塞的操作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相关物品,如无菌钳、吸痰管、生理盐水等,如放置不当容易被污染。因此,我们设计了吸痰旁附带托架及托架圈,托架上放3个塑料罐(图1),解决了相关物品存放的问题,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吸痰器 托架 设计 抢救仪器 生理盐水 痰阻塞
  • 简介:摘要:鼻腔导管固定,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橡胶塞,其特征是在橡胶塞两侧固定设有鼻夹,橡胶塞中央设有三个条形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给病人进行插管治疗时能够牢固固定导管,且避免了胶布过敏反应,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 标签: 鼻导管固定器 临床 实践
  • 简介:病室环境要求相对湿度一般是50%~60%,对不同疾病,病室湿度应有所区别.目前,病室湿度还达不到随季节变化的要求,特别是在冬季.

  • 标签: 冬季 病室环境 病室湿度调控器 暖气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