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我院利用实习初次来院的机会,在1周内每天对其进行一次“陌生环境”体验活动。具体做法:将实习分为3人或4人1组,按预先设定好的不同路线,依次找到相应的科室。并以相应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签字为据,最后返回到出发地,同时记录时间。如急诊科→CT室→门诊检验科→骨科病区→手术室→病区药房→住院结算处等,各小组要完成2条或3务不同的路线。

  • 标签: 实习生 环境 科室主任 住院结算处 记录时间 病区药房
  • 简介:【摘要】 护理专业实习初入临床时会受到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等方面变化的影响,因而会出现许多实习适应问题。而实习适应的好坏对护、学校乃至医院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护生在实习期间的适应状况,顺利完成护的角色转变,本文从护理专业实习实习适应的概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途径等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护生在实习期间的适应状况,顺利完成护的角色转变,为临床实习管理工作和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护生 实习适应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实习带教实践对实习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影响,评估带教实践的效果,为护理教育和实习培训提供指导和建议。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收集护理实习带教实践的相关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分析实习的专业技能提升情况和职业素养培养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实习带教实践对实习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带教实践能够提高实习的临床操作能力、沟通技巧、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为其未来的护理工作奠定基础。结论: 护理实习带教实践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实习的专业技能提升和职业素养培养。通过持续的带教实践,可以提高实习的综合能力,加强其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其未来成为优秀护士提供良好的培训和支持。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带教实践 专业技能 职业素养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带教当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始于2020年1月,结束于2021年1月,研究对象是60例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选择30例实习作为实验组,其接受情景模拟教学。选择30例实习作为对比组,其接受传统带教。比较两组成绩考核指标。结果:实验组实习的成绩考核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运用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带教当中,可提高实习护理技能。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护理带教 情景模拟教学
  • 简介:摘要:护理临床实习是护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是整个护理教学工作的关键。带教老师应注重护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尊重护的个性,体现“以人为本,教学相长”的理念,使护生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护士。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直接关系着护未来的职业生涯,针对这一关键环节,从带教老师的角度,谈谈在带教期间的几点感受,现将实践和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护理 实习生 带教 体会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死亡是所有人都必须接受的一个经历,但是因为所受教育、文化以及宗教等客观因素的不同影响,从而导致我国大部分人民对于死亡这个话题都是非常忌讳的。死亡态度就是指对自己、或者是对他人死亡,以及濒死的一种情绪与倾向评估。而临床医护人员往往要直面死亡,如果护理本科实习对于死亡缺乏科学理性的认知,同时也不具备正确处理死亡问题的能力,不仅无法满足临终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甚至还会对自己专业角色产生质疑。

  • 标签: 护理本科实习生 临床死亡态度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护理实习实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择取 60名护理实习,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30名护实施常规带教,研究组 30名护实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照分析两组实习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以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P<0.05;从综合能力评分来看,研究组临床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护理操作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护理实习实施循证护理带教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理论考核成绩,而且还可以提高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使护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实习效果确切。

  • 标签: 循证护理带教模式 护理实习生 实习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的带教与风险管理。方法 对我院 89名护理实习从进院到离院全程实施风险管理。通过岗前培训,增加风险意识,了解职业法规,熟悉医院环境,规范带教制度,护理部定期收集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和实习的反馈信息,进行阶段考评等方法进行风险管理。结果 89名护理实习临床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实习过程中无风险事件发生。结论 在护理实习带教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工作责任心,减少护理风险对患者及实习的伤害。

  • 标签: 实习 带教 风险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大专实习临床沟通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实习的22名护理大专进行6次沟通技能培训。用沟通技巧分量表分别于培训前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培训结束后,学生对培训目标达标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结果培训后护理大专的沟通技能评分为(71.71±8.90)分,培训前为(62.14±11.78)分,培训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0,P=0.001)。20名学生认为达到自设的培训目标。结论沟通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理大专沟通技能。

  • 标签: 教育 护理 协士 临床实习 信息交流
  • 简介:毕业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阶段,也是从单纯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过程[1]。临床能力,广义是指医护人员在医疗及护理服务机构中为服务对象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能力,狭义是指医护人员顺利完成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诊疗护理活动所必需的能力[2]。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护理专业实习的评价仅限于用理论(技能)考试成绩或实习出科的简单评语。

  • 标签: 教育 护理 临床实习 评价研究 临床工作能力
  • 简介:目的探索改进本科护理专业实习实习带教工作的方法,深化临床教育内涵。方法针对本科护理实习的培养目标,从设置实习计划、营造良性实习环境、培养临床工作综合能力等方面人手,提高实习的临床实践能力。结果本科护理实习普遍认为带教计划安排全面,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临床实习得到很大提高。结论通过改进临床带教工作,使本科护理专业实习在医院实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锻炼,从而保证了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 标签: 护理 临床教育 实习生 本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实习管理中开展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2021年7月起实施实习风险管理,将实施风险管理前(2021年1-6月)的40名实习作为A组,将实施风险管理后(2021年7-12月)的40名实习当作B组,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B组风险事件发生率(5.00%)较A组(30.00%)低(P<0.05)。结论 在实习管理中,通过开展风险管理,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实习生 风险管理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门诊导诊实习作为专科护士队伍中新加入的一支新生力量,为保证其培养质量,提高其综合素质,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熟练掌握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培养良好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有着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因此,做好门诊导诊实习带教工作不仅是护理教育教学管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是当前临床护理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门诊导诊实习带教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对门诊导诊实习带教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措施。

  • 标签: 门诊导诊 实习生 带教
  • 简介:摘要:护理本科实习心理韧性是影响其职业适应与成长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阐述了心理韧性的核心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包括压力应对理论、复原力理论和积极心理资本理论,为理解护理实习心理韧性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探讨了影响护理实习心理韧性的多维度因素,包括个人特质(如自我效能感、乐观主义)、社会支持(如家庭、教师和同伴的支持)、职业认同感以及实习环境(如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整体而言,增强护理本科实习的心理韧性是提升护理质量和培养未来护理人才的重要策略。

  • 标签: 护理本科实习生 心理韧性 研究进展 职业适应 教育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实习实习带教中应用分层次培训的带教效果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40名护理实习为调查样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观察组给予分层次培训带教,对两组实习带教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实习技术操作、理论知识、人文素养、病历书写、沟通能力评分以及考核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对带教方式、带教内容、带教效果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带教针对性更强,带教效果更理想,实习满意度更高。

  • 标签: 实习生带教 分层次培训 带教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冠疫情期间护理实习实习意向及心理状况调查分析。方法:选择新冠疫情期间某医院护理实习共72名,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取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自制问卷完成,分析期间实习的心理状况和实习意向等情况。结果:经分析发现,在停止实习感受的问卷中,期望参加医院抗疫一线的实习有12名(16.67%),期望可以正常上班的有38名(52.78%),不太在意的有14名(19.44%),占比较低,持有正好能够在家休息的学生共16名(22.22%);在实习时间的分析中,已经实习好久的有38名(52.78%),同刚开始实习没多久的34名(47.22%)差异不大;经分析已经正式工作,还会继续申请参战的情况,显示一定会者的占比最高共46名(63.89%),并不会的占比极低共2名(2.78%);总体上72名实习心理状况较佳,总分>160 分的共6名,占比8.33%,而总分≤160分的共66名,占比91.67%;相较于成人常模,实习SCL-90量表因子均分中,排除精神病性、恐怖因子,剩下7个因子的均分均较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冠疫情期间某医院护理实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自制问卷,发现他们有较强的心理状况和实习意愿,可在不直接接触新冠肺炎患者的科室中,医院和学校适当安排护生在其中进行临床实习,做好对实习的防护培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新冠肺炎 心理状况 实习意向
  • 简介:目的探讨开展护理实习全程导师制的效果,全面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及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将2009级138名护设为观察组,2008级113名护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1名带教老师与1名护构成全程导师教学模式,由导师负责其实习期间的督导及检查工作。护理部使用护对带教老师评价表及带教老师对护评价表,每月实施双向评价,并将两组护全年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统计全院护理不良事件,将2008级与2009级护生发生一般差错、安全隐患及护理投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开展护理实习全程导师制后,护理实习各项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开展前(P〈0.01或P〈O.05);护理差错及投诉的发生显著低于开展前(P〈0.01或P〈0.05)。结论护理实习全程导师制的开展,全面提高了护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及减少了护理差错、护理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全程导师制 临床教学 综合素质
  • 简介:目的根据不同阶段进急诊科实习的学生特点,选择合理的带教方式进行临床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实习期间获得最大临床实践知识。方法以完成教学大纲要求为前提,分3阶段进行,第1阶段(实习的第1至第3个月)以强化护理“基本功”和急诊专科技术的理论指导为主;第2阶段(实习的第4至第7个月)以护理“基本功”和专科技术实践并重;第3阶段(实习的第8至第10个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结果合理的带教模式,能使不同阶段的实习都有收获,临床教学满意度有较大的提高。

  • 标签: 急诊室 医院 临床实习 医院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实习实习末期对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影响其掌握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0年3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3月,在研究时间段内选取于本院实习的护共100例作为受试者参与此次研究,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护理实习实习的末期,调查其对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分析影响护对PICC掌握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100例护理实习对PICC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分为49-83分,平均值为(64.33±15.97)分,其中,28例(28%)护理实习得分<60分,59例(59%)护理实习得分为60-80分,13例(13%)护理实习得分>80分。单因素分析结果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学历、实习PICC科室数量、实施PICC输液次数、PICC操作失误次数、PICC冲管/封管次数,是影响护理实习对PICC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因素(P<0.05)。结论:护理实习实习末期对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中等,知识掌握全面性有待提高。应针对影响护理实习掌握情况的相关因素,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对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其独立处理PICC问题的能力。

  • 标签: PICC 护理实习生 相关知识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