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公司研制生产的动态供氧监测系统是一种电子信息类产品。它是以医院中每个病区为单位,对患者吸气数据进行统一有效管理的一套系统

  • 标签: 监测系统 供氧 电子信息 有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糖尿病中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护理的效果探究。方法:本次选取主要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糖尿病的患者71例,试验起始于2022年1月内,终止于2022年12月内,试验以双盲法进行分组,比对以2组开展,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护理。比对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肝硬化失代偿期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护理干预对应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危重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探讨。方法:以我院2021年3月到2022年8月收诊的60例危重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系统护理干预措施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低血糖次数(次)、血糖达标时间(d)、故障次数(次)、断图次数(次)2.12±1.21、5.12±0.54、3.54±1.24、1.24±0.64和6.35±1.27、8.54±0.64、7.45±1.64、5.41±0.53,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探头脱落、记录器打湿、电信号传输不畅、总发生率3.33(1/30)、0.00(0/30)、3.33(1/30)、6.67(2/30)和6.67(2/30)、6.67(2/30)、6.67(2/30)、20.00(6/30),有差异,(P<0.05)。结论:应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危重糖尿病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病情,并且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降低,这种护理措施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应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 危重糖尿病患者 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经桡、股动脉行心脏介入手术致循环系统动态变化,并总结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经桡动脉行心脏介入手术的50例患者及行经股动脉行心脏介入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比不同手术患者BP、HR、ECG、SPO2动态变化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并根据相关结果给予针对行的护理干预。结果 BP<90/60mmHg、BP<90/60mmHg两组拔除鞘管时发生率高于术中及术后;术中、拔除鞘管时、术后1小时,两组BP、HR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ST段下移、T波低平、U波延长、QRS波延长、Q-T间期延长异常情况差异明显(P<0.05)。结论 经桡、股动脉行心脏介入手术均可导致循环系统动态发生变化,为了维持循环系统功能稳定应对BP、HR、ECG动态情况持续监测。加强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疼痛干预、预防血容量不足、术前指导、心理护理、急救等护理干预,以提升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经桡动脉术 经股动脉术 循环系统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电话干预对腰椎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术后患者在自我照料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3年1月入住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一区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健康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电话随访。术后3个月于患者复查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自我护理、遵医行为、SF-36健康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电话随访 腰椎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4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53例)和常规组(5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干预,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施以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结果:在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动态血糖监测的相关指标中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护理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采用针对性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 简介:动态血压监测是通过仪器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血压的一种诊断技术,可提供24h内上百次血压测量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病及药物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可靠数据。我院选用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护仪,该设备操作简单、仪器小、重量轻,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小,使患者更容易快速熟悉和操作。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测量 血压监护仪 诊断技术 疗效观察 高血压病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网站日前发布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最新简报称,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出现H7N9禽流感病毒人际间持续传播的证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持续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今年以来新增的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实验室确诊病例,这些病例的感染源调查仍在进行。同时,我国继续加强监测和疫情分析,强化病例管理和治疗,与公众进行风险沟通并发布信息,

  • 标签: 持续传播 证据 人际 世界卫生组织 禽流感病毒 确诊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产科护士,探究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以便更好的进行管理。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我院产科具备丰富护理经验的46名护理人员,了解管理前后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情况。结果 观察管理前后产科护理人员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情况,可以看到管理后,皮肤或粘膜与孕产妇血液、羊水等接触、锐器损伤等发生率均有较大程度的降低,与管理前相比效果明显更好。结论 对于医院的产科来说,要想降低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发生率,就要对产科护士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做好日常护理中的有效防范,尽可能降低血液危险因素的发生。

  • 标签: 产科护士 血液传播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研究了针对母婴传播途径导致的新生儿院感问题的防控策略。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结论。建立健全的院感监测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监测体系应该能够及时识别感染迹象,并密切监测母婴传播路径,以便及早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和个人防护意识。医护人员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重要人员,其个人防护措施的严谨程度直接关系到院感问题的控制效果。同时,医疗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也至关重要。只有保持医疗环境的清洁卫生,才能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最后,加强家长的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

  • 标签: 母婴传播 新生儿院感 防控策略 医务人员培训 清洁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基于工时为基准的护理人员人力资源调配开展效果。方法:于2022.01-2022.12期间未采用人力资源调配;在2023.01-2023.12期间采用人力资源调配。比较不同时间管理效果。结果:2023年护理人员人均工时及主动加班情况较2022年时间长;2023年护理人员对调配管理及病人、护士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均高于2022年,并且参数差异成立(P<0.05)。结论:在护理人员人力资源调配中,采用以工时为基准的管理模式,利于提升护士及病人满意度,均衡各病区护理资源,于护理质量提升有显著增益。

  • 标签: 工时 护理人员 人力资源 主动加班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抽血室采取动态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6月门诊抽血室纳入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患者抽血时间分组,先入院50例患者采取科室常规管理模式(对照组),后入院50例患者采取科室动态管理模式(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抽血等候时间、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抽血等候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取动态管理模式可提升门诊抽血室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该管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动态管理 门诊抽血室 满意度 抽血等候时间
  • 简介:护理学期刊是护理工作者展示学术成果和实现知识更新的主要园地。护理人员在利用专业期刊时,最关注的往往是以刊载一次文献为主的“基础护理”、“护理临床”及刊载三次文献为主的“综述”、“进展”等支柱栏目下的专业文献,常常忽略或不太留意动态栏目下的信息报道。殊不知动态栏目与支柱栏目一样具有编辑导向、指导科研、帮助投稿和指导阅读之功能。作为护理管理者,为体现和发挥其领导作用与管理职能,在捕捉和涉猎相关信息的范围与角度方面应有别于一般的专业人员。就护理期刊而言,护理管理者应善于关注动态栏目变化、征文通知、编辑部启示和期刊动向等信息,以引导护理工作者增强信息观念和驾驭信息的能力。使其在各具特色的护理学期刊(以下简称期刊)中寻找适合需要的信息.遴选拟投期刊。

  • 标签: 护理学期刊 信息观念 栏目 学术价值 护理工作者 护理管理者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在对病人进行抢救和治疗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快速准确地为其建立静脉通路,为伤病员的生命赢得时间。因此,为加强护理人员在特殊环境如动态微光的条件下,进行静脉输液的操作,需要具备扎实的静脉穿刺技术。基于此,阐述了动态、微光下进行静脉输液操作训练的方法;并总结了操作训练的体会。以及提高护理人员在特殊环境中,进行静脉输液的技能,并在实际应用中达到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动态微光 静脉输液 输液操作训练
  • 简介:上海市护理学会官方微信自2016年1月起推出了“原创科普”栏目,邀请上海各医疗机构临床专业护理人员撰稿,“原创科普”文章以其科学性、可读性等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与好评。2018年上海市护理学会组织举办了“健康传播新势力”最受欢迎原创护理科普文章评选活动,经过前期初审、网络投票、终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9名,具体名单如下。

  • 标签: 上海市护理学会 科普文章 获奖名单 健康传播 评选活动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血透中心护士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因素,探讨防护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血透中心的29名护士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事件的发生因素,2022年1月起开始系统化的风险干预,从开展防护知识培训、重视新护士及进修护士的培训和监管、改进日常护士操作流程、督促护士落实各种针头的处理方法、锐器处理用具进行合理配置和放置、发生针刺伤后及时正确处理等方面进行改进,对比干预前后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发生率。结果:血透中心护士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风险因素主要为动静脉内瘘针刺伤、输液钢针刺伤、血液喷洒等,干预前后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血透中心 护士 血源性传播疾病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11 月至 2018 年 10 月收治冠心病患者 60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30 例 ) 与对照组( 30 例 ) 。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冠心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检出率。 结果:① 观察组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率( 93.33% ) 明显优于对照组( 76.67% ) ,(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室性早搏二 /三联 9 例 ( 30.00% )、房性早搏二 /三联 15 例 ( 50.00% )、室性早搏成对 14 例 ( 46.67% )、房性早搏成对 14 例 ( 46.67% )、短阵室上速 12 例 ( 40.00% )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房室传导阻滞 15 例 ( 50.00% )和房性早搏早发 16 ( 53.33%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动态心电图比 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佳,值得借鉴。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冠心病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