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3例颅眶沟通伤的急救和护理要点。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3例颅眶沟通伤患者进行术前急救和术后护理,包括常规护理、眼部护理、脑脊液鼻漏、心理护理和预防感染等。结果3例患者住院时间8~23d,中位数13.00d,其中1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左眼球破裂,经治疗和护理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出院后生活自理,其中1例左眼失明,2例面部毁容。结论颅眶沟通伤患者病情危重,良好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是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 标签: 颅脑外伤 颅眶沟通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儿童误服中毒的现况及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策略。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某社区所属幼儿园1~7岁幼儿意外误服中毒史情况及家庭存在易引起误服中毒的高危因素。结果被调查的840名幼儿中108名(12.9%)幼儿有误服中毒史,其中1~3岁52人(占48.1%);中毒原因中家长错误给药16人(14.8%)、幼儿自行误服92人(85.2%),毒物种类以药物居多,占71.3%;中毒后经紧急处理后就医28人、立即就医58人、无处理延迟就医22人。缺乏家庭安全教育、药物未正规安全保存、化工用品未妥善放置、家长知识缺乏等是家庭中存在幼儿误服中毒高危因素。结论1~7岁幼儿误服中毒发生率较高,应给予普及误服中毒相关预防知识及中毒急救处理技能。

  • 标签: 误服 中毒 小儿 现况调查 对策
  • 简介:[目的]调查三级医院急救中心抢救室收治病人的情况,改进急救中心的急诊工作。[方法]提取急诊分诊电脑录入的全部入住抢救室病人的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4年入住抢救室的病人共4167人次,主要以内科系统疾病为主,其中内科抢救3229人次(占77.5%),明显高于外科病人,主要分布在循环系统、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及中毒与物理损害。[结论]为管理者提供全年收治病人的客观资料,根据抢救室的病人构成对急诊专科护士进行有针对性培训,也可根据急诊病人抢救高峰等特点,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提高急救中心的综合救治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救中心 抢救室 病人
  • 简介:总结42例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特点为诱因隐匿多变且发病症状体征不典型,发病症状多样且常与其他病变相混淆,合并慢性病变且多种疾病并存。护理上全面把握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经抢救和护理,1例因合并高渗性昏迷、呼吸衰竭死亡,41例患者尿酮消失,血糖控制在8.5mmol/L左右,均病情好转出院,抢救成功率为97.62%。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老年 抢救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中山市三乡镇幼师现场急救知识培训需求,为开展幼师急救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10所幼儿园的120名幼师对急救知识培训的意见与建议。[结果]有效问卷116份,97.4%的幼师认为掌握急救知识重要;最希望参加培训的形式是授课视频结合情景模拟;36.2%的幼师希望的培训频率为每季度1次,31.9%的幼师希望每半年培训1次;46.6%的幼师希望每次培训时间为4h。[结论]幼师有学习幼儿意外急救知识的意愿,建议对当地幼师每季度或每半年培训1次,每次培训半天,培训可采用授课视频结合情景模拟的形式。

  • 标签: 幼师 急救知识培训 意外伤害 培训方式 培训频率 中山市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院前急救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00例院前急救患者进行MEWS评分,对处于不同评分阶段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院前急救处理等进行详细分析,评估患者病情预后及转归情况。结果:按照MEWS评分进行分组,0-4分1240例(对照组1),采用院前一般处理435例(35.08%);5-9分679例(对照组2),采用院前一般处理630例(92.78%);≥10分381例(观察组),采用一般处理37例(9.71%),采用院前紧急处理344例(90.29%);三个MEWS评分段一般处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以好转出院、急诊留观两个处理方案为主,总比例为67.09%;对照组2以转入专科病房为主,总比例为76.29%;观察组以转入ICU为主,总比例为75.59%;三个MEWS评分段疾病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采用MEWS具有重大意义,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预后和转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院前急救 病情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急诊室对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及转运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观察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6个月(对照组)及实施后6个月(观察组)急诊科室护理质量、意外风险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意外发生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情况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接诊时间、院前转运时间低于实施前,结论: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内转运中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意外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急危重症孕产妇 急救 院内转运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针刺伤的高发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分析2014年护士在工作中发生针刺伤的高发原因,管理部门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从2015年起采取职业安全培训、制定安全操作流程、提供合适的处置器具、管理者加强监管等方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将2014年218名护士与2015年220名护士干预前后针刺伤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015年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低于2014年(P〈0.01),2015年护士在注射、拔针及处理用毕的废弃物等各操作环节针刺伤发生率均较2014年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明显降低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有效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规范护士操作流程,确保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护士 针刺伤 职业防护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手消毒不规范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为提高外科手消毒的规范性提供参考。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93名手术人员进行外科手消毒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外科手消毒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工作负荷因素及管理因素。结论需要通过提供充足合适的洗手用物、完善洗手设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缓解工作压力,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鼓励手术人员相互监督管理,提高外科手消毒的规范性。

  • 标签: 手术人员 外科手消毒 影响因素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