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静脉输液是治疗危急疾病的主要方法,多数住院患者检查采血后又要穿刺进行静脉输液,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临床工作中发现,负压真空采血后若按常规立即拔针,此通道并没有再用,我科2008年1月开始采用负压真空采血后保留针头、直接连接一次性静脉输液输液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的静脉穿刺频次及疼痛。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一次性静脉输液器 采血后 真空 负压 连接 静脉穿刺
  • 简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显像均是由电子计算机断层(CT)与核素示踪原理相结合的技术[1].示踪剂为核素,核素与不同的标记药物结合成不同的化合物,需静脉注射才能通过血液循环达到靶器官进行扫描成像.本研究对2009年1~6月在我院ECT室做骨扫描检查的360例患者分别应用注射直接静脉注射和连接静脉输液针注射核素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优劣,为探求一种较为快速、安全、有效注射核素的方法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核素示踪 静脉输液针 直接注射 注射器 CT扫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临床上胸腹部疾病引起的胸腺水、膈下脓肿等疾病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需放置引流管引流体液、脓液,但不适合用粗引流管。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医生经常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该方法具有痛苦小、创伤小、引流效果确切等优点。但中心静脉导管与一般常用引流袋无法密切衔接,常有渗漏、脱落现象。因此,本科使用灭菌止血带连接,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引流管 止血带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 连接 胸腹部疾病 临床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输液过程中在安全型留置针上连接无针输液接头与连接肝素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本院于 2019年 10月到 2020年 3月期间儿科收治的 120例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安全型留置针依据接诊顺序,前 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后 6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安全型留置针连接肝素帽,实验组安全型留置针连接无针输液接头,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组间患儿输液相关并发症数据分析,对照组患儿回血、针刺伤、堵管、静脉炎发生率为 13.33%,实验组患儿发生率为 1.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婴幼儿输液过程中,使用安全型留置针连接无针输液接头,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安全性良好的优点,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安全型留置针 无针输液接头 肝素帽 婴幼儿输液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我院4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手术配合要点进行回顾,全部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一期矫治术,术前注意患儿心理护理,加强与麻醉医生配合,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做到主动、默契的配合,并注意药物的使用,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结果42例患儿总体外循环时间36~156min,无手术死亡病例。治愈36例,4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2组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结论协调的手术护理配合是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矫治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 手术 护理
  • 简介: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如不及时治疗约有5%的患者会出现下肢斑疹,皮肤色素沉着甚至下肢静脉性溃疡;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0%,女性略高于男性。诱发因素包括长时间站立、遗传、静脉炎史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压增高等。2004年1月-2008年1月我科对采用单光纤激光和双光纤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激光治疗 护理方法 光纤 下肢静脉性溃疡 皮肤色素沉着
  • 简介:ICU患者因病情危重、意识障碍等原因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若出现大便失禁,传统方法是臀下置垫或纸巾和及时清理、擦洗、更换床单。由于粪便持续不断流出,造成患者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潮湿和被代谢产物腐蚀,加之反复擦洗,易出现皮肤红肿、脱皮、糜烂,降低了患者舒适度,加重了患者病情,增加了护理难度。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本院ICU采用一次性连接管持续引流稀便,

  • 标签: 昏迷 大便失禁 一次性连接管
  • 简介:目的探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透析前端输血对透析凝血的影响。方法对14例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重度贫血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行常规血液透析(对照组)与常规血液透析并在透析过程中透析前端输血(观察组)各66例次,观察比较两种情况对透析外观凝血标准、透析血室容量下降率的影响。结果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前端输血对透析凝血影响比常规血液透析不输血时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过程,在透析前端输血存在一定的利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外循环促进凝血的因素等选择合适的输血途径。

  • 标签: 血液透析 输血 透析器 血液凝固
  • 简介:[目的]比较精密输液与普通输液安全性能。[方法]将400例需静脉治疗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精密输液组和普通输液组各200例,观察治疗期间两组病人排气成功率、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情况。[结果]精密输液组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输液组(P〈0.01);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输液组(P〈0.01)。[结论]精密输液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且保证了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精密输液器 普通输液器 安全性能 回血 针头堵塞 皮肤反应
  • 简介:总结24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并发乳糜胸患儿的护理。对此类患儿除加强常规监护外,强调做好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观察引流液变化情况,术后1周后引流量仍持续增多,或已减少进食后又增多,或引流液呈乳白、乳黄或浑浊状均及时做胸液检测.以及早排除或诊断乳糜胸:给予戒脂或低脂中链甘油三酯饮食,做好静脉营养输注护理,正确执行各项降低腔静脉压力的措施并做好红霉素胸腔注射的护理配合。本组患儿22例痊愈出院、无复发,2例乳糜胸愈后因重症感染败血症、DIC死亡。

  • 标签: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先天性心脏病 乳糜胸 护理
  • 简介:折安瓿是护士每同重复多次的操作,因折安瓿导致护士手部受伤的事件时有发生。从2005年9月开始,我科使用自制的笔筒式安瓿折断,受到护上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安瓿折断器 制作 护士
  • 简介:变压置换疗法(又称是负压置换疗法),是采用负压吸引使药液进入鼻窦,进行反复冲洗引流鼻窦内分泌物及局部用药治疗方法,于1941年由Proetz提出的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应用变压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成本低、操作简便,已作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一常见方法。但是因连接吸引的橡胶管和橄榄头需要每次清洗消毒,

  • 标签: 儿童慢性鼻窦炎 鼻-鼻窦炎 负压吸引器 置换治疗 输氧器 负压置换疗法
  • 简介:目的评价尿毒症患者用灌流与透析串联治疗后的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将62例尿毒症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透析与HA型树脂灌流串联作透析-灌流(HP/HD)治疗(串联组);另一组仅作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中分子物质(MMS)、血尿素氮、肌酐,并根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MS均显著降低,但串联组MMS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结论HA型灌流作HP/HD疗法,可清除患者体内的MMS,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次数亦可减少1/3,为尿毒症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 标签: 透析器 灌流器 串联 治疗 尿毒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波长光纤半导体激光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进行双波长光纤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两组采取同样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腹痛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 73.3% ,观察组总有效率 96.7%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双波长激光 小儿肠系淋巴结炎
  • 简介:介绍一种新型留尿工具的制作及使用方法。留尿由接尿漏斗、接尿袋、留尿试管3大部分组成,依借吸盘、带纹路的手柄、连接带、试管接口、支管彼此连接固定构成。留取尿样时,尿液经漏斗下口流入留尿试管,尿液过多时经接尿漏斗上的支管溢流到接尿袋内,留取尿液完毕后,可通过吸盘先将此留尿暂时固定在厕所墙壁瓷砖上;等患者着装完成后,将留尿试管取下,拧上盖子,留尿完成。该留尿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非常人性化,不仅避免尿液外流污染,而且尿样标本更准确可靠,患者留取尿标本的依从性也大大提高。

  • 标签: 留尿器 人性化护理 基础护理 技术革新
  • 简介:脊柱融合术是治疗脊柱疾患的一项基本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椎间融合被用于脊柱融合术,脊柱椎间融合植入植骨融合术已作为常规手术开展,植入椎间融合是脊柱椎间融合植入植骨融合术一项重要步骤。以往临床将减压所取的椎板、棘突、

  • 标签: 明胶海绵 椎间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