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多方位康复护理干预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给予全程多方位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术后1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僵硬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多方位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膝关节活动度恢复。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活动度 全程护理 康复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通过对儿童重症监护室检出多重耐药菌进行分析,探讨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PICU病房收治及转入的患儿1401例,运用无菌原则留取的血、尿、便、痰液以及其他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敏实验,按照国际标准化定义筛选出多重耐药菌,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根据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一般资料、菌种分布及采集部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儿童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结果分离出致病菌共360株,其中为多重耐药菌的有113株(31.39%),除去考虑污染及非感染菌株,具有感染性的多重耐药菌共46株(12.78%)。检测出碳青霉烯类敏感-产ESBLs的大肠杆菌13株(28.26%),碳青霉烯类敏感-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10株(21.74%),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5株(10.87%),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7株(15.2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糖球菌5株(10.87%),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4株(8.7%),PDR-铜绿假单胞菌及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科细菌均2株(4.35%),主要分布在呼吸道、血液及尿中。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影响患儿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所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护理干预 手卫生
  • 简介:目的观察及分析引发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且总结护理策略。方法选择本院手术室2015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手术室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参照组。收集并整理全部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手术的情况以及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情况,通过回顾性分析探究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同时制定科学的手术室防控切口感染护理干预策略。另外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手术室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严格的遵循手术室预防护理对策展开护理干预工作,对于2组的手术切口感染现象进行统计并对比。结果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室切口感染率分别是50.00%、5.00%。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参照组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涵盖急诊手术、手术时间在3h以上、手术期间有参观人员、为接台手术几方面。实施相应的手术室护理对策后,研究组手术感染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有显著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手术室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众多,应及时总结经验,制定并落实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将手术室切口感染率降到最低。

  • 标签: 手术患者 切口感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肝移植联合脾切除术后并发症血栓和感染发生情况及其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实施肝移植联合脾切除术7例患者并发血栓和感染发生情况及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本组7例患者,其中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出现肺部及腹腔感染并形成门静脉血栓,经抗感染及溶栓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另外4例患者未出现肝移植术后相关并发症并顺利康复出院。结论肝移植联合脾切除术后并发血栓和感染护理关键在于积极预防、及时发现、正确处理。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应用抗凝药物、做好消毒隔离、加强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血栓和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肝移植 脾切除 护理
  • 简介:闭合复位克氏针外固定,因其疗效确切且方便拔除等优点,临床广泛应用于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治疗;但克氏针外露易造成针道感染,因此,针道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银离子抗菌功能性敷料对预防克氏针道感染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克氏针外固定 针道护理 银离子敷料
  • 简介: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院内感染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老年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予以预防性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QO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控制效果显著,且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呼吸内科 老年患者 院内感染 预防性护理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