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CT测量正常成人脾脏大小方法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无引起脾脏增大因素CT检查者241例。测量计算正常成人脾脏体积、最大平面面积脾门平面面积。对不同性别、年龄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122例男性119例女性脾脏体积分别为139.13±53.64cm3122.52±50.46cm3(P=0.014);最大平面面积分别为27.74±8.22cm225.08±6.75cm2(P=0.007);脾门平面面积分别为25.67±8.12cm223.34±6.55cm2(P=0.015)。随着年龄增大,脾脏体积、最大平面面积脾门平面面积均有缩小趋势,但各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脾脏体积与最大平面面积、脾门平面面积之间相关系数分别在0.8390.758以上。结论:正常成人脾脏体积与最大平面面积、脾门平面面积具有密切相关性,后两者可用于临床评估脾脏大小。脾脏大小与年龄、性别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脾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脾脏MSCT测量及脾大分度简捷准确方法.方法:应用MSCT重建技术测量脾脏体积,并与以往肋单元计数法、脾门厚度测量法等进行比较.结果:测得正常脾脏体积为78.4~401.2cm3,平均为202.26cm3.脾脏体积与性别因素有关.结论:MSCT重建技术测量脾脏体积更准确、简捷.

  • 标签: 脾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观测正常新生儿脑容积,为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提供正确CT解剖数据。方法:从行颅脑CT扫描新生儿中选取42例无异常发现者CT图像进行测量,利用容积测量软件,用等灰度法均匀涂布所选区域,测量项目为脑容积9项。结果:获得新生儿脑容积9项指标的平均值,全脑容积(419.15±5.33)cm3,左侧大脑半球容积(187.62±2.91)cm3,右侧大脑半球容积(187.61±3.38)cm3,左侧小脑半球容积(17.15±1.05)cm3,右侧小脑半球容积(16.99±o.85)cm3,左侧侧脑室容积(3.76±0.07)cm3,右侧侧脑室容积(3.75±0.08)cm3,第三脑室容积(0.22±0.01)cm3,第四脑室容积(0.24±0.01)cm3,左右大脑半球容积、左右小脑半球容积及左右侧脑室容积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MSCT可准确测量正常活体新生儿脑容积,从影像学角度认识正常新生儿脑容积解剖。

  • 标签: 新生儿 脑容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摄影测量法
  • 简介:目的探讨孕早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translucency,NT)厚度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疾病及其他结构畸形中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9月—2009年8月期间227名孕11~13+6周胎儿进行NT厚度标准测量,分析NT增厚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构及妊娠结局。结果NT厚度<2.5mm胎儿中,染色体及结构正常211例,染色体或结构异常2例。NT厚度≥2.5mm胎儿中,6例染色体异常(13-三体综合征1例、18-三体综合征1例、21-三体综合征3例、45X01例);3例结构畸形(胎儿多发性结构异常1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1例孕20周前不明原因流产;4例无染色体及其他结构异常。正常胎儿NT厚度呈正态分布,NT厚度随胎龄增加而增厚,男性与女性NT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胎儿与异常胎儿头臀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T厚度异常胎儿孕妇年龄大于NT厚度正常孕妇。超声测量NT厚度值设为2.5mm时,检测胎儿早期异常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平衡,分别为80.0%97.0%。结论NT厚度标准化测量一个早期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结构异常,尤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重要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染色体疾病及其他结构异常,对评价胎儿预后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筛查 颈项透明层 染色体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3种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测量方法昕得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直肠腺癌ADC值与病理结果相关性。方法对44例直肠腺癌患者行MRI扫描,采用3种不同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选取方法测量肿块ADc值。方法1:选择增强序列强化最明显部位作为ROI,ADC图相应区域勾勒强化区范围并测量ADC值。方法2:选择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xponential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eADC)图上直肠癌病灶内信号最明亮部位,沿其边缘勾勒,测量ADC值。方法3:ADC图上选择肿块最大层面,并沿病灶边缘勾勒病灶范围,测量ADC值,并对比分析ADC值与其病理分化程度间相关性。结果方法1所得数据与病理结果有相关性(r=0.718,P=0.000);方法2昕得数据与病理结果有相关性(r=0.637,P=0.000);方法3昕得数据与病理结果有相关性(r=0.643,P=0.000)。结论方法1测量昕得ADC值与直肠癌病理分化程度相关性最好。

  • 标签: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感兴趣区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目的:比较直肠癌不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测量方法,评价其对直肠癌ADC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37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MRI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b值为0、1000s/mm2)检查.由2名阅片者采用3种方法独立测量肿瘤ADC:全肿瘤测量、最大层面测量、肿瘤实性成分测量.计算不同测量方法所得ADC一致性.结果:2名阅片者之间全肿瘤测量ADC一致性极好(组内相关系数为0.87),而最大层面实性成分测量ADC一致性一般(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58).实性成分测量所得ADC低于全肿瘤测量(P〈0.001)最大层面测量(P〈0.001),而全肿瘤测量最大层面测量所得SD值高于实性成分测量(P〈0.001、P=0.02).结论:测量方法影响直肠癌ADC大小测量一致性,全肿瘤测量ADC可重复性最优.

  • 标签: 直肠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3种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测量方法所得不同病理学分化程度直肠腺癌ADC值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关性。方法:对44例直肠腺癌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扫描,采用3种不同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选取方法测量肿块ADC值。方法Ⅰ:选择增强序列强化最明显部位作为ROI,ADC图相应区域勾勒强化区范围并测量ADC值。方法Ⅱ:选择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xponential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eADC)图上直肠癌病灶内信号最明亮部位,沿其边缘勾勒,测量ADC值。方法Ⅲ:ADC图上选择肿块最大层面,并沿病灶边缘勾勒病灶范围,测量ADC值。对比分析ADC值与病理学分化程度相关性。结果:方法Ⅰ所得数据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有相关性(r=0.718,P=0.000);方法Ⅱ所得数据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有相关性(r=0.637,P=0.000);方法Ⅲ所得数据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有相关性(r=0.643,P=0.000)。结论:方法Ⅰ测量所得ADC值与直肠癌病理学分化程度相关性最好。

  • 标签: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感兴趣区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大小层面变化对前列腺外周带正常前列腺癌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图一级统计学特征测量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前列腺外周带癌患者ADC图常规MRI图像,对照病理结果,应用不同ROI测量前列腺癌与正常组织一级统计学特征。ROI1:根据T2WI图像特征最大层面确定前列腺癌及正常组织;ROI2:根据ADC图确定组织;ROI3、ROI4:大小分别为ROI13/41/2;ROI5:为多层面组成整体病灶或组织。筛选前列腺癌与正常组织有显著差异参数,进一步评价不同ROI之间测量结果差异。结果:共测量19个病灶21个正常外周带组织数据。肿瘤与正常组织峰度值偏度值无显著差异,而各ROI测量正常组织ADC值均值及百分位数均显著高于前列腺癌。随着ROI缩小,肿瘤组织ADC值降低,正常组织变化不明显,两者平均ADC值对应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SD)在所有ROI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正常组织不同百分位数ADC值对应部分SD值明显高于前列腺癌。测量整体体积与最大层面获得ADC值及其百分位数、SD值不同并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面积ROI测量对ADC均值及百分位数均有显著影响,一级统计学特征测量可获得比平均ADC值更多有统计学意义参数。

  • 标签: 前列腺癌 扩散加权成像 统计学特征
  • 简介:目的:分析改良法测量主动脉瓣环内径与人工主动脉瓣大小相关性,比较改良法与传统测量方法差异。方法:2014年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前采用传统法(左室长轴切面)测量主动脉瓣环内径(A组,18例),2015年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前采用改良法(主动脉瓣短轴切面)测量(B组,21例),比较2组测量结果。记录术中所用人工瓣型号,分析2组测量结果与人工瓣大小相关性,比较2组间人工瓣大小差异;追踪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主动脉瓣口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2组人工瓣置换术后近期效果。结果:A组主动脉瓣环内径与人工瓣大小相关系数为0.66,B组为0.79。B组瓣环内径明显大于A组(P=0.005),但2组置换的人工瓣型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4);术后1年内B组人工瓣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A组。结论:主动脉瓣短轴切面测量主动脉瓣环内径准确性优于左室长轴切面,有助于外科医师选择手术方式和合适大小的人工瓣膜,减少人工瓣功能障碍发生。

  • 标签: 主动脉瓣置换术 人工机械瓣 超声心动图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分析方法学中,样品制备对于从复杂基质中分离、浓缩需要痕量组分是非常重要。样品制备劳动力最密集而且最容易出错过程,极大地影响了分析物测定可靠性准确性。通过使用微萃取技术微型设备可以有效地完成之前需要多种分析仪器才可以做到复杂样品制备。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SPME)作为其中一类,既简单又有效,具有小型化,自动化高通量特点。此外,固相微萃取可减少分析时间,降低溶剂消耗处置成本。本文综述了新型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当前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包括纤维固相微萃取,管内固相微萃取相关新微萃取技术。这些方法制药生物医学分析中至关重要

  • 标签: 固相微萃取 分析方法 样品制备
  • 简介:【摘要】公共卫生管理一项多组织、多机构共同参与,协调卫生安全事件事业,而公共安全管理事业科学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全方位地参与,也需要协调社会方面的人力与物力。针对我国卫生管理事业中面临问题,我们急需解决就是我国 卫生管理事业相关人才教育问题,同时民众卫生安全知识水平也需要通过卫生管理人才教育及宣传来得到提高。公共卫生 安全事件传播需要及时、快速,而随着社会迅猛发展,信息化无疑是满足这一要求最无可替代途径。因此,公共卫生管理事 业需要在人力上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建立快速、便捷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同时也需要全面提高民众卫生安全水 平,只有这三者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 标签: 公共卫生管理 科学发展 教育 信息化
  • 简介:【摘要】创伤骨科研究离不开标本照片,标本照片在创伤骨科临床实验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作用。但它拍摄不同于静 物摄影, 因为它能必须真实地立体地反映组织病理变化。拍摄者除了应掌握熟练拍摄技术外,还要熟悉创伤骨科临床实验 研究标本特点。本文报道长期拍摄实践探索中,积累对创伤骨科临床实验研究标本认识拍摄技巧。

  • 标签: 创伤 骨科 标本 相机 拍摄 反光 光圈 快门速度
  • 简介: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显示脾实质性肿瘤血流灌注特点。方法:对21例脾实质性肿瘤(血管瘤5例、血管淋巴管瘤5例、淋巴瘤4例、转移性肿瘤7例)分别进行CEUSCECT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增强表现。结果:CEUSCECT对脾病灶内部血流显示率均为100%,对病灶内部血流灌注敏感程度均优于彩色多普勒(71.4%)(P<0.05)。CEUSCECT反映脾脏病变增强方式完全一致。CEUS对增强过程中特殊表现(树枝状、结节状筛孔状增强)检出率为57.1%(12/21),与CECT相比,病灶血流灌注增强表现更多样化,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CECT能敏感地显示脾实质性病变血流动力学特点,有助于脾肿瘤鉴别。

  • 标签: 超声造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 造影剂 脾肿瘤
  • 简介:血管中流动血液MR信号取决于其流速,这些流动血液周围组织有着明显MR影像差异,根据这一现象可用于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也可用于其流速测量.目前,这种不用造影剂非侵入性MRA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简单介绍MRA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和在临床上应用情况.

  • 标签: 血管性疾病 磁共振成像 临床应用
  • 简介:内窥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picduodenalpapilo-sphincterotomyEST)主要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及乳头括约肌狭窄[1],胆总管结石介入治疗重要方法之一;逆行性内窥镜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e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具有确定EST适应证,指导网篮取石,发现合并症及观察疗效作用,而成为EST基础[2].我们自1996年11月~2003年2月共做EST3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ERCP在其中基础作用分析如下.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内镜术 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DR全自动拼接技术在青少年脊柱双下肢全长摄片中应用优势。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患儿脊柱及双下肢全长手动拼接摄片全自动拼接摄片图像各25例,分别从图像质量、接缝有无误差及相接图像对比度是否一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全自动拼接技术摄片:图像质量较好,图像接缝无误差以及相接图像对比度一致,拼接甲等片率为100%(25/25)。手动拼接摄片:图像甲等片率为48%(12/25),乙等片率为44%(11/25),丙等片率为8%(2/25)。手动拼接摄片主要问题为拼接处存在一定误差及错位,曝光相邻区域对比度不一致,图像质量欠佳。结论:DR全自动拼接技术数字化拼接技术新纪元,它比传统手动拼接更准确,更清晰,可为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参考依据。

  • 标签: 儿童 自动拼接成像技术 全脊柱 全双下肢
  • 简介:目的:探讨MRI复杂性肛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为复杂性肛瘘患者行直肠腔内超声(EAUS)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MRI对复杂性肛瘘分型准确率,并比较EAUS与MRI对复杂性肛瘘内口、主管支管/脓腔检查灵敏度。结果:MRIParks分型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准确率为90.6%。EAUS与MRI显示内口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原发主管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支管/脓腔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复杂性肛瘘Parks分型准确率为90.6%,比EAUS能更准确地定位复杂性肛瘘内口、主管、支管/脓腔,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直肠腔内超声 磁共振成像 复杂性肛瘘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PMP)CT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自2006年1月-2013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16例PMP患者,结合文献报道,回顾性分析患者CT、MRI影像学表现。结果16例中,12例原发病变为阑尾、卵巢病变,4例为结肠病灶。CT、MRI检查能很好地显示PMP病变分布范围,CT、MRI检查均呈分房状、囊实性改变,改变体位无流动现象,增强扫描囊壁、网膜及腹膜轻度强化。部分病例可见肝、脾外缘'扇贝形'压迹,当肿瘤广泛浸润腹膜、网膜,甚至与脏器粘连形成'冰冻腹'时,腹膜、大小网膜增厚呈饼状。结论CT、MRI特征性表现有助于PMP准确诊断,对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假性黏液瘤 腹膜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早期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2011版国际肺腺癌分类共识肯定了CT筛查发现诊断早期肺腺癌价值。CT诊断主要依据病灶形态学特征,包括病灶大小、形状、结构(密度、空泡)、边界(是否清晰)、边缘(分叶、毛刺、胸膜凹陷)以及与邻近结构关系等。早期肺癌可根据疾病分期患者情况采取微创、开胸、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CT可准确随访评价治疗效果。本文收集分析了近期文献,对此进行综述。

  • 标签: 早期 肺腺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