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冠脉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差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抽选在本科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8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2016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监测措施,观察组40例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期间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差原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误差概率、术中调整传感器例数及医生满意例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误差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患者术中调整传感器例数和医生满意例数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优异,P<0.05。结论对冠脉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差概率,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提升疾病临床疗效。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有创血压监测 数值伪差 个性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将母婴同室护理运用在产妇中,评估和分析对产妇泌乳和抑郁焦虑情绪影响作用。方法此文开展计算数据源自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本医院收入60例产妇,分组时依据计算机分组法,一组入组30例,常规护理实施在参照组,母婴同室护理实施在实验组,关注两组产妇泌乳状况及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值、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值。结果实验组产妇泌乳(+++)总计率相对比参照组产妇相关数值提升,P<0.05,展示数据间检测后统计学分析意义,实验组产妇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值、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值相对比参照组产妇相关数值下降,P<0.05,展示数据间检测后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对产妇采取母婴同室护理可以提升其产后泌乳,并改善产妇抑郁焦虑情绪。

  • 标签: 母婴同室护理 产妇 泌乳量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护理对乳汁分泌和乳房胀痛程度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自然分娩产妇80例,并将这些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后护理,研究组则采取产后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和乳房肿胀疼痛程度。结果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研究组产妇乳汁分泌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妇;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疼痛程度,研究组产妇乳房肿胀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采取产后康复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增加产妇乳汁分泌,缓解产妇乳房肿胀疼痛,值得在临床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产后康复护理 乳汁分泌 乳房肿胀 疼痛程度
  • 简介:目的:探讨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评价干扰素α-2b(INFα-2b)干预四氯化碳(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疗效价值。方法:将4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干扰素治疗组、肝纤维化模型组3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每只大鼠给予0.02mL/kg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肝纤维化模型组每只大鼠给予40%CCl_4(CCl_4:橄榄油=2:3)0.02m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8周。干扰素治疗组每只大鼠给予40%CCl_40.02m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8周。第5周起,干扰素治疗组大鼠每周3次给予腹腔注射INFα-2b1×10~6单位/只,至第8周。于第8周末对3组大鼠进行MRI常规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b取500、700、1000s/mm~2时,比较DWI图像信号强度和ADC值变化。对3组肝纤维化大鼠病理变化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和ADC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500s/mm~2时,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干扰素治疗组3组ADC值分别为(3.63±0.21)×10~(-3)mm~2/s、(1.17±0.11)×10~(-3)mm~2/s、(2.82±0.06)×10~(-3)mm~2/s;b=700s/mm~2时,3组ADC值分别为(3.12±0.68)×10~(-3)mm~2/s、(1.60±0.42)×10~(-3)mm~2/s、(2.15±0.35)×10~(-3)mm~2/s;b=1000s/mm~2时,3组ADC值分别为(2.16±0.93)×10~(-3)mm~2/s、(1.31±0.06)×10~(-3)mm~2/s、(1.45±0.53)×10~(-3)mm~2/s。b=500s/mm~2时,干扰素治疗组ADC值大于肝纤维化模型组而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HE染色显示,干扰素治疗组大鼠严重肝纤维化比例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而其肝纤维化标志物α-SMA亦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结论:MRIADC值可评价INFα-2b干预肝纤维化效果。

  • 标签: 肝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干扰素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行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护理分析及CRRT护理干预对凝血四项和血小板数值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MODS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CRRT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四项以及血小板数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无显著区别(P>0.05),治疗后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四项无显著区别(P>0.05),治疗后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区别(P>0.05),治疗后均得到一定程度上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ODS患者在进行CRRT过程当中,做好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凝血四项,增加血小板数量,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护理 凝血四项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降低腹部CT检查辐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27例腹部CT扫描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14例,行128层螺旋CT扫描,B组13例,行轴位阶段扫描。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两组扫描图像质量、噪声水平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质量及噪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X线辐射剂量明显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使用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所获得图像均有较高质量,但是轴扫技术腹部CT辐射剂量明显低于128层螺旋CT扫描,更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128层螺旋CT 轴扫技术 腹部CT 辐射量
  • 简介:摘要目的居家有氧运动训练对于CABG术后患者运动耐及抑郁情绪影响。方法选取56位CABG术后合并抑郁情绪患者,经门诊评估及筛查后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运动干预组,追踪随访8周。结果8周后运动干预组抑郁情绪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运动耐提高也更显著。结论CABG术后合并抑郁情绪患者,在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基础上,结合适量规律居家有氧运动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改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CABG术后 抑郁 心脏康复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CV病毒载及HVC抗体水平变化相关性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诊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8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患者HCV-RNA病毒载进行测定,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HVC抗体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研究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HCV-RNA阳性37例,阳性率54.41%;②随着患者HCV抗体S/CO值越高,HCV-RNA阳性率越高,分别为11.76%、45.45%、86.21%(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阳性检出率与其HVC抗体水呈正相关,随着患者HCV抗体S/CO值升高患者HCV-RNA阳性率升高。

  • 标签: 慢性丙肝 HCV病毒载量 HCV抗体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及高胆红素血症影响。方法本组入选80例研究对象均是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新生儿科就诊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以新生儿入院顺序奇偶性实施分组,共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40例新生儿。两组新生儿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额外给予抚触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观察组新生儿每日排便次数明显更多,每日奶明显更多,哭闹时间明显更短,睡眠时间明显更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前血清胆红素水平与之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实施抚触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新生儿排便,增强其食欲,有效改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

  • 标签: 抚触护理 新生儿 排便 奶量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降低腹部CT检查辐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27例腹部CT扫描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14例,行128层螺旋CT扫描,B组13例,行轴位阶段扫描。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两组扫描图像质量、噪声水平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质量及噪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X线辐射剂量明显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使用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所获得图像均有较高质量,但是轴扫技术腹部CT辐射剂量明显低于128层螺旋CT扫描,更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128层螺旋CT 轴扫技术 腹部CT 辐射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病毒载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关系及对孕妇妊娠结局、所娩新生儿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550例妊娠妇女病历资料,根据HBV感染及HBVDNA载情况分为3组,DNA阳性组(HBV感染,HBVDNA阳性)100例,DNA阴性组(HBV感染,HBVDNA阴性)297例,对照组(非HBV感染)150例,比较3组GDM发生率及各组中确诊GDM孕妇对妊娠结局和分娩新生儿影响。结果DNA阳性组、DNA阴性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阳性组与DNA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NA阴性组和对照组比较,DNA阳性组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和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但DNA阴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GDM间在ICP、羊水情况、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先天畸形、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孕妇GDM发生率增加,HBVDNA高载增加了早产、巨大儿、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几率,密切监测HBVDNA和血糖并维持其基本正常,有助于减少妊娠不良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乙型肝炎病毒,孕妇,病毒载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右归饮对小鼠异体骨髓细胞向成骨分化影响,探究其防治因辐照引起丢失机制。方法选取100只BALB/cCd小鼠,随机40只作为骨髓细胞提取回输,剩余6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辐照组、骨髓细胞回输组、(右归饮)低剂量组、总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分别对6组小鼠进行不同处理,统计其骨密度、碱性磷酸酶浓度差异以及组织损坏情况。结果随着灌胃治疗右归饮浓度增高,小鼠骨密度及碱性磷酸酶浓度增高,组织损坏程度降低,骨小梁数量增多,高剂量组结果接近于空包对照组。结论右归饮能够促进小鼠异体骨髓细胞向成骨分化,对经辐照造成丢失情况有治疗作用。

  • 标签: 右归饮 骨髓细胞 成骨分化 骨量丢失 辐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值变化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下肢动脉形态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评估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6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设为A组,对同期前来我院进行体检健康人员65例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设为B组,然后对这两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值变化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下肢动脉形态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评估价值。结果B组下肢动脉血管内血流充盈,血流速度正常,血管走向呈现平直状态,血流频谱呈现三相波。A组患者下肢动脉内膜明显增厚,而且有不同程度斑块,呈现血管狭窄现象,而且血流通过狭窄血管时,形态非常不规则,血流速度很快,频谱也出现增宽现象,而且失去了正常三相波形态。A组患者下肢动脉峰值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明显大于B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值变化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下肢动脉形态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有着十分良好评估价值,能够帮组我们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下肢动脉病情进行及时准确掌握,为后续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动脉形态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痛经、经增多子宫腺肌症疗效。方法在我院收治子宫腺肌症患者中选出152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伴有痛经、经增多,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76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1年时月经评分、痛经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痛经、月经增多子宫腺肌症患者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痛经缓解,促进月经减少,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左炔诺孕酮 痛经 经量增多 子宫腺肌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持续时间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及骨微结构影响。方法选取去卵巢大鼠总计60只,按照每组10只分为六组,将其中三组作为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剩余三组接受中等强度跑台运动,根据持续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以及观察组-3,通过测定大鼠骨以及骨微结构分析不同持续时间中等强度炮台运动影响效果。结果观察组-1骨密度与对照组-1进行比较明显明显差异,其余同时期观察组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期观察组中大鼠骨吸收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形成参数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短期中等强度炮台运动对大鼠骨以及骨微结构影响较小,随着中等强度跑台运动持续时间增加,去卵巢大鼠骨吸收受到明显抑制,从而解决去除卵巢所致骨密度下降问题。

  • 标签: 中等强度 跑台运动 持续时间 去卵巢大鼠 骨量以及骨微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产妇泌乳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影响,为临床产妇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144例初产妇和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128例初产妇进行对比分析,前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后者作为研究组,使用常规护理和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两组产妇泌乳时间、泌乳、母乳喂养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泌乳始动时间平均为(36.3±8.1)h,对照组为(59.3±10.2)h,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t=10.357,P<0.05)。结论产妇接受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可以促进早期母乳,增加产后泌乳。建立母乳喂养信心,对产妇和婴儿身心健康具有非常大帮助。

  • 标签: 母乳喂养 产妇 泌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加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对比口服甲泼尼龙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全身炎症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将30个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轻度)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信必可组15例,所有患者吸入信必可(160ug)2吸Bid;甲泼尼龙组15例,所有患者口服甲泼尼龙8mgBid,3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炎症指标及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及3天,收集患者外周血标本,应用Elisa法检测IL-8及TNF-a水平,观察患者有无咳嗽、气促以及肺部查体情况,观察有无心悸、睡眠障碍、胃肠道功能障碍及血糖升高、血压波动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8、TNF-a及hs-CRP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此之外,信必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如血压、血糖、睡眠情况、胃肠道症状等)明显低于甲泼尼龙组。结论加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及口服甲泼尼龙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轻度)患者临床疗效相同,抑制全身炎症作用相同,可代替全身激素作用。

  • 标签: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全身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热灌注治疗临床实践、术后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64例肺癌患者热灌注治疗案例,详细分析手术后患者健康状况。结果64位患者中仅有5例患者效果不好,有多种并发症发生,92.18%患者热灌注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在对肺癌患者进行热灌注治疗过程之中,医院护士在手术前应该熟悉热管转治疗机理;手术中应该积极配合主治医师;手术后采取正确护理方法,随时关注患者术后情况,做好记录以便能够随时应对各种意外发生,例如术后并发症现象。

  • 标签: 肺癌患者 热灌注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患者特点以及与之对应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急诊科共收治20316例患者,研究其特点和相应护理对策。结果20316例中11186例(55.06%)为男性,9130例(44.94%)为女性,显然男性患者比女性多,并且内科急诊最多。结论依据急诊患者心理特点采用与之对应护理方式策略,提升护理水平。

  • 标签: 急诊患者 护理策略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宫颈息肉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方式,探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6例宫颈息肉患者,选取时间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研究组28例患者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42%、治疗后72h宫颈血流量(1.23±0.14)V、红细胞聚集率42.85%、微血管管径(57.66±1.56)um、IL-1β(75.09±9.45)pg/ml、IL-6(107.25±13.14)pg/ml、IL-8(112.55±15.88)pg/ml、TNF-α(8.44±1.02)ng/ml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给予宫颈息肉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

  • 标签: 宫颈息肉 手术方式 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