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近距离眼动参数与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关系。方法以116名近视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跟踪随访8~19个月,每3个月记录近距水平隐斜、AC/A、调节滞后、调节幅度等近距离眼动参数,检测双眼平均等效球镜值。根据首次与末次双眼平均等效球镜值,计算年近视进展量作为近视加深速度,分析各近距离眼动参数与年近视进展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C/A、调节滞后及调节幅度与年近视进展量均呈正相关(r=0.416,0.495,0.463,P值均<0.05);将AC/A作为控制因素再行分析,调节滞后与年近视加深量,结果仍有正相关(r=0.383,P<0.05)。结论近距离工作时高调节滞后可能是导致近视进展的原因之一。

  • 标签: 近视 斜视 研究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辩证治疗在高度近视黄斑出血患者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40例68眼,设为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另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近视黄斑出血23例32眼,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视力为0.48±0.12,优于对照组的0.36±0.08(P<0.05);观察组黄斑出血范围以及眼底出血吸收时间依次为0.52±0.28PD和25.35±2.28天,均优于对照组的0.79±0.24PD和29.73±2.14天(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出现再次出血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4%(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效果显著,可大大减少患者治疗时间,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 标签: 中医辩证治疗 高度近视 黄斑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旋山莨菪碱防治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近视患者84例。依照不同的治疗方法把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托吡卡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对比两组的视力、屈光度的变化还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视力为(0.93±0.11)、屈光度为(-0.63±-0.42)D,对照组的视力为(0.58±0.13)、屈光度为(-1.16±-1.02)D,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对照组为19.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旋山莨菪碱防治近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视力,调整屈光度,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 标签: 消旋山莨菪碱 治疗 近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外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明显增加,年龄越来越小。通过控制近视形成因素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发生,降低近视发病率,故探讨青少年儿童近视形成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已经患有近视的儿童或青少年,有必要延迟近视的进展并避免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发生。本文总结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青少年儿童近视发病率、形成因素和治疗方案,有助于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近视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 因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统计并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患者术后的前房深度及视力均显著高于手术前,并与时间呈相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展开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可促进其前房深度的恢复及视力的提高,且更加安全可靠。

  • 标签: 高度近视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近视性弱视的两种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5月接收的近视性弱视患儿84例,平均分两组,对照组患儿使用视觉功能功能训练法、全遮盖法与闪烁红光法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则使用视觉功能功能训练法、闪烁红光法、海丁格刷法以及短小遮盖法予以联合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给予详细的观察。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视力情况比较无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视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视觉功能功能训练法、闪烁红灯法、海丁格刷法以及短小遮盖法对近视性弱视患儿进行联合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近视性弱视 选择性治疗 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的磨镶手术(LASIK)前高度近视的眼底病变临床处理与分析。方法搜集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的磨镶手术前高度近视患者213例(426只眼),全部患者都实施散瞳眼底的检查,比进行记录。结果在426只眼之中,有9只眼发生干性视网膜的裂孔,其中,3只眼出现玻璃体的牵引、1只眼发生视网膜的脱离、5只眼发生严重视网膜的变性;78只眼发生视网膜的变性,其中有8只眼是格子样的变性、58只眼是霜样变性、1只眼是囊性病变、5只眼是视网膜的裂孔、2只眼是视网膜的脱离、4只眼是玻璃体的牵引。结论把散瞳查眼底当作准分子的激光术前普通检查很有必要,如果存在严重的视网膜变性与视网膜裂孔,需要进行眼底激光的加固治疗,如果黄斑病变的患者一般不采取准分子的激光手术治疗。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术 高度近视 眼底病变
  • 简介:摘要儿童、老年人和孕妇处于特殊生理阶段,其口腔疾病具有特殊性,相应的治疗也与常规治疗有所不同,所以临床治疗儿童、老年人和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口腔疾病时要注意其与普通人的口腔疾病治疗的区别。

  • 标签: 特殊人群 口腔疾病 特点 治疗
  • 简介: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对58例冠心病患者治疗的同时采取综合健康教育,将教育前后的各项指标对比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教育后与教育前对比各项知识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相关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降低冠心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卫生教育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胎政策开放后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高危妊娠妇女分布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建档孕妇2561名,其中经产孕妇1576名,分析孕妇分娩方式及年龄,统计高危妊娠发生情况,比较经产孕妇与初产妇高危妊娠分布人群差异。结果经产组孕妇平均分娩年龄、剖宫产率、瘢痕子宫、高危妊娠、流产史超过2次、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初产孕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因素等发生率均高于非高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产妇高危妊娠群体主要分布于高龄、妊娠并发症、流产次数多、瘢痕子宫及合并胎盘因素的女性,高龄是增加妊娠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必须重视产前筛查,重视经产妇孕期管理,以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

  • 标签: 经产妇 高危妊娠 分布
  • 简介: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植入Bigbag晶体植人术的护理。方法术前测量角膜曲率、眼轴长、人工晶体度数,术前术后有效的健康教育,术后观察手术并发症、保持玻璃体的稳定性。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共11眼,≥0.3者共17眼,〈O.3者5眼。术后无视网膜及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能增加玻璃体的稳定性,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近视/并发症 白内障/并发症 晶体植入 眼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儿童近视性弱视实施近距离视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本院眼科收治的280例近视性弱视儿童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训练组(n=140)和红光组(n=140),对所有训练组患儿实施近距离视功能训练治疗,对红光组患儿实施红光闪烁治疗仪治疗,分析总结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训练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48.6%与红光组47.9%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组患儿轻度改变发生率21.4%与红光组37.1%相比明显较低,训练组患儿显著改变发生率25.0%与红光组5.0%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于儿童近视性弱视实施近距离视功能训练虽能改善患儿疗效,但会加重患儿近视度数增长。

  • 标签: 儿童近视性弱视 近距离视功能训练 红光闪烁治疗仪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mplantablecontactlens,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患者的术前、术后眼前节参数、拱高及角膜像差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40例(74眼)为研究对象,在术前、术后1周,1月,3月随访观察,使用iTrace像差仪测量角膜曲率K1、K2值,角膜像差参数角膜总像差(CTA)、角膜高阶像差(CHOA)、角膜低阶像差(CLOA)。使用Pentacam眼前节全景分析仪测量前房角宽度(300~900方位)(ICA)的变化。使用眼前节OCT检查测量前房深度(ACD)的变化、ICL拱高的变化。结果ICL植入术后1周,1月,3月患者的角膜曲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L植入术后1周,1月,3月患者的角膜波前像差参数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CL植入术后1周,1月,3月患者的前房角宽度较术前明显变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CL植入术后1周,1月,3月患者的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ICL植入术后1周,1月,3月患者的ICL拱高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L植入术使高度近视患者眼前节参数发生改变,改善了患者的视觉质量,ICL拱高位置也比较稳定。

  • 标签: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眼前节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健康教育在健康人群体检中所起的作用,为临床科室实施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体检中心做体检的1200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名,观察组体检时先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除必备的检查外,未计划健康教育内容。对两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人群对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态度、健康行为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明显增强体检人群的健康体检意识,预防健康意识,端正健康态度,尤其对于人们维持身心健康、实践并坚持健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健康体检 预防保健意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人群HIV检测结果及感染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数据均采用EXECL数据库对HIV病例数据进行全面的整理、研究、分析。结果2016年5076份血清检测中确诊为HIV患者为9例,总确认阳性占比为0.18%;2017年共检测5572份血清检测中确诊为HIV患者为12例,总确认阳性占比为0.21%。结论就当下我国整体的情况而言,HIV依旧处于低流行状态;而就表现特诊而言,均是以特殊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HIV的检测结果,就必须不断的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检测,并定时开展相应将康教育。

  • 标签: HIV 检测结果 感染者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户籍人群与流动人群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和新疆建设兵团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该抽样方法是根据多阶段分层与规模进行比例抽样,最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人口的政策知晓率与户籍人口相比较低,仅为45.9%;两者的建档率都远远落后于政策知晓率。但健康教育服务在户籍和流动人口中的普及率均较高,分别达到95.6%和89.4%。结论根据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水平在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上有较大差异,想要从根本上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我们必须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入手。

  • 标签: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户籍人口 流动人口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龄人群无痛胃镜和常规胃镜检查的护理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本院行无痛胃镜检查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择同期行常规胃镜检查者50例作为对照组,总结高龄人群无痛胃镜和常规胃镜检查的护理要点,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并发症发生率及检查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和检查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人群无痛胃镜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显著提高检查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可改善血氧饱和度、心率与血压水平。

  • 标签: 高龄 无痛胃镜 常规胃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近视性弱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近视性弱视患者,将80例近视性弱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弱视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接受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屈光状态以及视力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28/40),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近视性弱视,可以显著提高近视性弱视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视感知觉疗法 调节功能训练 近视性弱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矫正近视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治疗的近视患者,共160例320眼,依据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采用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观察组行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评价两组视力恢复情况及干眼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至6个月,两组视力评价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干眼症状各指标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干眼症状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近视手术治疗中选择飞秒激光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具有高效、安全等优势,可以减少对角膜神经纤维的损伤,大大减少术后干眼症的发生,获得较好的视觉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飞秒激光 角膜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矫正近视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48例高度近视眼患者,均采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屈光度均在患者术之后1月、3月、6月、12月、24月时再次检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跟术前相比,术后24个月内的最佳矫正视力与屈光度状态明显较高,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的各时间段屈光度与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植入式隐形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