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的临床使用情况,为洗涤红细胞的有效合理应用提供依据,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统计常德市中心血站信息管理系统中洗涤红细胞发放数据,分析2013-2017年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临床使用情况。结果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临床使用量逐年增长,2017年比2013年增长1751.5U,增长比例达142%。某三甲医院洗涤红细胞用量从2013年的1043U增长到2017年的2587.5U,增长了1544.5U,增长比例达148%。结论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临床使用量增长迅速,以某三甲医院增长最明显,采供血机构可深入调查,确保临床合理有效输血。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临床使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哈局机车乘务员健康体检的综合分析资料,能够了解铁路职工的健康状况及可以改善的方向,知道如何进一步改善或提倡健康促进活动。结果超重、血尿酸增高(高尿酸血症)、屈光不正、脂肪肝、前列腺肥大等多种疾病的异常结果比例增高。结论经过面对面问诊大部分受检职工存在长期夜班,生活不规律,没时间运动,睡眠时间短且质量较差等情况。

  • 标签: 综合分析 改善 健康促进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普外科护理潜在危险因素的调查。方法将参与本次实验的88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患者改进后的护理干预,并对普外科护理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有33例,总满意度为75%,实验组患者满意43例,总满意度为97.72%,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普外科是医院床位周转率最高的科室,工作量大、繁琐。不仅需要对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身修养进行提高,还要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和护理知识进行提高,为患者进行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关于外科护理 潜在危险因素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伴随的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根据患者就医选择、就医时的行为、就医心理等情况,开展了医院志愿服务,旨在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及时发现患者就医时的问题,在最大程度上弥补医患沟通的不足。目前,医院志愿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陪伴服务、心理服务、照顾服务、咨询服务,规范管理服务内容,改善门诊患者的就医体验。

  • 标签: 医院志愿服务 门诊 就医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贴敷患者就诊流程现状,优化贴敷流程,提高贴敷效率从而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选取196名穴位贴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开单建卡缴费、穴位贴敷排号、等待穴位贴敷、穴位贴敷等4个方面所花费的时间进行调查。同时结合科室在穴位贴敷期间不同时段花费的人力资源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加大技术和人员的投入和改进穴位贴敷材料和灵活调整穴位贴敷时间,病人等待时间缩短为52.7±,贴敷时间缩短为3.4±,缩短率为40.3%。结论优化穴位贴敷流程,更有利于满足门诊不断增长的肺病保健人次的需要,提高我科的优质服务水平。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就诊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健康人群体检结果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阳性率,了解健康人群中HP的感染现状。方法对2016年度于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90名科技干部人员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检测分析。结果290名健康体检者中,HP感染阳性者103例,总阳性率35.5%,总阴性率64.5%,在20-29岁为18.9%,30-39岁为33.3.%,40-49岁为39.6%,50-59岁为44.4%,60-69岁为46.8%,70-79岁为52%。结论HP感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30-39岁人群的HP阳性率较20-29岁人群显著增高。HP最可能的传播途径包括胃镜检查、口口以及粪口。幽门螺杆菌具有极强的传染力,不仅能够经粪便、消毒不彻底的餐具传染,还可通过不干净的食物、手传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HP感染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感染HP的风险也越来越高,更应提高预防意识与临床治疗的水平,使传播途径有效及时被切断,并正确积极采取HP检测以及治疗,使人们的日常质量得到提高。此外,对于筛查并积极治疗的HP感染者,需确保做到尽早诊断,同时制定出针对性的根除方案,此举对预防胃癌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对健康体检人群实施HP检测,重点对HP感染者行早期诊疗,做好健康维护管理十分必要。呼气试验属于有效快捷、无创简单的特点,对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时应用13C与14C呼气试验能够将潜在疾病尽早发现出,进而为临床提供可靠有利的证据。同时应帮助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嘱咐患者做好个人卫生管理。通过持续不断的宣教,将相关卫生知识全面普及,以及增强人们对HP感染危害的了解,使公共卫生水平得到提高,提高饮食卫生意识,改变不良用餐习惯等,将感染传播途径由根源切断,方可使感染率显著降低。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感染 14C尿素呼气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足显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为抗菌药物在手足显微外科的规范使用提供指导。方法对近半年来手足显微外科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抗菌药物在手足显微外科使用的合理性。结果通过对手足显微外科围手术期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809例手足显微外科手术患者当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其中,头孢类药物是手足显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使用例数最多的抗菌药物种类,使用头孢类药物的的患者人数占据本次研究分析的患者总人数的58%。应用频率第二位的是林可酰胺类抗菌药物,占比为28%。在抗菌药物的应用时机方面,手术前30分钟-2小时使抗菌药物应用最为频繁的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为477例,占患者总数的58.9%,手术后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为332例,占据患者总数的41.1%,单用一种抗菌药物的患者为608例,占患者总数的75.1%,同时使用两种抗菌药物的患者为201例,占患者总数的24.9%,其中,有128例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占患者总数的15.8%。结论目前,手足显微外科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仍然存在较多不合理的情况,应该对手足显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严格管理。

  • 标签: 手足显微外科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方法选取我院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依从性良好33例,依从性差53例。年龄、疾病知识缺乏、病程、不良心理、药物不良反应均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分析显示,疾病知识缺乏、不良心理、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低年龄是导致治疗依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疾病知识、病程、心理因素、药物不良反应等均会影响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因此临床中应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保证临床疗效。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之一。为评价双语教学在本课程中的教学效果,对河北北方学院120名2004年级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双语教学的认识,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要求,教材选用的意见等几个方面。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剖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使此课程的双语教学稳步发展。

  • 标签: 临床血液学 血液检验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治疗时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研究,分析其用药现状。方法将在我院就诊,近期(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时期)收治,符合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有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肺部听诊闻及湿罗音伴有白细胞增高的97例患儿,将其抗菌药物的使用包括药名、药量、用药方式、溶药媒介等统计,并分析其使用是否合理。结果17种抗生素使用,用药方式为注射、口服药物单用、连用方式。其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最高53例(54.64%),阿奇霉素分散片其次37例(38.14%),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最多为66例占总数68.04%,共计发现21例用药不合理情况,5例联用方式不合理(23.81%),13例用法不合理(61.90%),3例配伍不合理(14.29%)。结论共计97份调查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过高,有过度依赖抗菌药物使用的嫌疑。

  • 标签: 小儿支气管炎 抗菌药物使用 情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门诊西药房调血脂药联合用药情况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调血脂处方共894张,分析联合用药的情况。结果调血脂药应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分别为阿托伐他汀片460张,辛伐他汀片146张,血脂康胶囊111张,占总数的80.20%。联合用药处方27张,占3.02%。其中不合理联合用药处方2张,占7.40%。结论调血脂药物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联合用药的情况较少,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调血脂药 联合用药 调查分析
  • 简介: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笔者设计问卷题,对怀化医专2005年级和2006年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成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现在的教学方式不太满意。因此,应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际应用能力。

  • 标签: 医学统计学 教学效果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调查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便提出对应的策略,保证手术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东丽区某小学一起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感发病规律,为制定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东丽区某小学流感发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的鉴定分型。结果东丽区某小学320名学生中共发生17例乙型流感病例,罹患率5.31%(17/320),17例病例分布在2个班,呈现明显班级聚集性,其中一年1班12例,罹患率35.29%(12/34),一年2班5例,罹患率14.29%(5/35);首发病例于2016年3月1日发病,3月4日呈现发病高峰,3月7日疫情结束;采集10份咽拭子标本,7份为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托幼机构和小学是流感暴发疫情防控的重要场所,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加强日常消毒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对防止流感暴发疫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乙型流感 暴发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校医学生对医学影像学辐射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2016年在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应用自编的调查问卷收集资料,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校医学生对医学影像学辐射总体认知水平偏低,且存在性别、年级和专业差异。结论今后医学院校应该加强在校医学生特别是影像专业学生辐射防护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对患者及本人的防护意识。

  • 标签: 在校医学生 医学影像学辐射 认知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ICU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后股静脉血流速度、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八、十六天实验组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15.2±2.5)cm/s、(34.7±7.8)cm/s,对照组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14.7±2.2)cm/s、(22.1±7.4)cm/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对ICU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可全面降低其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这对患者来说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尽快恢复,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ICU 患者 深静脉血栓的调查 预防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岳阳市2012—2017年医疗临床合理用血情况调查。方法对岳阳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2000例输血病历当中,有374份为不合格病历,其中184份为红细胞,有106份为血浆,有71份为搭配血。从整体上来看,临床不合理输血呈现降低趋势,搭配全血和红细胞不合理应用情况显著减少,但血浆不合理应用情况还比较突出。不合理用血科室主要是产科和普外科。结论需要不断规范医疗临床用血管理,全面保障医疗临床合理用血,从根本上节约血液资源,防范输血风险,全面提升临床输血技术和输服务水平,对促进医疗机构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岳阳市 医疗机构 临床合理用血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调查部队士官选升、入学、干苗选拔、退伍体检患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病的情况。方法采用医师现场检查的方法,记录和分析患者口腔患病情况。结果(1)驻湘士官OSF病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2)24-26岁年龄段患OSF病者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病率与年龄段呈零相关(Υ≈0,P<0.05)。(3)OSF口腔病灶以翼颔韧带、颊部和软腭及悬雍垂多见。结论在部队中加强咀嚼槟榔对口腔有害的宣传,及早预防、检查和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 槟榔 士官 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状况与保健需求,对调查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对她们进行针对性的服务,以便提高社区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我社区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的120例围绝经期妇女,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围绝经期的生殖健康状况以及保健需求,从而进行分析。结果接受调查的120例围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资料显示,有部分围绝经期妇女出现了如失眠、疲劳、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应该引起重视。保健需求方面主要依托定期体检,需求较为强烈。结论围绝经期妇女普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生殖健康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妇女群体进行适当的生殖健康知识的讲解,增强她们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自身健康问题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 标签: 社区妇女 围绝经期 生殖健康 保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