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细胞分析仪对静脉和末梢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做差异性处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接收的23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静脉组118例于静脉处采血,末梢组118例于指尖采血,对比检测结果;此外以分别于0min、10min及30min时间处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3次检测结果,分析其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静脉组患者在3个时间点检测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末梢组患者0min时间点与30min时间点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10min时间点与30min时间点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末梢的检测结构会受到时间的影响,而静脉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强,准确率较高。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府逐瘀汤和血脂康胶囊用于气滞瘀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60例气滞瘀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予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患者以血脂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血脂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副作用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滞瘀型高脂血症患者采取府逐瘀汤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血脂康胶囊治疗,可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改善,药物副作用均比较轻微,安全性好。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血脂康胶囊 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静脉采血晕针晕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接受静脉采血的20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00名,对于对照组选择常规的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对两组静脉采血者的晕针和晕血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采血者一针见、晕针晕、采血以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都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受检者对于采取环境、礼仪服务、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静脉采血的时候,对接受静脉采血者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静脉采血的效果,并且减轻受检者出现晕针和晕的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采血 晕针晕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临床疏通治疗的疗效。方法筛选出本科室的86例急性脑梗塞病患,根据用药的差异把他们分成试验组A与试验组B各43例,试验组A运用依达拉奉治疗,试验组B加用疏通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在试验组A与试验组B病患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试验组B比试验组A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A的总有效率是79.1%,试验组B是93.0%,试验组B比试验组A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运用疏通治疗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提升病患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疏血通 依达拉奉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本院受者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为本院输血治疗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资料,并为估算湘北地区非目标人群及其不同性别和年龄段艾滋病、梅毒的感染情况提供便捷依据。方法对18326例受者在输血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艾滋病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HIV初筛阳性者送本地疾控中心进行确认实验,并收集资料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30岁以下年龄为青年组,30-55岁年龄为中年组,,55岁以上年龄为老年组。结果本次研究中选取样本资料的艾滋病、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15%、3.52%,合并感染3例。其中男女性HIV阳性率分别为0.16%、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01%,2.98%,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中、青各组HIV阳性率分别为0.15%、0.14%、0.15%,各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中、青各组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46%,4.08%、1.74%,青年组明显低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讨论对受者输血前进行病原血清学检测,能直观地掌握患者感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护与治疗,并对估计本地区非目标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有参考意义。

  • 标签: 艾滋病 梅毒 性别 年龄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透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回顾分析影响透室护士的身心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方案。结果透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明显提高,其身心健康的危害性明显降低。结论及时了解透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严格根据防护对策实施,可明显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

  • 标签: 血透室护士 职业暴露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并总结相关干预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受检者中抽取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对每位受检者进行溶血血液标本与合格血液标本的采集,并将所采集的血液标本分为A组(溶血血液标本50份)与B组(合格血液标本50份),分析并对比两组血液标本的血清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含量。结果A、B两组血液标本的各项生化检测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生化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较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标本溶血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测结果 影响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床旁滤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于2015年10月10日-2016年10月10日期间,均为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共计70例。通过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综合治疗,其中甲组35例患者加用床旁滤治疗,乙组35例患者单纯使用常规综合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淀粉酶(AMS)各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并观察患者的治愈率、死亡率以及临床治愈时间。结果治疗后,甲组患者的Scr、ALT、BUN、AST、AMS水平均较治疗前以及乙组更低,P<0.05;甲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00.00%,高于乙组,死亡率为0.00%,低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时间对比差异较大,甲组明显较乙组更短,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床旁滤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更佳,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床旁血滤 重症胰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间来本院进行诊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均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治疗均完成后,评价分析患者的治疗疗效,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且对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对比,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将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提高。

  • 标签: 冠心病 血府逐瘀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处于高尿酸状态的患者新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危险度。方法通过追踪对比体检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与新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例连续3年体检高尿酸患者中新发泌尿系统结石有21例,发病率为7.0%。而对比组300例血尿酸正常患者新发泌尿系统结石9例,发病率为3.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尿酸症组中血尿酸≥500μmol/L有189人,新发结石15例,发病率7.9%,血尿酸≥420μmol/L且≤500μmol/L有111人,新发结石6例,发病率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症与泌尿系统结石关系密切,且尿酸水平越高患泌尿系统结石可能性越大。重视高尿酸症对降低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泌尿系统结石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择连续分娩的268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23例诊断为高胆红素症的晚期早产儿纳入研究组,145例非高胆红素症的晚期早产儿纳入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儿中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脐总胆红素≥35μmol/L、胎膜早破、母子血型不合、开奶时间、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出生窒息史为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53-1.965,P<0.05);脐总胆红素≥35μmol/L、母子血型不合、胎膜早破为晚期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46-1.822,P<0.05)。结论早期对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症的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监测与随访,及时进行合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晚期早产儿 高胆红素血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管理在透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的10月到至2017年的10月,80例患者在我院透室接受治疗,选取患者中的40例在透室治疗过程中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将这批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剩余的40例患者在透室的治疗过程中落实护理管理,这批患者则划分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没有患者发生感染现象,对照组中存在感染情况的患者有2例,所占比例为5.00%,观察组的院内感染控制效果更为显著,观察组中医用设备的使用情况、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卫生情况、空气质量情况以及消毒液使用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明显较好。结论落实护理管理后,医院内出现感染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卫生情况以及医用设备使用情况均显著提升,保证了接受治疗患者的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管理 血透室 院内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功)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38例更年期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炔诺酮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妇科养荣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0%明显高于对照组86.96%(x2=4.840,P<0.05);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4.789~5.917,P<0.05);随访3个月,不规则出血发生率1.45%明显低于对照组13.04%(x2=6.900,P<0.05)。结论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炔诺酮治疗助于快速控制出血症状,缩短完全止血时间,降低不规则出血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更年期功血 炔诺酮 妇科养荣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必净治疗老年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APACHEⅡ评分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60例年龄>60岁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感染性休克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2次/d,连用7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死率、疗效、APACHEⅡ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死亡例数分别为12例(40.00%)和5例(16.67%);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73±2.12)、(13.03±2.92)d;总有效率分别为53.3%和76.6%;治疗1周后APACHEⅡ总分分别为(14.27±2.73)和(10.20±1.9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必净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老年感染性休克的药物,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感染性休克 血必净 住院时间 APACHEⅡ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市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症(HU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在某市体检机构进行健康体检者1053名,其中135例HUA体检者作为研究组,其他91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尿酸(SUA)水平与体重、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臀围、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尿素、肌酐的相关性。结果HUA研究组S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P<0.01)。研究组中SBP、DBP、LDL、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WHR、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体重、BMI、腰围、臀围、FPG、TC、HDL、尿素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SUA水平与体重、BMI、SBP、DBP、腰围、臀围、WHR、TC、TG、LDL、尿素、肌酐呈正相关(P<0.01),与HDL呈负相关(P<0.01),与FPG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DL是HUA的保护因素,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高血压、TC、TG、LDL、肾功能不全成为HUA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验中涂片分析的重要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我院进行检验的血液标本中随机选出129份,全部标本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全部标本均进行常规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和涂片镜检,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129份血液标本经血涂片镜检和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灵敏度为灵敏度为83.78%(31/37),特异度为75.0%(69/92),诊断的准确性为77.52%(100/129)。结论血常规检验是一种筛查式检验方法,其检验结果仍有不准确的,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用血涂片镜检分析有助于纠正血细胞分析仪检验中的错误,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涂片 血常规 检验 血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症治疗研究进展,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症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入的患者,根据其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分配到不同的组别,给予叶酸和维生素B12,疗程为3周。治疗前后采用酶法检测患者血浆Hhcy水平。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Hcy下降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和维生素B族联合应用的治疗策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因为Hcy并非由独立的高危因素引起,一种治疗策略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因此临床上采用个体治疗。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研究进展 治疗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胆固醇在生化检验的过程中出现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是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血生化检验的患者120例,分析其生化检验,并对其血清胆固醇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这生化检验的120例患者中,胆固醇异常现象发生的患者有27例,占22.5%;具有较高胆固醇水平的患者有20例,而较低胆固醇水平的患者有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α脂蛋白血症等是导致较低胆固醇水平出现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肝脏病变等则是导致酒高胆固醇水平出现的主要原因。结论胆固醇水平在生化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升高概率,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糖尿病、肾功能障碍和肝脏病变等患者加以关注,并控制其胆固醇水平,防止发生高胆固醇症状。

  • 标签: 血生化检验 血清胆固醇 异常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前实验室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后涂片复检的现状,分析涂片复检在血细胞分析中的重要意义,增加检验人员对涂片重要意义认识。方法对2016年1-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60例进行血细胞分析,对符合复检条件的进行血涂片复检。结果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标本中有23例(38.3%)的标本需要复检,其中15例(25%)存在各种细胞异常增多、出现5例原始粒细胞白血病、2例中晚幼粒细胞核左移及1例靶形红细胞病例等,经验证有重要临床意义。结论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自动检测分析,并不能很精确的检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涂片复检则弥补这一不足。在进行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分析之后,进行做涂片复检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 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