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的相关性及其对糖尿病近期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用INT法测73例糖尿病人及80名健康对照者的糖化血清蛋白的浓度。结果: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的相关性r=0.6156,P<0.01。结论: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的相关性较强,同时根据追踪观察可见糖化血清蛋白可反映血糖在2-3周内的改变,它可作为糖尿病近期控制的参考指标。

  • 标签: 糖化血清蛋白 糖尿病 控制 血糖
  • 简介:目的:评价尿蛋白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AGE)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普通AGE检测305例患者尿蛋白,其中112例做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两者进行比较,并结合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诊断分析。结果:普通AGE图谱可分为五种类型,对应于SDS—PAGE的四种蛋白尿类型,分别为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和溢出性蛋白尿。结论:普通AGE能很好地判断肾小管性蛋白尿,较好地判断大部分肾小球性蛋白尿和混合性蛋白尿,很好地判断溢出性蛋白尿。

  • 标签: 蛋白尿 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血清蛋白(a)与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近年来本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5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5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蛋白(a)Lp(a)、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透析后血清Lp(a)、CRP、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透析后血清Lp(a)与CRP水平均明显低于透析前(P<0.05);研究组血清Lp(a)与CRP呈现正相关(P<0.05),与血肌酐、尿素氮无相关性(P>0.05)。结论应加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Lp(a)与CRP水平检测,尽早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疗,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清脂蛋白(a) C 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红蛋白电泳对妊娠妇女地中海贫血筛查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妇女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行血常规检测,研究组患者应用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研究组筛选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妇女中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概率比较低,而血红蛋白电泳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起到重要作用,是一种关键有效的筛查方法。

  • 标签: 血红蛋白电泳 妊娠妇女 地中海贫血 筛查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医院感染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8例医院感染患者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Ig、补体和CRP的含量.结果医院感染患者血清中IgA、IgG、IgM、C3、C4和CRP水平分别为(1.90±0.97)g/L、(13.33±4.61)g/L、(1.75±0.69)g/L、(1.12±0.39)g/L、(0.26±0.14)g/L、(83.9±55.4)mg/L,与正常对照相比,除IgG、C3降低外,其他明显增高(P均<0.01).IgG的下降与IgA、IgM、CRP呈负相关(P<0.05),与C3、C4无相关性.恢复期IgG、C3含量增高,其余指标均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G水平下降,机体免疫力低下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医院感染 血清免疫球蛋白 补体 C-反应蛋白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CHD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了83例心绞痛患者入院后1、3、5、7、15、25日血清CRP浓度变化,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45例。结果:UA组血清CRP浓度明显增高,与SA组和对照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SA组与对照组比较,虽然两组同在正常人波动范围内,但有差异(P<0.05)。SA组和UA组患者入院1-25天经治疗后,SA组血清CRP浓度下降不明显。UA组在入院1-3天内CRP下降不明显,以后下降至接近SA组的水平。结论:心肌缺血本身并不能明显引起血清CRP浓度的增高。心绞痛从SA到UA的发展过程中,血清CRP浓度在逐渐增高,并随着有效的治疗而接近对照组。因此,血清CRP测定在心绞痛的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绞痛 血清 C-反应蛋白 诊断 治疗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价值。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286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非重症组(180例)与重症组(106例),另取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组,测定并对比三组受试者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非重症组与重症组乙肝患者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更高;重症组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与非重症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病情改善的乙肝患者血清IgA、IgM、IgG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改善者,独立样本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是乙型肝炎常用的检查与诊断指标,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支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IgA IgG IgM 表达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监测血清蛋白预防孕期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2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44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行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血清蛋白监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与贫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贫血发生率是2.8%,对照组贫血发生率是20.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的血常规与血生化相关指标检查结果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早期监测血清蛋白对预防孕期贫血均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减少贫血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孕早期 血清铁蛋白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索CR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确诊AP患者83例,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63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0例),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CRP水平,建立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同时比较以120mg/L和150mg/L为阀值时CRP对SAP的诊断效率。结果两组患者CRP水平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均以第72小时为峰值,24h、48h、72h、96h四个时间点SAP组的CRP水平均显著高于MAP组(P<0.05),第72小时CRP水平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87。预测灵敏度48h和72h水平相当为70%,特异度第72h最高,为76.2%。CRP水平为150mg/L预测SA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120mg/L高,分别为80%和76.2%。结论CRP水平的波动能反映AP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转归情况,尤其当患者入院后CRP>150mg/L,要注意坏死性胰腺炎可能。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低体质量儿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对其感染早期发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收的106例低体质量儿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情况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53例,为未感染患者,研究组为53例,为感染患者,均给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值。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前白蛋白、血小板计数与参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白细胞计数以及白蛋白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同时在0h以及24h,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48h以及72h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48h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要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低体质量儿感染诊断中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具有优异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白蛋白 低体质量儿 早发感染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肝衰竭病症的诊断中,应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和效果。方法应用Turbidimetricinhibitionimmunoassay对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其免疫球蛋白(IgG、IgM以及IgA)进行测定,并和血清总胆红素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Turbidimetricinhibitionimmunoassay)以及清蛋白(albumin)进行对比分析,对这几种相关要素进行判定。结果其免疫球蛋白数值和病情发展以及严重程度呈现相关联的趋势,病情加重,其免疫蛋白指标上升愈加显著,和血清总胆红素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Turbidimetricinhibitionimmunoassay)以及清蛋白(albumin)变化对比的临床意义有关。结论应用血清免疫球蛋白对肝衰竭病症进行诊断,其效果显著,这一方法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肝衰竭 临床意义 价值评定
  • 作者: 钟毓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9-17
  • 出处:《系统医学》2021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合江县中医医院医学检验科,四川合江646200
  • 简介:目的:评估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应用在肝衰竭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诊的60例肝衰竭患者(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评价组间检验结果[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观察组不同病情者检验情况。结果:(1)观察组IgM(8.19±1.41)g/L、IgA(10.71±1.78)g/L、IgG(26.28±2.51)g/L均高于对照组(1.42±0.33)g/L、(2.80±0.68)g/L、(10.91±1.71)g/L,P<0.05;(2)随着病情进展,肝衰竭患者IgM、IgA、IgG水平逐渐提升,P<0.05。结论:对肝衰竭患者实施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够有效评估病情,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肝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血清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400例T2DM患者(T2DM组)、400例高血清蛋白非糖尿病(non-diabetesmellitus,NDM组)患者和400名健康体检人群(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胰岛素、血清蛋白和血细胞分析(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空腹胰岛素指标在T2DM组与NDM组、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蛋白、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在T2DM组、NDM组及健康对照组两两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当T2DM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292.5mg/L时,其诊断T2DM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5.2%和91.6%,曲线下面积为0.82,血清蛋白与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及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相比,显示出与疾病间更好的风险关系。结论:血清蛋白水平升高与T2DM的高风险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清铁蛋白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的检验指标中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50例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和5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三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健康组;三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细菌感染组、健康组、病毒感染组。结论感染性疾病的检验指标中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其的诊断价值较高,且血清降钙素原还对感染性疾病的类型有判定作用。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监测血清蛋白预防孕期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2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44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行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血清蛋白监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与贫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贫血发生率是2.8%,对照组贫血发生率是20.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的血常规与血生化相关指标检查结果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早期监测血清蛋白对预防孕期贫血均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减少贫血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孕早期 血清铁蛋白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将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方法实行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分析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入以及予以诊断的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收入实验组,并将同期本院收入并开展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者收入参照组,对参照组体检当天、实验组治疗之前及治疗之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计算2组受检者的C反应蛋白检测值、白细胞数目。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前的C反应蛋白检测值、白细胞数目相较于参照组健康者数值,P<0.05,获得数据检验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的C反应蛋白检测值、白细胞数目相较于治疗之前数值,P<0.05,获得数据检验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开展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呈现良好效果。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檢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组25例、中度组38例、重度组27例;同期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用药方案在解痉平喘、祛痰止咳、静注抗生素、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60mL+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1次/d,持续治疗2周。应用奥普UppergoldU2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采用免疫胶体金标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45.2±12.8)mg/L,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5.6±1.8)mg/L,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29.0639,P<0.05)。观察组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结果显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24.6±11.8)、(37.5±16.4)、(51.1±14.5)mg/L,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9.9±3.6)、(11.9±7.4)、(15.4±10.8)mg/L,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验血清C反应蛋白对鉴别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评估病情变化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血清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癌介入治疗后扶正消癥汤对血清前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扶正消癥汤,于肝动脉栓塞术前服用,连续服药20天。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3天和第10天其血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得以显著提升,其结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消癥汤有助于提升肝动脉栓塞术后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促使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肝功能。

  • 标签: 扶正消癥汤 肝癌 介入治疗 血清前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肌红蛋白(MYO)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50例住院疑似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入院之后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同时采集静脉血测量血清肌红蛋白(MYO)水平,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病因进行诊断,并分析血清肌红蛋白(MYO)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0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有18例患者的心电图有异常变化,有9例患者的心电图未出现异常变化。血清肌红蛋白(MYO)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阳性率为93.9%(31/33);在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阳性率为0.0%(0/17),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肌红蛋白(MYO)检验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具有快捷、方便、准确率高的优势,适用于临床急救诊断。

  • 标签: 血清肌红蛋白(MYO)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