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对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单一康复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系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缓解的时间、关节被动活动度改善50%时间、关节主动活动度改善50%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手综合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缓解的时间、关节被动活动度改善50%时间、关节主动活动度改善50%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手综合功能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手综合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康复治疗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手综合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康复治疗 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42例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至本院行I类清洁切口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71例。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就两组患者手术室感染病原菌检出率、手术室消毒效果以及切口感染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感染病原菌检出率与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研究组,而手术室消毒效果却明显低于研究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有助于手术室消毒效果的提升,在此模式下,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也可明显下降。

  • 标签: PDCA循环 管理模式 手术室 感染 预防控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手术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手术治疗患者88例,随机抽取后分成两组予以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该基础上,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对比。结果研究组在仪器设备、护士配合技能、器械准备以及消毒隔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上,在手术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值得予以使用。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 护理安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对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的影响。方法针对消毒供应室以往对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管理存在的问题,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措施,严格控制管理清洗、灭菌、分类、包装、发放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结果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实施后,在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表格记录质量以及发放质量等合格率方面,要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的质量容易受到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的影响,提高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水平,可以提升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的质量,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量管理 手术室 器械清洗包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来手术器械灭菌流程对手术器械灭菌的影响。方法根据我院的手术室外来器械来分析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两组的灭菌标准符合率、患者伤口感染情况和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器械符合率是100%,对照组是87%,两组的手术器械符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甲级愈合率是92.6%,对照组的甲级愈合率是77.1%,两组甲级愈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无伤口感染病例,对照组有9例,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外来手术灭菌流程能够让手术器械灭菌合格率提升,降低患者的伤口感染率,临床中患者能够更快愈合,提升手术质量。

  • 标签: 外来手术器械 灭菌流程 灭菌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行手术治疗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54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巡回无缝隙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采取巡回无缝隙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良好,对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不良情绪 手术室 巡回无缝隙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安全干预对于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遵照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安全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护理安全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避免发生其他不良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安全 手术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外固定支架牵张成骨技术对手外伤后掌指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共62例手外伤后掌指骨缺损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微型外固定支架牵张成骨技术。结果62例患者中,TAM评分优39例,良21例,差2例,优良率96.77%。62例患者中,发生延长指骨成角1例,掌指关节缩小5例,骨不连2例,总发生率为12.90%。结论对手外伤掌指骨缺损患者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牵张成骨技术临床价值高,利于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及时开展康复训练,提高关节功能康复。

  • 标签: 微型外固定支架牵张成骨技术 手外伤后 掌指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抽取80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通过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比组与调查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与无痛护理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调查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12.34±4.21)mmHg、舒张压为(74.85±4.36)mmHg、心率为(72.51±3.20)次/min,均优于对比组,P<0.05;调查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可观,可改善患者生理指标,有利于改善护理治疗,值得推荐。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 无痛护理技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手术室围手术期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4)与参考组(n=44),参考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围术期心理、生理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与术前30min比较,观察组术中10min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手术室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术前负性情绪,减少手术应激及术后并发症。

  • 标签: 整体护理 手术室护理 围术期 身心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护士职业素养与形象、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总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可以显著的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高危风险因素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根治性子宫切除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记录组内早期子宫颈癌临床高危因素患者比例及多高危因素模式,对早期子宫颈癌生存情况与多高危因素的关系及早期子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与多高危因素对生存关系进行分多因素分析。结果120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中具有多高危因素者46例(38.33%),其中具有2项高危因素者40例(33.33%),具有3项高危因素者6例(5.00%),其中多高危因素最常见模式为盆腔淋巴结转移+子宫旁组织浸润,占比高达30.00%(36/120)。无论是病理学分类还是多高危因素皆是影响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通过RT治疗和CCRT治疗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在高危因素以及单高危因素的局部复发和远端复发上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是在多高危因素上两者无论是何种治疗方式还是局部复发以及远端复发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多高危因素下临床CCRT治疗效果不佳,其不仅会缩短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且会增加患者远端复发风险。

  • 标签: 多高危风险因素 手术治疗 早期子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骨折患者实施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后屈伸范围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以80例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40例,传统石膏固定)和微型组(40例,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对比术后6个月屈90°、伸180°者构成比、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微型组术后6个月屈90°、伸180°者构成比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2组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分布及优良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组生活质量评分远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手部骨折患者利用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相较于传统的石膏固定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屈伸范围,增强手部功能恢复效果,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 手部骨折 屈伸范围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9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化疗后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肿瘤根治性切除率为70.2%(33/47),术后复发率为2.1%(1/47),术后OLQ-ST022评分为(43.94±3.31)分,对照组肿瘤根治性切除率为43.7%(14/32),术后复发率为9.4%(3/32),术后OLQ-ST022评分为(64.67±2.95)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给予相应的化疗,能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胃癌 临床疗效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收集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通过奇偶法将80例手术患者分配到两组对照组、观察组,40例为一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无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分别为2.01±0.91分(观察组)、3.82±0.87分(对照组),可见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要低于对照组,而且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观察组)、27.50%(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术后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无痛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手部烧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01月--2018年07月,对本院收治的手部烧伤患者78例展开观察,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划分为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39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手部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手部烧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手部烧伤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58)、对照组(n=58),干预组应用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两组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应激反应对比显示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负性情绪、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患者中,既可改善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 手术患者 应激反应 负性情绪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器械清洗消毒一体化管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的3200件手术器械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将手术器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1600件,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观察组使用一体化管理,对两组手术器械清洗效果以及20名医生满意情况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及消毒合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清洗消毒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比较突出,能够显著提升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的质量,提升合格率,减少手术感染的几率,预防医患纠纷,临床中可以广泛使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手术器械 清洗消毒工作 一体化管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