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对网织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 20例健康体检者 EDTA-K2抗凝静脉血 2ml,分别于即时、 4℃冰箱保存一天、两天、三天,共 4次在 XN9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 IPF;另外,随机抽取 20例门诊病人 EDTA-K2抗凝静脉血 2ml,于室温下每隔 2小时检测一次 IPF,观察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 4℃冰箱保存 24小时后, IPF%、 IPF#均值与当天检测均值差异有显著性( P=0.003,0.006)。室温保存标本在 4小时之内结果稳定。结论: EDTA-K2抗凝全血在室温下 4小时之内对网织血小板的检测稳定; 4℃冰箱保存一天后不适于网织血小板的检测。

  • 标签: 网织血小板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钙素原 (PCT)凝血功能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 5月至 2018年 5月收治的 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将其分成对照组 (98例,同期住院但无感染的患者 )治疗组,治疗组共计 102例,并根据 美国重症医学会 (SCCM) 与欧洲重症医学会 (ESICM)联合发布脓毒症 3.0定义及诊断标准 患者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一般感染组(无脓 毒症,41例 )、脓毒症组 (35例 )脓毒症休克组 (26例 ),入选患者入院治疗前抽血查 PCT、 CRP、 WBC及 APTT、 PT等 凝血功能指标水平 ,记录体温,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 Ⅱ)评分 ,治疗 7天后复查 PCT及 APTT、 PT水平 ,比较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 APACHE Ⅱ评分,并对比治疗组不同感染程度患者的 PCT、 CRP、 WBC、 APTT、 PT。 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 APTT、 PT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治疗组患者的 PCT、 CRP、 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 脓毒症休克组患者的PCT、 CRP、 WBC、 APTT、 PT水平显著高于 脓毒症组、 无脓毒症组,三组间两两 对比均有显著差异 (P<0.05)。 无脓毒症组有40例患者存活, 1例患者死亡,脓毒症组有 30例患者存活, 5例患者死亡,脓毒症休克组有 16例患者存活, 10例患者死亡。 结论:对ICU细菌感染病例采用 降钙素原凝血功能检测,能有效识别感染脓毒症高危人群,从而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 标签: 降钙素原 凝血功能 脓毒症 预后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普通胃镜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措施,并对比无痛胃镜普通胃镜下在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我院接收的胃息肉患者 80例,将其再 作为对象展开探究。采用随机数字法,设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有 40例。对照组为普通胃镜下息肉切除术,观察组为无痛胃镜下息肉切除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结论:无痛胃镜下息肉切除术可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为突出的应用效果价值。

  • 标签: 无痛胃镜 息肉切除术 胃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某某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将 9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 67.35±1.22)分、自我概念( 68.79±1.09)分、自护责任感( 69.67±1.82)分、自护技能( 69.78±1.23)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差异,( P< 0.05)。观察组 48例患者对照组 47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 3个月健康行为相比较,前者更高, P<0.05。观察组 48例患者对照组 47例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较,前者更高, 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均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研究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糖尿病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 2017 年 5 月到 2018年 5 月收治的 200 例 2 型糖尿病 患者,将其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组,每组各 100 例 ,以及选取 100 例在我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 IL-6 (白介素)、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 -α) 、 MDA( 丙二醛 ) 以及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 水平 。 结果: 经过 检测之后 , 通过对比三组患者的检测数据来看,对照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这三 组患者的 IL-6 (白介素)、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 -α) 、 MDA( 丙二醛 ) 都是逐渐增大的, 差异性十分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的检测结果在 对照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是逐渐减小的, 差异性十分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体内 IL-6 、 VEGF 、 TNF-α 以及 SOD 都有较高的表达,同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状态 【 1 】 ,由此可见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对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

  • 标签: 糖尿病 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CT对穿孔性非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价值及其临床应用 。方法 选取2016 年 5 月 -2017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 患者113例,根据手术以及病理结果将其分为非穿孔性阑尾炎组( 65例)穿孔性阑尾炎组( 48例)。 结果 在阑尾腔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盆腔炎改变、阑尾周围炎(轻- 中度)以及阑尾周围炎(中 - 重度)的 CT 征象中穿孔阑尾炎与非穿孔阑尾炎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在对穿孔性阑尾炎诊断时阑尾腔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阑尾周围脓肿以及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的特异性较高,阑尾周围炎(中 - 重度)的敏感性较高;非穿孔阑尾炎患者 CRP 低于穿孔性阑尾炎患者( P < 0.05 )。 结论 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在CT 征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术前诊断时可以采用 CT 诊断对患者是否存在阑尾穿孔进行一定的判断,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验室检测进行阑尾炎是否穿孔诊断。

  • 标签: CT诊断 穿孔性阑尾炎 非穿孔性阑尾炎 临床鉴别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四肢近端肌群的功能锻炼对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将收入院的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风湿科常规护理。一组为观察组,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护理干预。对患者出入院时的肌力评定、自理能力评估、生活质量评价、疼痛评价、肌酸激酶检验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各项指标的改变幅度, 另外再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结果 观察组在以上五个围度评价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估计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而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功能锻炼对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是安全且有效的,而且还能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为临床护士的健康教育做指引,可制定并形成功能锻炼的标准化体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