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植皮方式在关节重度烧伤中的修复效果及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重度关节烧伤患者来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了A组50例和B组50例,其中A组给予切痂植皮修复,B组接受削痂植皮修复。结果A组关节活动度显著低于B组,A组患者对外关满意度显著低于B组,A组微循环变化幅度较B组剧烈,P<0.05。结论应用削痂植皮可显著提高关节重度烧伤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重度关节烧伤 植皮方式 修复效果 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血流动力学特点,探索心肺运动试验对肺动脉高压(IPAH)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IP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肺功能、心肺运动功能、血流动力学等相关检查,并进行随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年,其中20例患者发生了临床恶化事件。与未发生临床事件(non-CW)人群相比,发生恶化事件组(CW)的无氧阈时摄氧量(VO2atAT)、峰值摄氧量(PeakVO2)、峰值氧脉搏(PeakO2pulse)显著降低,无氧阈时二氧化碳当量(VE/VCO2atAT)明显升高。结论PeakVO2、VE/VCO2atAT、静息CI对预测IPAH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心肺运动试验 诊断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烟雾病(MoyamoyadiseaseMMD)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颅底动脉进行性狭窄、闭塞及颅底出现异常血管网为特点的慢性脑血管疾病。随烟雾病患者越来越多的被发现,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这一现象也变得不那么罕见,本文对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 后循环 狭窄 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呼吸支持方法抢救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的路径和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呼吸循环衰竭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基线临床资料、呼吸支持抢救过程进行回顾,并统计所有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50例患者抢救完全成功率为64.0%;患者带呼吸机后,出现相关性肺炎5例(10.0%),经多次痰培养发现不同细菌;胸片检查提示并发气胸10例(20.0%);胃液检查显示存在胃液隐血4例(8.0%);同时发生应激性溃疡9例(18.0%)。结论急诊过程中,对于呼吸循环衰竭患者,需建立紧急人工气道,尽早实施心肺复苏,给予机械通气支持和治疗,急救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加强预见性观察和护理,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提高临床抢救的效率,改善其预后结局。

  • 标签: 呼吸支持 呼吸循环衰竭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科室治疗的8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配合方法,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三个角度详细介绍了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内容;结果该组80例患者在10-25d内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100%。该组8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康复中出现意外,2例感染,1例切口裂开,意外率3.75%,经治疗后全部康复,治愈率100%;结论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积极的护理配合可以有效地提升手术的成功率,对患者早日康复,降低患者病痛,维系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医疗中广泛推行。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护理配合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运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0名和肺部良性疾病者35例为对照者,分别检测三组的循环肿瘤细胞水平,对ROC曲线进行绘制,并比较各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者和肺部良性疾病者相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水平较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2%、65%,最佳诊断临界值为30/20万个PBMC。结论临床上给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可以为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预防护理干预改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阴道分娩产妇共600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00例)和观察组(3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防护理干预,将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产后出血量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在产后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过程中,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并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护理干预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伴随的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根据患者就医选择、就医时的行为、就医心理等情况,开展了医院志愿服务,旨在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及时发现患者就医时的问题,在最大程度上弥补医患沟通的不足。目前,医院志愿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陪伴服务、心理服务、照顾服务、咨询服务,规范管理服务内容,改善门诊患者的就医体验。

  • 标签: 医院志愿服务 门诊 就医体验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对于医院重复使用器械起到消毒灭菌以及发放的作用,通过重复使用器械的清洁对感染进行控制。因此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就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所在,本次我们针对PDCA循环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并做出相应综述。

  • 标签: PDCA循环 促进 消毒供应中心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用PDCA循环管理法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300例跌倒高风险住院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对300例入选病患进行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有150例。实验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法。观察两组跌倒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的跌倒发生率为0.67%,明显比对照组的8.0%低,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9.33%,明显比对照组的87.33%高,P<0.05。结论对住院病患进行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跌倒发生率 降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随机将门诊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护理干预组290例,由经专门培训的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用药、定期随访。对照组282例。6个月后随访患者测量血压,进行用药依从性的问卷调查打分。结果护理干预组用药完全依从262例(90.3%),血压控制达标207例(控制率71.4%);对照组用药完全依从170例(60.3%),血压控制达标116例(控制率41.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高血压控制率。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干预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析在对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进行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所起到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我院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04月期间接收的50例需要采取消化内镜进行检查的患者,并依据随机原则将50例患者分为24例对照组与26例实验组。将应用常规内镜检查护理干预组作为对照组,将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组作为实验组。观察与比较护理后两组心率、呼吸、舒张压与收缩压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心率、呼吸、舒张压与收缩压指标改善情况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护理消化内镜检查以及风险控制方面有显著的护理效果,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血压情况,稳定呼吸与心率指标,因此颇具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 临床应用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PDCA循环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开始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于实施前后1年时间里各抽取10000份灭菌器械进行清洁度达标率的对比,并各在临床科室抽取60名医护人员调查其对消毒供应中心服务的满意度对比。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器械的清洁度达标率98.46%明显高于实施前,且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渗透于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有助于提高消毒灭菌效果,更高质量、高效的为临床科室服务,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灭菌 清洁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治疗的104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实验组(n=52),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护理中,有利于减轻疼痛,减小手术风险,预防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普及推广。

  • 标签: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微创非体外循环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对骨折后期肢体肿胀、关节僵硬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折后期肢体肿胀、关节僵硬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后期肢体肿胀、关节僵硬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熏蒸 骨折后期 肢体肿胀 关节僵硬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血凝试验的检验结果的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内来我院检验科做血凝试验的患者。将其试验结果及病程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血凝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大范围的资料搜集整理,分析血凝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因素有人为操作因素、环境因素、试验材料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结论血凝试验是医学检验工作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检验手段,为了提高医学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对血凝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 标签: 血凝试验 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旨在分析讨论护理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与疗效。方法选取自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来我社区救治的共40名患有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患者,比较他们在实行护理前后发病的频率以及晚间发病情况,并做好数据统计以及结果分析。结果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病情的发病率以及晚间症状有明显改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如果采用护理的办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犯病率以及晚间发病情况。

  • 标签: 护理方法 支气管哮喘 改善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胆囊炎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胆囊炎手术治疗患者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100例,给予常规术后干预管理;改良组患者100例,给予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改良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口服止痛药与肌肉注射止痛药的比例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因护理干预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术后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治疗,减少术后止疼药物的应用,从而更加规范地管理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术后疼痛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探目的讨推拿复位对改善颈肩腰腿疼痛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1月诊治的90例颈肩腰腿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45例参照组与45例实验组,参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推拿复位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VAS评分(1.34±0.32)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VAS评分(3.02±0.45)分,组间出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肩腿疼痛患者应用推拿复位治疗,不仅安全可靠,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颈肩腰腿疼痛 推拿复位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