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微量元素对人体起着特殊的生理作用,其既是人体内所必需的元素,也作为金属离子与自由基产生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参与细胞呼吸、细胞氧化作用及DNA和RNA的复制.

  • 标签: 营养性贫血 儿童 头发 微量元素 含量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儿童保健微量元素检测对儿童保健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接收的保健儿童6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儿童年龄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为310例1~2岁儿童,男孩160例,女孩150例,对照组为290例>2~3岁儿童,男孩150例,女孩140例。两组儿童均抽取末梢血(无名指)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检测微量元素含量并做详细记录,比较两组儿童的微量元素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缺铁发生率(71.94%)和缺锌发生率(79.03%)均高于对照组(50.34%、42.07%)(P<0.05);试验组的铁元素值(6.60±0.55)μmol/L、锌元素值(68.30±7.20)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90±0.20)、76.05±9.78)μmol/L(P<0.05)。結论在儿童保健中检测微量元素,可充分了解儿童自身的微量元素情况,根据科学检测结果便于及时地补充失衡元素,这对儿童健康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儿童保健 微量元素 检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儿童门诊微量元素的检测所具有的保健作用。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间儿童门诊部接收的保健体检儿童180例进行研究,按年龄区分为对照组(1~3岁)和观察组(3~6岁)各90例,通过原子吸收光谱对其末梢血微量元素检测,分析两组儿童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所有儿童未出现钙、铜、镁缺失情况,而对照组的铁与锌水平含量比观察组低(P<0.05)。结论儿童处于1~3岁阶段容易缺铁和锌,特别是1~2岁的儿童,所以需定期检测儿童的微量元素,做好相关的防治工作,及时补充失衡的微量元素,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儿童门诊 微量元素检测 保健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锌与儿童轮状病毒肠炎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结合临床实践、动物实验和文献报道,分析微量元素锌和儿童轮状病毒肠炎之间的关系,并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探索。结果儿童轮状病毒肠炎与微量元素锌关系密切,锌缺乏会引起或加重儿童轮状病毒肠炎发展,影响机体免疫。结论明确微量元素锌和儿童轮状病毒肠炎之间存在的关系,对积极探索治疗方案、评价临床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轮状病毒肠炎 微量元素锌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儿童保健微量元素检测对儿童保健的影响。方法将于我中心接受儿童保健200名儿童设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年龄段不同,分为分析组100名(1~2岁),对照组100名(3~4)岁,比较两组儿童机体末梢血中微量元素检测情况。结果经检测后显示,分析组缺锌率、缺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平均铁元素与锌元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微量元素检测可对儿童自身微量元素情况予以有效评估,以此为儿童及时补充缺乏、失衡元素意义重大,是保证儿童健康生长的重要举措。

  • 标签: 儿童保健 检测 微量元素 影响
  • 简介: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为无色的澄明液体,为肠外营养的添加剂,10ml能满足成人每天对铬、铜、锰、钼、氟、碘和硒的基本和中等需要,维生素C注射液为无色至微黄色澄明液体,是一种含有6个原子的酸性多羟化合物,参与机体代谢。

  • 标签: 注射剂 痕量元素/药理学 抗坏血酸/药理学 药物配伍禁忌
  • 简介:现将我院收治微量泵用于氟尿嘧啶持续泵人化疗的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04-2007年消化道恶性肿瘤155例,食道癌31例、胃癌61例、结肠癌63例,其中男99例,女56例,年龄33~77岁,一次连续使用72h,均选择手臂粗直的静脉并采用外周留置套管针输注。5-FU2.0/m^2注入一次性微量泵内,

  • 标签: 输注泵 氟尿嘧啶/治疗应用 肿瘤/药物疗法 肿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营养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4月脑病科老年住院患者200例,对其营养情况进行分析。统计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治疗情况,并对其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200例患者接受调查,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50人,营养不良者91人,其中接受营养治疗患者44人。营养不良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接受营养治疗患者血红蛋白和前白蛋白有所改善,白蛋白改善不明显。结论神经系统疾病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营养治疗率偏低,营养治疗对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

  • 标签: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营养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30)与营养护理(观察组,n=30)对营养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营养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行营养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营养护理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通过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进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8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为肠内营养治疗。从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在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各指标水平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7.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通过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改善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各指标水平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糖尿病发病率增长之迅速,已使其成为一非传染性流行病.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超过总人口的2.5%[1].30%~45%的1型糖尿病和5%~10%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在临床常规方法诊断糖尿病肾病时几乎已无法防止患者肾功能的衰退,如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即微量蛋白尿期或之前,予针对性治疗,有可能控制和延缓肾病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与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相关的各项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及诊疗.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 蛋白尿 高血压 血脂 胰岛素抵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滋病患者接受营养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艾滋病患者100例,时间选取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以远程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常规饮食,实验组给予营养治疗,对比2组艾滋病患者干预的结果。结果实验组CD4细胞、胆固醇、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以及皮褶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艾滋病患者干预后的营养不良几率(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营养不良几率(92.00%),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接受营养治疗,更有效对其营养状况改善。

  • 标签: 营养治疗 艾滋病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危重症患者选择早期肠内营养方式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7月~2017年03月收治的9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营养支持时间后,对照组(46例)在进入医院ICU>2d展开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46例)在进入医院ICU<1d展开肠内营养支持;最终就两组危重症患者前清蛋白水平、血清蛋白水平、上臂肌围水平、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危重症患者前清蛋白水平、血清蛋白水平、上臂肌围水平、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危重症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8.70%)对比,观察组(6.52%)未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医院工作人员选择早期肠内营养方式进行营养支持,在提升其前清蛋白水平、血清蛋白水平、上臂肌围水平、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红蛋白水平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从而促进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康复。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危重症 营养支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肾损害中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晨尿以及空腹静脉血,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患者尿微量蛋白指标阳性率和联合检查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值,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肾损害检验中采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有重要帮助,为诊断肾功能更损害的重要敏感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肾损害 尿微量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48例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分析、评分。结果148例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抢救成功138例,死亡10例,其中6例死于心室纤颤,4例死于心源性休克。结论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严格完善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微量泵 硝普钠 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与现代经济发展和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的疾病。不合理的饮食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是痛风发作的主要诱因。本文综述了痛风的诱发因素、以及痛风患者的膳食营养的防治要点。

  • 标签: 痛风 膳食 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肠内营养与家属自配流质对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6年8月76例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营养支持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肠内营养组采用专业营养粉剂搭配的序贯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家属自制流质。住院第1天﹑14天和21天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及测量上臂肌围(MAMC),并统计感染发生率。结果住院第1天两组各项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1天两组各项营养指标不同程度下降;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肠内营养组第21天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及14、21天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合理肠内营养较家属自制流质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感染发生率,缓解低蛋白血症,改善预后。

  • 标签: 脑卒中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营养指标,记录两组机械通气及入住ICU时间,比较治疗后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前臂皮褶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氮平衡指标明显改善,以上差异明显(P<0.05),但上臂肌围较对照组有增加但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显著改善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机械通气 营养状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后通过十二指肠营养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2例在我院进行手术的食管癌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空肠造瘘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操作期间经鼻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进行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不良事件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P<0.05);对术后营养支持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3.5%,对照组仅为78.3%(P<0.05);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在手术后通过十二指肠营养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减少术后营养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食管癌 术后 十二指肠营养管 早期 肠内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