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脑垂体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在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垂体腺瘤患者,回顾分析所有患者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相关资料。结果脑垂体腺瘤患者常规MRI检查,在T1WI模式下主要表现为低信号和等信号,在T2WI模式下表现为高信号和等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后,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低信号,个别患者在延迟扫描中存在强化现象。结论脑垂体腺瘤患者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进一步明确疾病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率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垂体微腺瘤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两种方式的效果优劣。方法选择从2014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经鼻蝶窦入路进行手术切除垂体腺癌的患者共682例。依据辅助工具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显微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而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对照组患者人数为400例,观察组282例。对比两组患者垂体腺瘤切除程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对于巨大腺瘤及微腺瘤来说,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大腺瘤患者,观察组手术切除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Knosp分级,在0、1、2、4级两组患者切除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3级观察组切除程度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为(81.2±40.2)min,(6.1±2.4)d,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5.6±88.2)min,住院时间为(8.5±3.4)d,可见,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力视野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由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能够更好的提升肿瘤切除程度,帮助患者视力与视野恢复,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窦 垂体腺瘤 切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减少出血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确诊为未破裂且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9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04例,应用10%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于患侧病灶输卵管系膜及同患侧子宫角宫肌处5ml,单极电凝钩切开患侧输卵管肿胀处1~2cm,用吸管吸出绒毛样物混合血凝块。对照组88例,采用传统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性手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应用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甚至不需电凝创面,缩短了手术时间,有效保护了输卵管组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腹腔镜 垂体后叶素 术中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了垂体卒中围手术期相关护理经验。方法收集2001年5月~2015年1月间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共42例垂体瘤卒中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及处理的相关资料,对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有关体征等,及早发现及处理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后遗症,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手术预后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42例垂体卒中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生死亡及失明等并发症,未发生严重的合并症。结论应重视垂体卒中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通过相关护理经验,有利于促使整体质量得到提高,临床指导意义显著。

  • 标签: 垂体卒中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垂体病理性增生的临床和MRI特征,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诊断为垂体病理性增生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包括垂体前叶激素相关靶腺功能不全10例,库欣病2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2例。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见垂体对称性增大、上缘呈凸形,信号均匀且强度基本同脑灰质,钆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直至明显均匀强化;5例患者于鞍内可见流空血管影;8例患者行MRI平扫随访3月至2年,见增大垂体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垂体病理性增生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但其准确的诊断应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性治疗。

  • 标签: 垂体疾病 病理性增生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在甲状腺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中采取自愿原则选取56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予以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时予以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应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显著更优,对比于对照组而言存在显著差异显著以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行性较高,可显著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瘤 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 临床疗效 可行性
  • 简介:病例女,45岁,左胸间歇性刺痛伴咳嗽、气急2周入院,无四肢乏力和消瘦.入院体检:精神萎糜,检查合作;面色苍白,巩膜无黄染,皮肤无瘀点、瘀斑;左胸下部叩诊呈浊音,左肺呼吸音低,心律齐;腹软,肝脾未及;四肢肌力正常,无病理性神经反射.

  • 标签: 诊断 CT B超 病例报告 肺内胸腺瘤
  • 简介:摘要乳腺纤维腺瘤作为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是乳腺检查的主要方法,被认为是黄金组合;CT、MRI等其它检查则被认为是进一步补充的检查手段对缺乏特异性的病灶要进行微创活检来定性。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综合影像检查方法将成为乳腺纤维腺瘤的主要方向。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影像学诊断 发展现状
  • 简介:病例:患者,女性,39岁,发现左足跟部皮肤增厚、粗糙半年,偶尔瘙痒,遂入院就诊。患者否认有局部外伤、肿瘤或慢性病史。皮肤专科检查显示,患者左足跟部皮肤见一处粗糙稍隆起区域,范围约1.1cm×0.5cm,色发白,无明显肿胀、压痛或皮温升高。应患者要求,将病灶完整切除并送活检。

  • 标签: 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 诊断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诊疗垂体瘤的成果。方法将医院神经外科的68例垂体瘤病患选作探讨对象,通过予以多种类的诊疗方案,将68例参与人员分为两个队伍,分别为探讨队与参照队。参照队病患采用经颅手术诊疗,需在额下进行操作。探讨队病患则采用神经内镜牵引通过鼻蝶入路切除术诊疗。分析两队成果。结果接受诊疗后,探究队总有效率为94.12%,参照队总有效率为79.41%;而探究队在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中病患出血情况与参照队相比较程度较轻,剂量较少,探究队接受诊疗时间与参照队相比较耗时更短,探究队肿瘤提出率是97.06%,而参照组的肿瘤剔除率使73.53%。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内镜诊疗方案应用在垂体瘤病患上成果突出,对病患身体损伤较小,伤口小利于愈合减轻病患疼痛,实操性强,手术操作耗时较短,则削弱了手术风险程度。安全性高,降低了患并发症几率。控制疾病恶化,缓解疾病症状,帮助病患恢复健康,保障生命安全。可广泛推广。

  • 标签: 垂体瘤 神经内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异位妊娠治疗效果,探讨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预防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79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情况下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异位妊娠,术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持续性异位妊娠,手术成功率达到98.7%,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将妊娠物彻底清除干净。术后严密监测患者β-HCG浓度,局部注射甲氨蝶呤,能够对持续性异位妊娠做出有效诊断,为预防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异位妊娠 持续性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异位妊娠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把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切口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促进了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良好沟通,护理人员及时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和疏导以及科学的健康教育,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确保了手术的成功进行,减少了并发症,同时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关键词异位妊娠;护理;腹腔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异位妊娠超声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共90例异位妊娠患者,参照组实施腹部B超检查。观察组实施阴道B超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7.78%高于参照组的86.67%(P<0.05)。通过超声分型可发现异位妊娠胎囊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包块型,飘浮型,不同超声分型进行比较,差异非常大义(P<0.05)。对异位妊娠临床分型得知主要为输卵管妊娠,其次为宫颈妊娠,卵巢妊娠、子宫角部妊娠以及残角子宫妊娠,各个临床分型相比,差异非常,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对异位妊娠诊断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特别是阴道B超检查,利于为医师提供准确信息,从而开展相对应治疗措施,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异位妊娠 B超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MRI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47例,均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分别开展超声及MRI检查,对比不同检查结果差异。结果47例患者检出乳腺纤维腺瘤56个;47例经超声、MRI分别检出乳腺纤维腺瘤37例(78.72%)、44例(93.62%),检出率间差异明显(P<0.05);超声、MRI分别检出类圆形病灶33个、36个,无规则形状病灶14个、11个,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MRI影像诊断价值均较好,但MRI更好。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超声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席汉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2例席汉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因“意识不清”就诊,发现血糖较低,以“低血糖昏迷待查”转入我科治疗。入院仔细询问病史,均有产后大出血病史,完善检查,血皮质醇降低;T3、T4、FT3、FT4降低,TSH正常低限,提示垂体性甲减;雌激素及孕激素降低;电解质血钠降低;血糖降低;血红蛋白降低。诊断为席汉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立即予氢化可的松静滴,同时予50%葡萄糖静推,继予5%葡萄糖氯化钠静滴,病情稳定后氢化可的松逐渐减量后改为强的松片口服,并予加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药物长期替代治疗。结论席汉综合征是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最常见的病因,通常有明确的产后大出血病史,在未予相关诊治,且出现某些应激状态下易诱发垂体危象。因此,详细询问病史,提高诊疗水平很关键。

  • 标签: 席汉综合征 垂体危象 产后大出血 激素替代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垂体瘤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垂体瘤手术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行全面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垂体瘤患者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垂体瘤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垂体瘤是一组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可发生在垂体前叶、后叶、颅咽管上皮残余的细胞,主要因鞍区占位性病变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以及垂体激素分泌过量引起的一系列代谢紊乱和脏器损害;以及肿瘤压迫使其他垂体激素分泌低下,引起相应靶腺的功能低下从而导致内分泌功能严重紊乱。目前,临床主要以手术、药物救治垂体瘤并辅以术后放疗,效果显著,但手术疗法会干扰损伤垂体及周围组织,使内分泌功能受影响,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本文针对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机理及临床观察和护理方式进行综述,以便于提高护理质量,有效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缩短住院时间,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垂体瘤 术后并发症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咯血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区别(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肺结核咯血患者垂体后叶素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肺结核 咯血 垂体后叶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与体会。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5例,为患者提供全面和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对护理效果与要点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95例患者,患者术后共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余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和护理效果,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在为垂体瘤患者提供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的过程中,优质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的运用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和质量,促进了患者的更好治疗与康复,是保证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早期康复的关键性因素。

  • 标签: 垂体瘤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 并发症
  • 作者: 邓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1-24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重庆402160
  • 简介: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未在子宫内着床发育的现象,是妇科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状,根据不同的着床位置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卵巢妊娠和腹腔妊娠。输卵管妊娠是最为常见的一类,临床上又将其称之为宫外孕。该病具有病情进展速度快、起病急速等诸多特点。经临床大量资料显示,宫外孕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我国妊娠妇女中发生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这主要与女性的性生活年龄趋于低龄化、人工流产次数增加有关。该疾病对广大女性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降低其对患者的影响,必须早发现、早干预。彩超由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敏性与特异性等优点而在临床被广泛应用。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附件包块、子宫内膜、滋养层血流以及子宫及输卵管动脉这几个方面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应用价值展开讨论。

  • 标签: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