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人从临床医学毕业后,在县级综合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先后从事外科、内科及小儿科共十年后转入超声专业医生。深切体会到要做一个合格的超声医生,首先要牢固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如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等等,再要从事临床专业到内科、外科、妇产科及小儿科轮科学习四年以上,系统的掌握各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及临床表现。运用科学的、正确的思维理念,强调从临床视角去分析、解释超声图像,充分认识同图异病及同病异图的情况。并坚持到临床科室追踪、随访,经常与临床医生沟通,不断总结提高。同时注意扫查技巧,不断学习,知识更新,借鉴别人经验丰富自己,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 标签: 基础医学 临床视角 超声图像 正确思维理念
  • 简介: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依赖于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正确规范地采集合格的标本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量环节。现就我院2010-01-2010-09临床各科送检的1893份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发生原因及解决对策总结如下,

  • 标签: 血样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出体检采血的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以便有效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外出体检的人次当中所有不合格的血液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于相关表现和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计调查外出体检的人次为10256次,存在有血液标本不合格87份,其具体表现为血量不足,存在有凝血、溶血和标识不清的情况,主要原因是采集和运送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结论在外出体检采血的时候,需要强化相关护理人员的体检知识培训工作,对于采集和运送环节不断地加以规范,以便于提高血液标本运送和采集的质量,提供无偿献血血液的指标。

  • 标签: 外出体检 采集不合格 血液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医院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需要检验的3200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统计32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并分析不合格的原因。结果32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423(13.22%)份血液检验标本为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423份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中,因凝血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186(43.97%)份,因溶血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129(30.50%)份,因容器不当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28(6.62%)份,因样本量不足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37(8.75%)份,因其他原因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43(10.17%)份。结论医院在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过程中,应当加强血液标本检验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从而降低血液检验标本出现不合格的现象。

  • 标签: 医院血液检验标本 不合格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51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病理主要类型分别是局灶节段性的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对比分析三类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结果膜性肾病出现血栓的情况多余其他两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血栓的部位一般为下腔静脉、肺静脉、肾静脉;比较三种病理类型患者抗凝血酶Ⅲ、血小板、血红蛋白、血清白蛋具体数据,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血栓栓塞的情况比较多,患者患有不一样的肾病综合征其出现血栓的情况也不一样,临床治疗中,必须秉承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 标签: 肾病综合证 合并血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送检标本不合格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间的50份有问题的不合格血液标本所得检验结果作为对照组,对血液不合格标本再次采集血液进行复检,并将复检结果作为观察组,对比两次血液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验结果,除PT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外,其余对比结果均显示差异较大(P<0.05)。而不合格标本原因主要为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血液量不足、溶血以及脂血。结论可能导致临床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较多,而不合格标本会对检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为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临床应强化送检标本质量,对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应重新采血进行复检。

  • 标签: 送检标本 不合格 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针灸治疗以肝阳上亢为主的脑出血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以肝阳上亢为主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57例进行观察(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随机分成两组后,分别实施西医治疗及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B两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治疗后对比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症状缓解率及显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以肝阳上亢为主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实施天麻钩藤饮联合针灸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天麻钩藤饮 针灸 肝阳上亢证 脑出血恢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帕金森患者中应用中医型辨证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的65例帕金森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综合回顾法探究所选患者的特征,并进行分组。西药治疗组有患者31例,治疗工作中选择西药对症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患者34例,治疗工作中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型辨证治疗,对两种治疗手段应用价值进行客观对照。结果经观察、治疗,两组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均已改善,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水平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41%(27/34),西医治疗组为58.06%(18/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优化帕金森患者救治措施,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型辨证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救治效果,使其帕金森症状(Webster)评定分数、帕金森氏病综合量表(UPDRS)评定分数得到进一步改善,推荐推广。

  • 标签: 中医证型 西医对症疗法 帕金森患者 Webster UPDRS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方法随机的抽取本院自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送检的血液、粪便、痰液、脓液、分泌物、中段尿等微生物标本18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回顾性分析、总结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结果送检的1800例微生物标本中不合格的有165例,不合格率为9.17%(165/1800),而且在这165例不合格标本中,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类型依次为粪便不合格、痰液不合格、血液不合格、分泌物不合格、中段尿不合格、脓液不合格;追究不合格原因,依次为申请信息不全或者出错、标本留取质量不合格、未使用无菌容器。结论回顾临床资料发现有效的加强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之间的互动沟通,严格的把控微生物检验前质量,全面的提升微生物标本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是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质量、减少不合格率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微生物送检标本 不合格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抽验常用中成药品,分析其质量问题,找出提升药品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2015年-2016年抽验的不合格率比较高的中成药检验情况。结果不合格检验项目主要是性状、水分、装量差异、溶化性、可见异物、含量测定等。结论要搭建严格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提升中成药的质量。

  • 标签: 不合格率 中成药品种 质量
  • 简介:摘要《中医病分类与代码》是我国中医疾病分类国家标准,它的应用促进了中医临床诊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能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促进学术发展,加强内外交流。要搞好中医编码工作,必须了解开展这项工作的意义,配备必要的专业书籍,工作人员要加强中医基础知识学习,要熟练掌握TCD的编码规则和方法。

  • 标签: 中医病证 编制原则 分类代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及血小板减少及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血液标本900份,对其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且分析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结果不合格的血液样本有113份,占总数量的12.6%。依据血液标本检验过程中记录的内容可以得出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容器不当(9份)、样本量不足(12份)、凝血(46份)、溶血(33份),其他原因(13份)。对出现凝血的血液标本进行了复查,并对比了复查前后的结果,分析结果发现血液标本凝血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偏低,白细胞测定值偏高,血小板明显降低。两组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检验的工作人员应仔细、认真、负责,认真做好血液检验工作中的任何一处细节,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进而提升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不合格原因 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对产妇预后的影响与凝血功能异常、胎盘等密切关联。近年来,自体血输血逐渐于临床手术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自体血输血的特征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产科领域自体血输血的适应,并对自体血输血在产科领域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自体血输血在产科领域的普及提供支持,并为产妇围产期安全的保障提供良好的理论参照。

  • 标签: 产科领域 自体血输血 适应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中医候慢性心衰患者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心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住院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根据研究需要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访视,了解终点事件的结果。结果经对患者进行终点事件的了解,发现6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死亡,其死亡率为21.67%,分析患者的中医候分布显示,主要以气虛为最常见证素,其次为血瘀,痰阻,阴虚和阳虚,患者一般以两素组合和三素组合为主;对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受年龄,性别,病程,心肌重构,分级,心律失常,静脉血实验室检查等因素影响。结论不同中医候中痰阻,气虚,阴虚,血瘀,阳虚的预后效果依次降低,及影响因素有比较多。综合本次研究的结果和结合相关文献,笔者认为单一候要素可能难以全面的反映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

  • 标签: 不同中医证候 慢性心衰 远期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患者接受黄连平胃汤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患者资料100例,根据随机法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黄连平胃汤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患者采取黄连平胃汤治疗效果理想,不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还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获得改善,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 黄连平胃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岳阳地区2013-2017年近五年无偿献血及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做好献血前初筛试验,有效筛选合格无偿献血志愿者,减少血液报废率,保证临床供血安全、有效、及时提供依据。方法对岳阳地区2013-2017年近五年(206096例)的无偿献血者资料和实验室检测项目HBsAg、抗-HCV、抗-HIV、抗-TP、ALT为阳性结果的情况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在岳阳地区采供血总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不同年度无偿献血阳性率比较除抗-HIV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四项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和性别比较除抗-HCV和抗-HIV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三项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总的阳性率为3.33%,其中ALT阳性率1.57%、HBsAg阳性率0.80%、抗-TP阳性率0.56%、抗-HCV阳性率0.30%、抗-HIV阳性率0.10%。结论建立无偿献血宣传和招募长效机制,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等多种宣传渠道进行针对性地宣传和招募,并通过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献血前的征询工作,提倡成分献血,采用灵敏、快速和严格的献血前初筛试验来减少血液非正常报废率。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血液检测 阳性率(不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和单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所需胰岛素剂量。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1~6月40例无胰岛素治疗史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停用原口服降糖药,给予格列美脲3mg/d基础上,加预混胰岛素70/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对照组20例,停用原口服降糖药,予以预混胰岛素70/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疗程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得到较好控制,治疗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节省30%。结论提示格列美脲与胰岛素联合治疗优于单用胰岛素疗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联合 格列美脲
  • 简介:摘要逍遥散、柴胡舒肝散为临床常用疏肝解郁之柴胡类方,适用于肝气郁滞、气机不畅引起的各类疾病。临使用柴胡疏肝散以肝郁气滞为重,逍遥散以脾虚血虚为要。

  • 标签: 逍遥散 柴胡疏肝散 胃脘痛 临证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gG与血压等级和中医候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人为实验组,以同期的健康体检者30人为对照组,两组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通过测定IgG,分析IgG在不同高血压等级、型(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gG水平显著增高(P<0.05);且随着高血压等级变化而变化。肝阳上亢。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着体液免疫功能异常,且与性别、年龄、病情的轻重、脉压差的大小及心脑血管并发症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体液免疫功能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