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急性、严重大量失血,可导致包括患者机体凝血障碍在内严重病理生理紊乱。此时,需要对包括病因在内各种情况进行紧急处置,快速、合理地输注大量血液或血液制品往往对拯救生命起到关键作用。定义及病因大量出血一般指失血量占体液总量30%以上急性失血。由此关联大量输血,国际上有以下3种定义。124h内输血量≥8~10u红细胞(每单位以450mL±10%)计,即接近或超过总血容量。

  • 标签: 大量出血 输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收住10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中随机抽取100例为观察组,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气道护理,同时给予一级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护理等。再从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中再随机抽取100例为对照组,给予正常气道护理。结果应用呼吸湿化治疗仪之后,观察组病人无气道堵塞、再次使用呼吸机等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护理可以降低再次使用呼吸机概率,减少长期使用呼吸机引起并发症。

  • 标签: 气管切开 非机械通气 呼吸湿化治疗仪 ICU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行大量输血治疗后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接受100例产后输血并行大量输血患者对凝血指标的影响。结果为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治疗后,患者各项凝血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Hb、HCT均上升、PIB、Plt均下降,同时APTT、PT及TT时间均延长,输血前后患者凝血相关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患者,给予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需要密切监视患者输血前后各项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而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产后出血 大量输血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血液检测中献血者用血情况及血液检测指标。方法在2014年8月~2017年2月这段期间,于本血站进行血液检测无偿献血者中选取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献血者提供常规血液项目检测,在对照组基础上,为观察组献血者提供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对比两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液标本报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22%,P<0.05;实验室检测和ALT初筛检验ALT阴性血液标本与ALT阳性血液标本得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出水平对比,P>0.05。结论血站血液检测中献血者初筛检验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献血者 血站检测 指标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各种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5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年龄、体质、置管环境、置管部位、留置深度、留置时间、维护、临床观察等方面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5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感染者35例,感染率为4.66%,CVC(中心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感染率为4.83%,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率为1.21%;急诊置管感染率为3.96%,择期置管感染率为2.07%;恶性肿瘤患者置管感染率为5.52%,其他患者置管感染率为0.51%;病室内置管感染率为4.67%,穿刺室内置管感染率为1.37%.结论各种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与置管部位、置管时期、机体免疫功能、无菌操作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各种静脉导管感染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感染 原因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大量输注异型血液未引起输血反应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3岁。2010-11-23因外伤、失血性休克入院进行抢救。术中先后输注A型600ml全血和A型200ml红细胞悬液,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输血/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大量输血前后患者凝血功能以及血小板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大量输血34例患者,比较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血小板以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输血后各凝血功能指标与输血前比较,APTT、TT、PT显著延长,而FIB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输血前比较,输血后患者PLT水平显著降低,而HGB、Hct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输血前比较,输血后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均显著降低(P<0.05),CD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输血前比较,输血后患者IgG水平显著降低(P<0.05),IgA、IgM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量输血后可引起患者发生凝血功能以及血小板数量降低,并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在输血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以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及时输注血小板和血浆,以改善患者输血疗效。

  • 标签: 大量输血 凝血功能 血小板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患者进行大量输血后,其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所产生变化,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相应依据。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大量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悬液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输血前后24h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数值进行记录,并做好相应统计学比较工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大量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悬液后,所有患者血小板以及纤维蛋白原数值较输血前有明显降低,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较输血前有明显增加,输血前后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大量去白悬浮红细胞悬液输入后,会导致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降低,所以在对患者进行临床大输血后,应当密切对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状况进行观察。而对于危重病患者,则应当采用血栓弹力图对患者凝血状况进行动态记录,必要时可以为患者进行血小板和血浆等成分血补充,避免患者由于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异常所引起出血风险。

  • 标签: 大量输血 凝血功能 血小板变化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病理石蜡切片及HE染色,也就我们所说病理常规制片,这个工作是病理诊断中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制片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结果,从而影响该患者后期诊疗。方法对于医院来讲,病理诊断准确与否又与该医疗机构总体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息息相关。因此病理病理切片质量坏坏是临床病理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和基础,高质量病理切片能提高病理诊断水平,减少病理诊断中差错发生1。病理切片制作过程较为繁琐,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原因引起质量不佳,甚至造成不良后果,每一个细小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后面的工作造成影响2。结果例如固定不及时导致组织细胞溶解,取材不仔细造成细小病灶遗漏,脱水不彻底造成组织蜡块发软,染液不净造成各种背景污染等等。结论很多环节出现问题在后续工作中都是很难再得到纠正和补救,尤其第一步组织固定不佳导致各种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将主要针对HE常规切片背景及各种污染处理展开相关讨论,对各种潜在影响加以分析和注意,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控制制片质量。

  • 标签: 石蜡切片 HE染色 背景处理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各种导管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对深圳市坪山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6-02-2009-0316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各种导管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无一例因导管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术后6个月均能从尿道正常排尿,每次尿量均达到200ml以上。结论加强术后各种导管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及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膀胱切除术 回肠/外科学 手术后医护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h内输血量>3500mL后纤维蛋白原(FIB)与血小板(PLT)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23例择期手术患者,24h内输血量超过3500ml,分别于输血前、后,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当24h内输血量超过3500mL时,FIB与PLT均有显著下降(P<0.05),TT、APTT、PT延长(P<0.05)。结论当患者大量输血后,非常容易出现纤维蛋白原溶解及稀释性血小板减少情况,对此,需及时做好动态监测,且有效解决相关问题,规避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大量输血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张力性腹水患者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82例肝硬化张力性腹水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分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纳常规利尿剂治疗,观察组采纳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CRP、TG、BUN、Scr、mALB治疗前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G、BUN、Scr、mALB显著较低,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较短,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张力性腹水患者采纳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患者病情可见明显好转,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肝硬化 张力性腹水 大量放腹水 白蛋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在要对实施微创心脏术患者,采用机器人系统作为工具,并根据术中各静脉详细处理方式、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归纳。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4例符合要求患者,根据手术要求,划分为以下几组a1为负压辅助引流7例,a2为离心泵辅助引流12例,a3为颈内静脉插管引流7例,并对其结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这三组中转流、血流动力学、乃至各项监测符合正常标准,同时,手术视野符合,使得其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39.7±35.5)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84.2±28.8)min,这三组进行对比发现其各种方式是不合雷同,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实验在要对实施微创心脏术患者,采用机器人系统作为工具,有着更为全面化思考能力,同时更在于,其灌注师在采用手法或对策,是通过机器人辅助微创来做这个心脏手术关键部分。

  • 标签: 机器人辅助 心脏病 引流方法 体外循环
  • 简介: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换代产品,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少患者痛苦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临床输液用药重要工具,且功能得到逐步扩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护理人员工作量,也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现将静脉留置针使用与管理总结如下。

  • 标签: 输液疗法/护理 输液疗法/方法
  • 简介:摘要医疗检验设备、检验技术日新月异,就医环境大大改善,看病就诊病人越来越多。为了让病人享受到更快更好服务,完成不断增加检验工作量,本文对医疗检验设备使用与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 标签: 医疗检验设备 使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儿童CPAP使用患者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100例儿童CPAP使用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护理后呼吸功能及护理满意度指标优于护理前,研究组护理效果相比对照组更加显著。结论舒适护理能够让患者呼吸功能增强,提高护理满意度,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呼吸功能 舒适护理 儿童 CPAP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搭桥手术后使用IABp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36例搭桥手术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IABp,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观察组为5.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3%,观察组为94.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搭桥手术后使用IABp,同时结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达到理想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搭桥手术 IABp 临床护理
  • 简介:作者结合20多年《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实验教学工作经验,对学生在使用显微镜时易出现几个误区,作了简明叙述,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这对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十分有益

  • 标签: 显微镜 实验教学 微生物学 检验技术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雷公藤多甙联合维生素E治疗大量蛋白尿性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雷公藤多甙与维生素E治疗大量蛋白尿性急性肾小球肾炎33例,并与常规对照组33例对比。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血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情况及两组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1周后对24h尿蛋白定量、SBP、DBP、BUN、Scr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与维生素E治疗大量蛋白尿性急性肾小球肾炎能较快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雷公藤多甙 维生素E 大量蛋白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