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唇裂术后不同喂养方式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单唇裂术后患儿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采用汤匙喂养、直接母乳喂养、奶瓶喂养,观察一星期,三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60例唇裂术后患儿出现继发出血2例,无伤口裂开;B组60例唇裂术后患儿未出现继发出血和伤口裂开;C组60例唇裂术后患儿未出现继发出血,有1例因感冒流涕污染伤口发生伤口感染,导致鼻小柱旁伤口裂开1例,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裂术后直接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的效果与汤匙喂养效果有明显差异,在临床实践有可行性。

  • 标签: 单侧唇裂 术后 喂养方式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癌的临床新特点。方法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B超检查准确率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有6例进行姑息手术。两组在手术方式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方面相对比,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1%低于参照组31.0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随着B超检查及时的提高,对单甲状腺癌患者能进行有效的区分和发现,对甲状腺癌实施常规性的中央区清扫,对中央区出现淋巴性转移的患者要注意探查颈区。

  • 标签: 甲状腺癌 双侧 临床新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腰椎管狭窄患者中单开窗潜行减压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医治的腰椎管狭窄患者(7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36例。本次乙组是传统手术,而甲组是单开窗潜行减压术,总结疼痛情况、腰椎功能障碍情况、手术效果、临床指标。结果甲组的VAS评分、ODI评分都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手术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但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腰椎管狭窄患者中,单开窗潜行减压治疗的手术时间短、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出血量低,有效改善疼痛、腰椎功能障碍。

  • 标签: 双侧腰椎管狭窄 单侧开窗 潜行减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会阴阻滞麻醉法和会阴体按摩法进行接产对降低会阴切率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对2017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的助产技术进行接产。观察组产妇联合使用会阴阻滞麻醉法和u型按摩法进行接产。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时的会阴情况、产时和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优于对照组,会阴切率及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阻滞麻醉法结合会阴体按摩接生技术能提高接产时会阴的完整性,降低会阴切率,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时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 标签: 双侧阻滞麻醉法 会阴体按摩 自然分娩 会阴侧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以及科学的医学随访,以提高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认识、诊疗水平提供临床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例乳腺癌中12例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以及诊疗情况病。结果原发性乳腺癌的首发癌中位年龄为54岁,1期和2期在异时性乳腺癌的发病多,病理类型在第一和第二发病无显著性差别。改良根治术为主要手术手段,结论原发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改良根治术为主要手术方式。乳腺癌相对于单乳腺癌来说,同时性比列高、且病理类型大致一致,并未发现her2阳性和basal-like所占比例增高,大致同单原发乳腺癌。自查体检以及乳腺超声是及时发现疾病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 标签: 原发双侧乳腺癌 临床特征 分期 luninal分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外冲击波碎石技术进行治疗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治疗时间、碎石成功率以及并发症人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显示实验组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其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气压弹道碎石78%(P<0.05)。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显著少于气压弹道碎石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治疗输尿管结石可使结石粉碎后排出体外,疗效显著且对输尿管不造成损伤,不伤及周围软组织。治疗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预后情况有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双侧输尿管结石 临床疗效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诊断确诊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6例纳为参研的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A组(外侧钢板内固定)与B组(钢板置入内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优良率为94.7%,显著高于A组的78.9%,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结论钢板置入内固定应用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效果确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患者骨折良好愈合有重要促进作用。

  • 标签: 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 并发症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钢板置入内固治疗的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100例收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患者。研究组、观察组分别采用钢板置入内固定方法、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84.0%)。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 标签: 双侧钢板置入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分别应用单、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10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将外侧解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应用到对照组中,将内外钢板内固定术应用到观察组中,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优良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和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明显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应用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单侧钢板内固定术 双侧钢板内固定术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内括约肌挑断加肛裂切除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肛裂患者80例,对照组接受肛裂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内括约肌挑断加肛裂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80%,且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17.50%,且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肛裂疾病采用内括约肌挑断联合肛裂切除术,其疗效突出,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 标签: 肛裂 肛裂切除术 双侧内括约肌挑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上尿路结石患者运用一期输尿管软镜及分期输尿管软镜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6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均分为两组,Ⅰ组患者接受分期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Ⅱ组患者给予一期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评估两组的结石手术清除情况。结果两组术后4周SFR、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操作时间、平均住院日相比,Ⅱ组均相对Ⅰ组缩短,比较差异显著(P<0.05)。Ⅰ、Ⅱ组围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和12.9%,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上尿路结石患者实施一期、分期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均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且安全可靠,但相对来说,一期手术的操作更省时、术后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双侧上尿路结石 一期输尿管软镜 分期输尿管软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中枢健患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期患者对下肢痉挛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和康复医学科的中风痉挛期患者共90例,分为对照A组、对照组B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A组采用妙纳治疗,对照组B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中枢取穴法,三组患者共治疗4周,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对照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33.33%,对照B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三组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和B组(P<0.05),对照组B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三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月后,三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出现下降(P<0.05),三组中,观察组治疗后的下降分数较对照A和B组明显(P<0.05),对照A组在三组中分数最高(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中枢健患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期患者较药物及常规针刺治疗能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中枢取穴 健患侧 中风 痉挛期 肌张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治疗中手-臂徒手强化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7年10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73例,作为研究主体。以训练方式差异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将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作业治疗实施于对照组,将常规康复训练联合HABIT实施于观察组。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PDMS-2以及UEFT评分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HABIT于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促进其上肢功能的提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脑瘫 康复训练 HABIT 作业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采用股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治疗。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该病患者40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治疗的治疗结果。结果联合组的20例产妇手术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等临床数据明显低于常规组,对两组产妇长达6个月的术后随访,联合组的产妇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凶险型前置胎盘采用股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 双侧股动脉预置管联合剖宫产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采取单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OVCF的患者58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前者行单穿刺治疗;后者行穿刺。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实验组疗效(96.6%)高于参照组(79.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VCF患者行穿刺的效果优于单穿刺,患者治疗的效果可观,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压缩性骨折 单侧穿刺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额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分析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一周颅内压,以及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各自治疗后,选择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分析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后一周颅内压方面,均优于选择额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对照组,组间相差较大,数据在统计学上均有参考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具体为87.50%(21/24),明显高于选择额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对照组的62.50%(15/24),组间相差较大,数据在统计学上均有参考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可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双侧标准外伤 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