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肿瘤介入治疗联合立体放疗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肝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介入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介入治疗联合立体放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肿瘤患者应用介入治疗联合立体放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脏肿瘤 介入治疗 三维立体适行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1月09日~2017年3月10日住院部收治的食管癌患者2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对照组---10例(放疗);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物质生活91.42±6.35分、社会功能90.21±6.29分、生理功能88.40±5.46分、心理功能90.36±6.37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P<0.05)。结论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食管癌效果显著,不仅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多西紫杉醇化疗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进展期胃癌术后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患有胃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实施放疗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替吉奥化疗治疗。结果常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0%,治疗组发生率为45.0%,(p>0.05),常规组的复发率为30.0%,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5.0%,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健康。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三维适形放疗 替吉奥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晚期食道癌通过常规放疗以及放疗的方法、治疗效果以及毒性反应,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10月中晚期食道癌患者资料8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放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放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出现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中晚期食道癌患者通过放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放疗,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中晚期食道癌 常规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乳腺癌根治术后旋转调强与放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放疗法,实验组行旋转调强法,对比两组生存率与局部控制率、放疗期间肝炎与骨髓抑制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临床调查,实验组生存率与局部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动态观察,对照组放疗前进肝炎与骨髓抑制毒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临床放疗过程中,采用旋转调强治疗法,能够提升生存率与局部控制率,减少放疗期间出现的肝炎与骨髓抑制毒副反应问题,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旋转调强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调强放疗与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接受诊治的6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观察组(实施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降低、泌尿系统损伤、血红蛋白降低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降低、消化系统损伤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晚期宫颈癌患者中采用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进行治疗其效果非常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腔内后装放疗 中晚期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放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放疗+同步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5.24%比对照组71.43%高,患者1年后死亡率0.00%比对照组23.81%低,P<0.05;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放疗与同步化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且不会增加患者的毒副反应,对患者的病情预后改善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局部晚期宫颈癌 三维适形放疗 同步化疗 毒副反应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放疗与调强放疗对上段食管癌中的疗效与剂量学差异。方法从本院2016年9月~2017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上段食管癌患者中,随机抽取名52患者,将其分为组与调强组,均26例。组患者接受放疗,调强组患者接受调强放疗。观察两组患者放疗后的效果以及大体肿瘤区域靶区剂量分布情况。结果调强放疗组放疗后总有效率高于放疗组(p<0.05);大体肿瘤区域下放疗与调强放疗Dmean、Dmax无显著性差异(p>0.05);调强放疗D95、D99高于放疗(p<0.05);V105和HI均低于放疗(p<0.05)。结论调强放疗对于上段食管癌的疗效显著,而且具有更好的剂量性,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上段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诱导化疗后调强放疗同步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案,研究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同步放化疗方案,两组采用相同的方案和疗程,在此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病情缓解率和3年内患者转移率和生存率。结果近期疗效方面,研究组疾病控制率为91.18%(31/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1%(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方面,随访3年,研究组转移率为11.76%(4/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5%(11/34);研究组生存率为91.18%(31/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59%(24/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时,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诱导化疗后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方案,对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西他赛 顺铂 同步放化疗 局部晚期鼻咽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置管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置管引流手术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呼吸窘迫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立体定向血肿置管引流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手术对于患者的损伤较小并且成功率高,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立体定向 血肿适形置管引流手术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经宫腔镜、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宫腔粘连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采取经阴道二超声进行扫查,比较经阴道二超声、超声、宫腔镜对宫腔粘连的检查结果。结果一共60例宫腔粘连患者,其中轻度粘连41例,重度粘连19例。二经阴道超声诊断率分别为25例、14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率分别为33例、18例;宫腔镜诊断率分别为41例(100%)、19例(100%)。种检查方法对比,经阴道超声、宫腔镜的诊断率明显高于二经阴道超声,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的诊断率明显高于经阴道超声,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漏诊率方面,种检查方法对比,经阴道超声、宫腔镜的漏诊率明显低于二经阴道超声,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的漏诊率明显低于经阴道超声,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共60例患者,膜粘连5例,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其他均为平滑肌、纤维组织、少量内膜的粘连病变。结论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宫腔粘连准确率较高,漏诊率较低,操作方便,能够清晰地显示宫腔结构,有助于对宫腔粘连的病变特征进行诊断。

  • 标签: 经阴道三维超声 宫腔粘连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子宫畸形过程中应用经腔内超声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87例子宫畸形患者所有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经腔内超声成像以及二超声成像,对比两种超声成像技术诊断的价值与效果。结果此本次研究的87例子宫畸形患者,经二超声成像诊断后检出率80.54%显著低于经超声成像诊断后检出率96.55%,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经腔内超声成像应用在诊断子宫畸形中效果显著,可提升诊断检出率,值得借鉴。

  • 标签: 经腔内三维超声成像 子宫畸形 诊断价值
  • 简介:鼻骨因居上面较为突出的位置,容易受外力面引起鼻骨骨折,常规鼻骨侧位片,由于软组织肿胀、裂伤,影响片子质量,常规CT扫描层面厚,重建伪影大,常漏诊、误诊,尤其是细微的骨折误诊率更高,螺旋CT重建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精确的检查方法。笔者遇到72例确诊鼻骨骨折患者,现将CT表现分析如下。

  • 标签: 鼻骨/损伤 鼻骨/放射摄影术 骨折/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在宫腔粘连诊断过程中,经阴道超声的应用效果以及医疗价值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选择56例已确诊为宫腔粘连的患者,分别使用二超声以及超声进行一次检查,对比两者之间检查结果。结果56例宫腔粘连患者经经阴道二超声诊断后宫腔黏连诊断准确率为62.5%(35/56),经阴道超声的确诊率为92.8%(52/56),与二超声相比其准确率的到显著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验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宫腔黏连的结果在准确率方面均显著优于经阴道二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二超声与超声虽然都可以为宫腔黏连患者患者进行检查,并且提供重要的治疗凭证,但超声具有更高的诊断效果,可有效提升诊断的准确率以及不同程度宫腔黏连的符合率,具有进一步研究与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经阴道三维超声 经阴道二维超声 宫腔黏连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诊断鉴别子宫腔内病变二超声与超声检查的不同价值进行比较。方法从2014-10至2015-10我院收治的存在子宫腔内病变并行经阴道二超声检查的病例中抽取72例,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以经阴道二超声检查作为参照组,将经阴道超声作为探究组,对比两者临床诊断与鉴别价值。结果此次研究中,经病理检查确诊,72例患者中31例为子宫内膜息肉,22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10例为子宫内膜增生,9例为子宫内膜恶变。探究组将30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96.77%),将20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90.91%),9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90.00%),7例为子宫内膜恶变(77.78%),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66例(91.67%),出现漏诊误诊6例(8.33%),参照组将26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83.87%),将18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81.82%),7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70.00%),5例为子宫内膜恶变(55.56%),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56例(77.78%),出现漏诊误诊16例(22.22%),在超声上各种病变均有其形态、子宫内膜受累情况、病变位置以及血流信号的特异性,两组的病变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相比于二超声,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减少漏诊与误诊的发生,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结果比较 子宫腔内病变 阴道二维 三维超声 诊断与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胎儿唇裂及唇腭裂二超声及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胎儿12000例,对所有胎儿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二超声和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二超声正确诊断胎儿11例,漏诊3例;超声正确诊断胎儿13例,漏诊1例。结论在临床胎儿唇裂和唇腭裂的检查中,为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应当将二超声检查和超声检查进行联合使用。

  • 标签: 唇腭裂 二维超声检查 三维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重建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60例我院收治的骨关节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DR摄片和螺旋CT重建,并将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DR摄片的诊断准确率为62.5%,螺旋CT重建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重建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常规DR摄片,能够确定骨关节损伤的类型及严重程度,提高临床诊断的敏感度,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CT三维重建 骨关节创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放疗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治疗,观察组采用放疗。评价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受益率、随访1年生存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随访生存率为76.67%(23/30),对照组为53.57%(15/28),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结论放疗可提高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复发 三维适形放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CT扫描及重建在股骨颈骨折分型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均进行相应的螺旋CT扫描及重建分析,并进行Garden的标准分型。结果螺旋CT扫描及重建显示股骨颈骨折Ⅰ型有21例,Ⅱ型有17例,Ⅲ型有11例,Ⅳ型11例,根据Garden的标准分型进行分析,螺旋CT扫描及重建显示股骨颈骨折分型的诊断率为96.7%。结论在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中应用螺旋CT及重建,可全面、清晰、直观的将股骨颈骨折的具体情况显示出来,对股骨颈骨折分型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对于其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 股骨颈骨折分型 治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