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增厚与颅内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动脉内膜增厚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行动脉超声、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比较并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检出颅内动脉硬化15例,对照组检出2例,观察组颅内动脉硬化检出率4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36例观察组患者中,内-中膜厚度1.1mm患者5例,检出颅内动脉硬化1例,检出率20.00%;内-中膜厚度1.2mm患者14例,检出颅内动脉硬化5例,检出率35.71%;内-中膜厚度1.3mm患者13例,检出颅内动脉硬化5例,检出率38.46%;内-中膜厚度1.4mm患者4例,检出颅内动脉硬化4例,检出率100.0%。结论颈动脉内膜增厚与临床颅内动脉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中对疑似患者及早行颈动脉内膜增厚检测,可为颅内动脉硬化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对于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颈动脉 内膜增厚 动脉硬化 相关性 检测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麻石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程进行分析整理。从麻石甘汤的组成成分和药理作用两方面,联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原因,对其治疗效进行果进行总结。麻石甘汤是一种经典的治疗哮喘的方法,主要针对肺热咳嗽,有相关研究发现其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副作用,但仍有许多其他功效未经验证,其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尚未有相关报道,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理机制尚未达成统一的认可,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指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医学的要求,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一一解决。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咳嗽变异性哮喘 研究进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加味麻石甘汤在咳喘性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咳喘性疾病患者,将这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n=30)与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加味麻石甘汤,n=3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上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6.6%,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改善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咳喘性疾病的过程中,对患者给予加味麻石甘汤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改善患者咳嗽、气喘、咳痰的症状,该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加味麻杏石甘汤 咳喘性疾病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55例肾虚腰痛患者采用娥丸加减方法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研究对象为55例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诊治过的肾虚腰痛患者,患者治疗期间,均服用娥丸进行加减辨证治疗,分析娥丸加减治疗方法对肾虚腰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其药物安全性。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55例患者中经统计效果为显效的患者例数为35例,占比为63.6%,效果为有效的患者例数为16例,占比为29.1%,效果为无效的患者例数为4例,占比为7.3%,经计算,55例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2.7%(51/55)。患者在30天的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表明药物安全性能较高。结论对肾虚腰痛患者采用娥丸加减辩证法进行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腰痛症状,且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能高,因此值得在临床肾虚腰痛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

  • 标签: 青娥丸 加减治疗 肾虚腰痛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替硝唑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硝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5%)明显高于对照组(7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18.1%,二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替硝唑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能够获得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替硝唑 急性智齿冠周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联合麻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两组患者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以上基础上加用麻石甘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显著(P<0.05);观察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结合麻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疗效显著,患儿临床症状消失用时短,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炎琥宁注射液 麻杏石甘汤加味 小儿病毒性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鹏软膏与依托考昔治疗痛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依托考昔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鹏软膏和依托考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第1天、第5天、第7天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鹏软膏与依托考昔治疗痛风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痛风 青鹏软膏 依托考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麻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肺功能、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口干等不良反应,停药2d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麻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改善肺功能、血气指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西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无痛性心肌缺血冠心病老年患者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将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的基于常规护理模式上的优质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分析数据,观察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实行优质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临床的护理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无痛性心肌缺血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慢性阻塞行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中麻石甘汤加减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确诊并收治的慢性阻塞行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112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增加麻石甘汤加减治疗,治疗1个疗程(2周),对比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皆有所改善,并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麻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麻杏石甘汤加减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香兔耳风片联合小剂量己烯雌酚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香兔耳风片联合小剂量己烯雌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慢性子宫内膜炎采用香兔耳风片与小剂量己烯雌酚联合的方式,可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杏香兔耳风片 小剂量己烯雌酚 慢性子宫内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在肝癌与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24例。对肝癌患者与肝血管瘤患者的CT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各自的CT特点。结果肝癌平扫发现病灶31个,27/34为低密度,4/34为高密度;肝血管瘤平扫发现病灶27个,24/32为低密度,3/32为高密度;肝癌增强扫描门脉期以及延迟期的低密度病灶明显多于动脉期(P<0.05),且多于肝血管瘤的门脉期和延迟期(P<0.05)。结论根据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不同特点,对于区别肝癌和肝血管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螺旋CT 小肝癌 肝小血管瘤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所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72.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使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有效恢复。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患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细胞肺癌的CT表现和分型以及诊断途径。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98例细胞癌患者,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病理的观察和对照,分析诊断细胞癌的CT表现和病理关系。结果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广泛肿大和肺内肿块,是细胞癌的CT主要表现特征,CT诊断的准确率达到80%以上,再配合经皮穿刺活检可以提高到90%以上。结论CT螺旋扫描配合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是细胞癌确诊的最主要手段之一。

  • 标签: 小细胞 肺癌 CT表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湿疹采取鹏膏剂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序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析。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86例慢性湿疹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3例;对照组常用应用鹏膏剂治疗,观察组采用鹏膏剂与糠酸莫米松乳膏序贯治疗,连续用药3周,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并掌握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6.8%,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ASI、VAS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取鹏膏剂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湿疹,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促进恢复,且安全性高,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青鹏膏剂 糠酸莫米松乳膏 序贯治疗 慢性湿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外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8月我医院手术治疗拇外翻4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分为四类单纯跖骨头内侧疼痛,单纯小趾畸形,单纯前足胼胝疼痛。根据X线测量拇外翻角、跖骨间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使用微型动力系统专用器械切口截骨,手法矫形、复位、绷带外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无拇内翻及仰趾畸形,46例中38例70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年6个月,其中优64足(91.4%),良2足(2.9%),差4足(5.7%)。差4足为症状较重,疼痛缓解后过早活动,肌腱移位附着尚未愈合,或穿尖头高跟鞋引起拇外翻复发。结论改良的微创法治疗拇外翻后,患者满意度高,术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切口治疗 拇外翻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形势下,细胞肺癌的发病率日益上升。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关注细胞肺癌的治疗。从某种角度而言,靶向药物在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突出性的效果。现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展开了对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应用研究。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从前人学者的角度出发,对其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和归纳,整理成综述如下。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靶向药物 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 简介:病例:患者,女性,39岁,发现左足跟部皮肤增厚、粗糙半年,偶尔瘙痒,遂入院就诊。患者否认有局部外伤、肿瘤或慢性病史。皮肤专科检查显示,患者左足跟部皮肤见一处粗糙稍隆起区域,范围约1.1cm×0.5cm,色发白,无明显肿胀、压痛或皮温升高。应患者要求,将病灶完整切除并送活检。

  • 标签: 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 诊断 病理
  • 简介:摘要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肺叶切除结合淋巴清扫为其标准术式,但目前对淋巴结清扫的治疗作用还存在异议。本文从手术原则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对非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