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面瘫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的价值。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62 例面瘫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 n=31 ,中医康复护理)和对照组( n=31 ,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中医康复护理在面瘫患者护理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面瘫 中医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 要】 目的:对针灸治疗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接收治疗的 63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 32例观察组和 31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治疗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面瘫 针刺 灸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中实施甲子针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对象为在我院就医的周围性面瘫病人80例,分析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9.10-2020.10,因治疗方法差异性实施分组,40例病人实施甲子针法,以上病人纳入实验组,40例病人实施常规针刺法,以上病人纳入对照组,分析和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对比,实验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有所提升,但2组对比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而与对照组相对比,实验组病人治疗次数减少显著,对比差异性显著,P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甲子针法 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討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 2017年 2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 10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采取强的松、甲钴胺、维生素 B1治疗,针灸治疗组则采取强的松、甲钴胺、维生素 B1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侧面部表情肌可随意运动时间、口角歪斜消失时间、额纹消失时间、眼睑闭合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面部残疾指数( FDI)中社会、躯体功能评分,副作用。结果:针灸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 FDI中社会、躯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针灸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针灸治疗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侧面部表情肌可随意运动时间、口角歪斜消失时间、额纹消失时间、眼睑闭合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强的松、甲钴胺、维生素 B1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效果显著。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针灸治疗 临床效果 面部残疾指数 表情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内发表的的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发展趋势,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 (CNKI)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对 1981.1.1-2020.6.1之间国内正式发表的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 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404篇。自 2008年以后发文量迅速增长。山东、广东、北京等地区对于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较多。发文单位以中医药大学 (学院 )占绝大多数。总体发表文章数量偏少,且获得基金资助很少,治疗方法相关关键词中针刺相关的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 结论: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发展迅速。其中,针刺治疗是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热点,在临床中医学工作者应予重视。研究中应加强基金支持,在提高发文数量的同时,提升文献质量。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中医治疗 文献计量学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收治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 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51例。对照组采用先用药、后用针灸的治疗方式,治疗组实施温针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治愈时间也比对照组短( P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治疗;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不同时间介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 周围性面瘫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 40 例, 观察组患病1至 3d内进行针灸,对照组患病 8至 10d内进行针灸,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 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为(24.12±3.75) d,短于对照组的( 35.40±4.62) d,且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 97.50%,高于对照组的 90.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介入时间越早,疗效越好,治愈率越高,病程越短。

  • 标签: 针灸 治疗 周围性面瘫 不同时间介入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临床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通过使用中医针灸治疗的形式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针灸;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tage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8%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the treatment effect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rough the us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临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方式联合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 100 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联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护理方式,两组患者临床均有一定治疗效果,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同时对照组患者 Portmann 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 。 结论 临床采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护理措施,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能有效提升患者疾病恢复,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 中医针灸 康复护理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艾灸的综合疗法对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范围内,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选取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A组32例单纯行针灸治疗,B组28例基于此,联合艾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较A组(68.75%)高P<0.05。结论 针对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与艾灸相联合来治疗,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急性周围性面瘫 针灸 艾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敏灸中医护理技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收集60例病例,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温和灸组,每组各30例,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量表,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调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热敏灸组总有效率93.5%,温和灸组总有效率72.8%,热敏灸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温和灸组。结论:热敏灸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经济负担小、无创伤、患者依从性高,有望大规模推广应用。

  • 标签: 热敏灸 周围性面瘫